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海淀區緊貼西三環邊上,有一座略帶歐洲風格的暗紅色建築在周圍紛亂的環境中顯得格外突出,它的設計師叫崔愷。在此之前他也設計過許多建築,但是他的出名,或者説他真正的被人們所談論和關注卻是從這座被稱為“紅樓”的建築開始的。
北京的許多著名建築,比如電報大樓、北京火車站、中國美術館、北京圖書館等著名建築都出自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著名建築師。1997年,在大學畢業13年後,崔愷成了這個設計院的總建築師。
1957年崔愷出生在北京景山附近的一個大雜院裏。母親是教師,父親是設計院的工程師,崔愷是家裏的老二,上面有一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
1977年下鄉插隊的崔愷準備回城參加高考。在那個年代,填報志願幾乎成了人生道路的選擇。遠在國外的父親寫來了一封信,勸他學建築,崔愷卻在第一志願欄裏填上了清華物理系師資班。
1952年,全國院係調整後正式成立了天津大學建築系。此時的天大沿用的還是三、四十代從美國傳來的建築教育體系,設計教育上遵循的還是古典主義建築的均衡、嚴謹的原則。嚴格的作圖課使崔愷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憑著在天大打下的紮實功底,憑著導師提到的這套圖,崔愷修完了在天大建築系的研究生課程。在留校和執教清華之外,他選擇了建設部設計院。因為這時的崔愷已經再也不想當老師了。
1987年,當他的許多同學忙於出國的時候,他卻捨不得放下剛剛得到的第一個機會-----設計西安的阿房宮凱悅酒店,這一幹就是4年。阿房宮凱悅酒店完成之後,機會接踵而來。許多年後,當他的同學留學回國尋找機會時,崔愷已經完成了大量的建築作品,當上了國家級大設計院的副院長。但是讓崔愷始料未及的是大量的事務性工作擠佔了太多的時間,搞設計幾乎成了業餘。
隸屬北外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是全國最大的外語書籍出版社之一。1993年,在遍及全國的外語熱中積累了第一筆財富的外研社開始籌劃他們的新寫字樓,經過熟人的介紹,他們找到了崔愷。有人説外研社很像一個歐洲建築,褐紅色的外立面使外研社成了西三環邊的地標性建築,但設計這幢建築的崔愷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本土建築師。而今這種面磚的顏色被它的生産廠家命名為外研紅。第一次看這個樓很難想象這是一棟當年準備拆掉的印刷廠。
如果説在外研社一期中崔愷主要關注的是建築的形態,關心表面的東西,那麼到了外研社二期則開始偏向於空間,關心建築最本質的東西。平行的室內天橋、上下貫通的中庭、松樹上的橋和橋邊的松樹、室內的竹徑、會議室裏的光墻、內外溝通的玻璃廳,處處體現出豐富的趣味空間。
1994年在南城老街中建成的豐澤園飯莊也曾像廣告牌一樣引人注目,只不過當時的人們不像今天這樣關心建築。在這件作品中,崔愷一反傳統的以大屋頂為中國特徵的設計方式,而是以傳統中國民居的門、窗等元素作為本土文化的符號。並將這些中式符號和整體上的現代結構融合在一起,從而産生了一種全新的更為和諧的建築形態。
90年代初是建築市場最火爆的一個時期,幾乎每天都有新樓開工。“到山裏是為了看風景,3號地景觀北向和東北向,視野開闊,層次豐富,近景是1號別墅,中景有會所,遠景則是層層疊疊的山脈。於是客廳、餐廳向北,居室部分向東北且全面敞開。但是運用於水關別墅的是與崔愷以往設計完全不同的建築形態。
作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建築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面孔,可以張揚也可以內斂;可以務實,也可以矯飾;可以固守傳統,也可以追隨潮流。而在崔愷看來建築具有更多的含義。他曾經説過建築之於我是一種交流管理者、投資者、建造者匯集一處,共識共勉,成就其中。建築之於我是一種使命。職業道德、社會責任、企業形象、人之品格盡顯其中。正是因為崔愷們的存在,我們才可以看到更多的,像外研社這樣不一定前衛但好看好用的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