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日時段
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舉行,節期為三至五天
■ 節日來源
”阿涅業能業”是滿語,即滿族的春節,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瀋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繼位後,順治元年( 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節日。
■ 慶祝方式
節前,人們積極地置辦年貨,清掃庭院,張貼對聯、挂箋(亦稱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淩晨子時,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同時,在自家西墻祖宗板下襬設供品、點燃韃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靈保祐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無事,萬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櫃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這天晚輩要身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敘舊話新。男孩子成群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著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節骨製成的玩具)。
歌舞是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據《渤海國記》記載:”官民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迴旋婉轉,號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蹺。至今,此俗仍沿襲不衰。初一至初五,人們都相聚一處,唱歌、跳舞、踩高蹺、盡情娛樂,有的地方,年輕人還自發組織演出隊,走村串屯進行表演,祝賀新年,節日氣氛更加濃郁。
滿族過年,習慣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薩其瑪”,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
滿族過春節時要貼窗花、貼對聯和“神”字。年三十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禿”了。餃子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徵新的一年財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
滿族年節的時間與漢族春節相同。每年最後一天為除夕日,各家打掃庭院。滿族過年盛行挂旗的風俗。旗亦稱門箋、窗箋,用五色彩紙剪裁成長25厘米、寬20厘米的紙片,下面剪成穗,上面剪成對稱的圖案,圖案中間是表示吉利、祝福的字或詞,將其貼在門楣上、窗戶上,有的還要貼對聯,既增加節日的氣氛,又象徵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因滿族原分屬不同的八旗,有的地方挂旗的顏色按自己的旗屬而定,如鷹紅旗者,制做紅色挂旗。除夕之夜包餃於時,不能捏光邊,一定要有梧,意忌日子過禿了。過去過年包餃子時常放幾個銅錢,表示誰吃到有銅錢的餃子就會來年發財。堆放餃子要橫豎成行,表示來年財路很多。一子時煮餃子待餃子在鍋裏浮出水面時,家主要發問:“小日子起來了嗎?”全家齊聲回答:“起來了!”。
節日期間還要祭祖。按習慣,西條炕是不準坐的,要在西墻上供祖宗飯, 以示敬祖之意,祈求祖宗保祐子孫在新的一年裏吉樣幸福。節日裏,男孩子成幫結夥地在院壩或路邊放煙花爆竹,或乘坐自製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或水面上溜冰玩耍;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則身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地分家合夥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制的玩具,漢族稱“拐”。 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技藝 較高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要走村串屯去表演。圍觀的群眾常常樂得 笑逐顏開,忘記了疲勞和寒冷。有的熱心的觀眾甚至一直尾隨秧歌隊走村串戶,直至天明才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