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國文藝》欄目攝製了系列文藝片《除夕夜》,該片以濃濃的人情、鄉情、親情為主旨,展現了《除夕夜》春節晚會為國人帶來的愉悅。該片播出後,在國人中間引起強烈共鳴。為了在2003年春節期間再為國人獻上一道精神大餐,《中國文藝》編導牟衛紅等人走遍長江南北,遍訪各式家庭製作了十集文藝專題片《家》。
家是人們的避風港。每逢春節來臨,我們最先想到的是回家。回家過年,與親人團圓,是我們每一個,尤其是遠離家鄉的遊子所渴望的的。家,讓我們有了那份親情;家,讓我們多了那份心中的惦念;家,讓我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那份關愛。我們《家》攝製組採訪了不同的家庭。在這次採訪中我們深深的感受到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身在何方,家都是每個人心中永遠不變的牽掛。人人自古有個家,家家都在過日子,歲月悠悠,家的故事也就永遠説不完。
年近歲末,剛在北京採訪完了一個在北京過年的台灣同胞,整個攝製組激動的心情還沒有平靜,就又趕往山東省棲霞市的廟後鎮“罵陣口”村。
我們攝製組一行人一踏上征程就趕上了紛紛颺颺的大雪。在火車上攝製組的人望著窗外的大雪不禁議論起“罵陣口”村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棲霞是全國有名的蘋果之鄉,每年全國都有無數的客商來這裡採購蘋果。前些日子棲霞還在北京農展館辦了一個蘋果節,廣交朋友呢,可這個“罵陣口”村還是沒有人知道。聽這個名字好像這個地方歷史上對外人並不友好,大家在議論中坐了一夜的火車順利的到了山東省棲霞市。
在棲霞市,我們面對好客、熱情的主人沒好意思問“罵陣口”村的來歷,還是支部書記主動給我們介紹了 “罵陣口”村名的來歷。他告訴我們説:“傳説唐二主征東時,大隊人馬就住在棲霞鎮的西夼村,原名宿夼,前鋒在此對陣,兩兵相交,不動刀槍唐軍採取大罵北國兵的方法,一開始北國兵還沒有在乎,但罵了幾個時辰把北國兵的鬥志罵沒了,結果北國兵不戰自敗。從此這個村就有現在的‘罵陣口’這個名字了”。宣傳部的同志看我們聽得入神,話鋒一轉説:“你們聽到這個故事,是不是有點後怕呀,一定以為村莊裏的人非常霸道,或者至少還會留一點野蠻吧。”
懷著一種好奇的心理,我們的車駛進了這“罵陣口村”,棲霞的雪已經積了半尺多厚了,整個村莊白茫茫的一片,每家每戶的屋檐下都挂著紅火火的燈籠,鄉親們站在道路兩旁迎接著我們,燦爛純樸的笑臉襯上紅紅的燈籠,煞是好看,一幅農家好風景在我們眼前展開了……
村民劉成海的家有六口人,上有二老,下有兩小,還有那賢良勤勞的妻子。 一家三代人和和睦睦地共同住在一個農家小院裏,公公婆婆通情達理,媳婦孝順懂事,一家人勤勤懇懇地硬是用雙手將這六口之家澆灌得富足美滿。過年的時候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穿著那漂亮的新衣服,荷包裏總是裝滿了好吃的好玩的,還有那長輩們發的壓歲的錢,他們無憂無慮和小夥伴聚在一塊兒在村莊裏的小巷子裏放鞭炮,那辟辟啪啪的鞭炮聲為鄉村增添了過年的喜悅心情。而妻子和婆婆可就忙開了,剪窗花,包餃子,還要做一種山東非常有特色的大花餑餑,這種大花餑餑形狀各異,女主人告訴我們,她在很小的時候就見到媽媽在蒸,出嫁以後就根據自己的想象做出各種各樣的花色,進行雕花,染色,還能捏成龍啊虎啊的,根據餑餑的外形為它們起了各種名字:豐收果實、錦上添花、百鳥爭鳴、佛手雙錢,龍騰虎躍、大團圓等,這些別具特色的名字,寄託著農家人希望歲歲平安,富富有餘的美好心願。都説膠東婦女巧得很,此話真是不假,這種餑餑精緻得如工藝品般,以至於我們同行的一位小夥子看到那精美絕倫的“花餑餑”後,驚問到:“這是塑料的嗎?”
讓我們稱奇叫絕的還有那看得人眼花繚亂的織花邊,剪刀在她們手中如行雲流水,片刻精緻漂亮的繡花已展現在眼前。一位叫刑翠雲的剪紙農婦已經65歲了,她的剪紙在村裏是很出名的,不光剪得快剪得好,剪紙中還頗有點大藝術家的味道。她告訴我們在她很小的時候看著窗上貼的花很漂亮,就拿起塊紙來剪,想到什麼就剪什麼,也沒有學過什麼美術,就憑著自己的想象剪,一閒下來就拿起剪刀剪,給小孩就剪個花鳥,給別人結婚的就剪個喜字,過年過節就剪個福字……也不收錢,當做禮物送給鄉里鄉親們,一直到現在,家人都很支持她,看到鄉親們家裏都貼有她剪的窗花,她就特別開心。
膠東婦女心靈手巧是沒得説的,但男人們也不差,除了平時幹好農活以外,過年的時候,男人們寫春聯,貼春聯,挂燈籠,放鞭炮……把個小村莊裝點得紅紅火火,年味濃濃,就跟他們的小日子一樣。
劉成海告訴我們:“只要人不懶,我相信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
採訪結束了,我們懷著依戀的心情離開了“罵陣口”村。當我們正準備上車離開時,主人將蒸好的花餑餑分箱裝好搬到了我們的車上,並一再囑咐我們一定要帶到北京,帶到中央電視臺。在車上我們再一次看著每家每戶屋檐下紅紅的燈籠,看著向我們招手送行的鄉親們,我們心裏感動之情油然而生。攝製組人員不禁唱起了《家》系列片的主題歌:“人人自古有個家,家是親情最濃的地方,有話儘管説,有歌隨意唱,寬容如明月,真誠像太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