材料:竹葉6片,麥冬10克,參須10克,甘草5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
1.鍋內加水放入麥冬,參須,甘草,煮成湯汁,然後濾渣備用
2.竹葉洗凈切成小段,用煮好的湯汁衝`泡5分鐘
3.加入適量的冰糖調勻即可
功效:抗疲勞,解煩渴,利尿降溫,清心胃之火。
《本草綱目》:“淡竹葉氣味辛平,大寒,無毒;主治:心煩、尿赤、小便不利等。苦竹葉氣味苦冷、無毒;主治口瘡、目痛、失眠、中風等。藥用竹葉以夏秋兩季採摘嫩葉,曬乾、煎水飲;用量2~4錢”,竹葉還常用於作藥粥。據清代曹庭棟名醫所編的《老老恒言》記載:“竹葉解渴除煩,中暑者宜用竹葉一握,山桅一枚,煎湯去渣下米煮粥,進一、二杯即愈”。《多能鄙事.卷回》:“竹葉粥治老人膈上風熱,目赤頭痛,視而不見物。”
近年來對竹子的研究發現,竹葉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活性物質,包括黃酮酚酸類、氨基酸肽類、蒽醌類、貼類內酯等,其中主要是黃酮甙等酚性化合物。經對竹葉黃酮和銀杏黃酮的主要組成成分和主要藥理活性進行的比較研究,結果表明,銀杏黃酮與竹葉黃酮有著相似的化學組成。並且兩者都具有明顯的抗脂質過氧化、清除羥自由基和調節血脂作用。而竹葉黃酮及其巨大的資源優勢、良好的藥理活性和極低的毒性反應,將成為一種非常的前途的藥物。從使用竹葉的安全性來看,因竹葉是衛生部確定的藥食兩用藥材,它既可藥用又可食用,應用較好的安全性;我們初步的毒理學試驗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所以竹葉黃酮是一個可以開發的新型藥用資源。
杭麥冬:乾燥塊根呈紡錘形,兩頭鈍尖,中部肥滿,微彎曲,表面黃白色,半透明,有不規則的縱皺紋。未幹透時,質較柔韌,幹後質堅硬。折斷面黃白色,有光澤。質較堅硬;香氣較小;味較淡,少粘性。
川麥冬:形狀與杭麥冬相似而較短粗。表面乳白色,有光澤,質較堅硬;香氣較小;味較淡,少粘性。
土麥冬:表面粗糙皺縮,黃黑色,形體瘦小,纖維性強。
以上均以表面淡黃白色、肥大、質柔、氣香、味甜、嚼之發粘者為佳。
性味與歸經:甘微苦,寒。入肺、胃、心經。
功用主治: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治肺燥幹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幹口燥,便秘。
宜忌: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
紅參須的功效: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益脾肺,生津安神。主治元氣欲脫,脈微欲絕,脾虛食少,肺虛咳喘,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贏,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甘草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中草藥,既能調和諸藥,又能補氣和中、瀉火解毒、強 筋健骨;主治脾胃虛弱、咳嗽痰多、咽痛、癰腫痛、小兒胎毒等症。還能起到抗潰
瘍、抗炎症、降血壓、降血脂、中樞抑制、鎮痙甚至抗腫瘤的作用,被稱為中藥裏的“國老”,讚為“藥中之王”。
中藥的煎藥方法十分重要。明代醫家李時珍説:“凡服湯藥,雖品物專精,修治如法,而煎 藥者鹵莽造次,水火不良 ,火候失度,則藥亦無功”;清代醫家徐靈胎説,“煎藥之法最宜深 講,藥之效與不效,全在乎此”。可見,方法不可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