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草原、帳篷、高寒、缺氧這是很多人對西藏的印象,但到了位於西藏東南部,被稱為“西藏江南”的林芝地區首府八一鎮時,卻被這個青山綠水所環抱的新興城市所驚喜,很多人就問:“這還是‘雪域高原’西藏嗎?”
寒冬臘月,記者來到西藏林芝地區採訪,路過當地行署所在地八一鎮,這裡雖還沒到桃花盛開的季節,但濕潤的空氣,溫和的氣候,給人以春天般暖融融的氣息。隨行的駕駛員告訴記者,過去拉薩到八一鎮的土路要走兩三天,現在修了400多公里的柏油馬路,半天時間就夠了。
便利的交通帶動了這裡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福建、廣東兩省的大力援助下,“八一鎮”從過去十幾戶人家的“小石頭城”,變成今天常住人口超過4萬多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興城市,許多人還親切地誇它為“西藏小深圳”、“西藏小廈門”。
這座“年輕”的城市,給初來乍到的人印象最深的是,市內獨特的現代化建築和優美的城市環境。
廣東路、福建路、深圳大道、中山大道、韶關大道等道路縱橫交錯,為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提供極大的方便,在寬敞舒坦的柏油路上,紅色的出租車、小巴士和摩托車自由地馳騁着,街道兩旁種植的樹木整齊地排着長隊,綠色的電話停鱗次櫛比,賓館、茶莊、公園、餐飲店、網吧、超市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奇正”藏藥、“易貢茶葉”等當地産品的廣告不時進入眼簾。
在位於鎮中心的鴻基綜合市場內,記者看到這裡蔬菜等商品種類齊全,不僅有從內地運來的水果、蔬菜、海鮮,而且還有當地農民採集、出售的蘑菇、松茸、天麻、人參果等。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水果,具有西藏特色的藏豬也是人們過年過節時的美味佳肴。
廣東文化會展中心、林芝文化藝術中心、婦幼保健所等現代化建築拔地而起,高聳城市中央,有的象美國紐約的白宮一樣呈半橢圓狀,有的象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似的呈扇形狀。
用“小橋流水”形容深圳廣場不為過分,拱橋下綠水輕波蕩漾,周圍是旅游、休閒的娛樂城,當地人告訴記者,到了旅游黃金季節這裡將呈現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林芝地區優美的自然環境吸引着眾多的海內外游客,去年全地區接待國內外游客近11萬人次,直接收入達1075萬元。
城裏的雕塑猶如裝飾品一樣點綴着八一鎮,賜予其不同的內涵。八一花園的“忠魂赤膽”的雕塑,由一名身穿工布民族服的藏民和一名身着軍服的解放軍組成,象徵着當年軍民團結抗敵的真實寫照,八一鎮與解放軍有着不解之緣,就連城市的名字也是因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時,解放軍在這裡建起這座新興城市而得其名的。隨着改革開放,國家對西藏實施特殊政策,內地許多省市向西藏提供無私的援助,位於城東的廣東廣場上盛開的“團結花”,就代表着內地援藏省區對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誼,同時象徵着漢藏民族的團結和友愛。
“太陽照在尼洋河上,暖風吹動着金色的波浪”,聽着優美的歌曲,記者來到尼洋河邊,河水在八一大橋下緩緩流過,巨石壘成的河堤非常堅固,河堤兩旁聳立着近百棵樹木,綠樹、青山倒影在河水中,形成一幅優美的山水圖。跨過八一大橋,就可以看到坐落在河西的西藏農牧學院、林芝第一中學等學校,據了解,林芝地區的教育發展迅猛,目前全地區兒童入學率達到95.9%,鞏固率達到98%,"普六"人口覆蓋率達到75.6%。
今天的八一鎮城區面積由20年前的不足半平方公里發展到5平方公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正感受着如同這座"年輕"城市一樣新的生機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