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冬奧會雪上項目比賽已近尾聲,中國選手在參加的三個項目比賽中全面失利。雪野茫茫,警鐘鳴響:中國雪上運動,再不奮起直追,就要面臨被對手淘汰的危險了。
本屆冬奧會中國共派出17名運動員參加越野滑雪、冬季兩項和自由式滑雪三個項目的比賽。目前取得的最好成績是李妮娜在自由式滑雪比賽中獲得的第五名,其他選手紛紛落馬,賽前被大家普遍看好的徐囡囡、于淑梅等名將也概莫能外。在上屆長野冬奧會上,徐囡囡以一枚銀牌實現了中國雪上項目在冬奧會上的獎牌突破,于淑梅則在冬季兩項女子7 5公里比賽中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績。相對而言,中國選手在本屆冬奧會上的名次下滑了許多,徐囡囡以最後一名的身份勉強擠入決賽後,決賽中仍然排名最後一位。于淑梅領銜的中國冬季兩項隊也乏善可陳,最好的成績是孫日波在女子15公里個人賽中的第十五名。
以鍛鍊隊伍、學習經驗為主的越野滑雪隊一身輕鬆,如果僅與自己相比,3名中國選手也有值得驕傲之處。侯玉霞克服了高原比賽、適應雪場時間短等困難,在女子自由式越野滑雪5公里比賽中滑出了12分43秒3的成績。在國內,這個成績連男選手也難以企及,但在參加本屆冬奧會的50名女選手中只能排在第四十一位。
不管是成績下滑也好,保持原水平也好,還是與自己相比有所進步也好,我們都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中國雪上運動已經大大落後了。因為在我們面前,只有世界最高水平這一個標桿。
受氣候惡劣、基礎薄弱、投入不足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中國雪上運動經過近50年的發展,依然在低水平線上徘徊。但中國不能沒有雪上運動,尤其是在冰上運動已成功實現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的今天,中國雪上運動更應痛定思痛,研究如何儘快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
首先,主管部門應加大對雪上運動的政策扶持,擴大其發展的空間。雪上運動投入大,産出小甚至無産出,其發展必須依靠政策牽引。據了解,一名冬季兩項選手的裝備需要將近20萬元人民幣,至於訓練和比賽中的消耗更是驚人,一發進口子彈就要兩元錢,一盒只夠6副雪板之用的雪蠟近200元。原來國內有好幾支冬季兩項隊,但成績一直都不如解放軍隊好,後來紛紛解散,如今只剩解放軍隊在苦苦支撐。如果沒有政策導向,則難以集中人、財、物的優勢,談發展雪上運動只能是一句空話。
借鑒冰上運動的經驗,突出重點,尋找適合的突破口,這是在現有條件下發展中國雪上運動的主要途徑。滑雪運動是歐美國家的優勢項目,在越野滑雪等基礎雪上項目上,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我們很難與歐美選手一爭高下。但中國選手也有自己的優勢,我們應借鑒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冰上項目的經驗,尋找適合東方人開展的雪上項目。具體而言,就是要開展具有“小、巧、輕、靈、女”特點的項目。短短幾年間,中國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異軍突起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如果在跳臺滑雪、滑板滑雪雪上技巧等項目上加大投入,相信用不了幾年,就會在世界大賽的領獎臺上看到中國選手的面孔。
增加訓練手段的科技含量,與世界最高水平接軌,這是中國雪上運動得以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中國的雪上運動在一窮二白中起步,儘管過去了幾十年,但直到現在,訓練手段依然極其陳舊。教練員人數少、水平低,他們幾乎沒有與世界一流水平進行交流的機會。從世界潮流看,訓練手段的變化、器材的革新已成為滑雪選手提高成績的基礎。而我們在這些方面幾乎一無所知。目前,多數國家的滑雪隊擁有專業教練、打蠟師、按摩師、心理醫生等,而中國教練只能一身兼數職。這是一種不平等的競爭,更是無奈的選擇。要想辦法創造各種機會,擴大教練和運動員們的視野。同時也可以聘請高水平外籍教練,用他山之石攻己之玉。(王健民、王鏡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