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以來,國家已經連續4年發行長期建設國債,建成了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辦成了多年想辦而未辦成的大事,不僅直接擴大了國內需求,有力地拉動經濟增長,而且對促進結構調整,改善人民生産生活條件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國債投資改善了城鄉人民的生産生活條件,對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發揮了積極作用。
曾培炎説,從農村的情況看,運用國債資金開展大江大河治理、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和農村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退耕還林還草和天然林保護工程,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而且還為農民增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談到城鎮的情況時,曾培炎説,運用國債資金加強了交通、通信、城市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和企業的技術改造。
曾培炎還表示:“這些都是勞動密集型的産業,為我們老百姓增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也增加了城鄉居民的收入,也帶動了我們財政大幅度的增長,可以説,城鄉的面貌煥然一新,為我們今後的經濟以及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打下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據了解,到2001年底,國家累計發行長期建設國債5100億元,4年來國債項目投資帶動經濟增長平均在2個百分點左右,同時國債投資也為財政收入增長創造了條件,在此基礎上,國家幾次增加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覆蓋面也明顯擴大,有效地保障了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200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4.2%、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8.5%。(任速雁 李敏 孫惠君 劉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