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領今年60歲,是北京人藝演員隊的隊長。這天從一大早她就開始挨個通知人藝的演員們下午集合,參加晚上在中央電視臺直播的飛天獎頒獎晚會。
17歲那年的夏天,所有的同學都在緊張的復習準備高考,這時的王領卻常常坐在院子裏出神,她還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些什麼。
40年前,剛剛成立的北京市藝術學院就坐落在今天什剎海湖畔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深處的一座中式庭院中。1960年彭真領導的北京市委為了培養專業的文藝人才,成立了這所學校,當時為了充實表演係的教學力量,學校還從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人藝請來了專業老師,輔導臺詞課和形體課的教學。
那天下午這個落落大方毫不怯場的小姑娘給所有在場的考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領現在所擔任的演員隊隊長,其實就是演員們的&&人,北京人藝現在在職的一百多位演員,無論年紀大小,有了大事小情都得找她,所以有時候,那些比她小上一輩的演員就乾脆叫她"活媽"。
1960年的秋天,王領作為北京藝術學院表演係的本科學生終於邁進了這所學校的大門。那天是王領入學的第一天,也是北京藝術學院正式成立的日子。
1960年,由刁光覃改編,歐陽山尊執導的的三幕歷史話劇《帶槍的人》在首都劇場公演,當時,還從沒看過話劇的王領和她的同學們早早的就來到劇場,觀看了這部風靡一時的蘇聯著名話劇。
1964年,王領以全優的成績從北京藝校畢業了,這一年,表演係的全班同學都被分到了北京市文工團,按照當時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文工團的演員們整日奔波于工廠、礦山和農村,慰問演出,也正是在這時,王領第一次登上了屬於自己的舞臺。
正是在一次赴煤礦的演出中,王領結實了前來採訪的國際廣播電臺記者錢雨潤。
在王領的回憶中這似乎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在廠礦、農村,有她最自由的舞臺,回到北京有正在等待她的戀人。從廣電部到景山再到北海,在蒼翠的國槐樹浮動的暗影裏,常能看到這對説笑中漫步的情呂。
1968年王領的兒子出生了,因為生在秋天,孩子的小名就叫"秋秋"。轉過年去,秋秋還不滿一歲,王領就從已經解散兩年多的北京市文工團轉到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從1966年到1976年,整整十年,北京人藝沒有排過一齣大戲。這十年裏,舞臺閒置,道具閒置,所有演員的舞臺生涯也一起被閒置了十年。在王領的回憶裏這十年似乎是空白,只有兒子秋秋的個頭在一天天長高。
1976年,話劇茶館開始復排,在這部戲裏人們看到已經十年沒能演戲的於是之、藍天野、鄭榕和黃宗洛等老演員,當人們還沉浸在對過往歲月的追憶中時,可能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一個陌生的面孔。
茶館裏的康大力是王領來到北京人藝後飾演的第一個角色,戲不算多,但三十四歲的王領要去飾演一個十多歲的男孩,也並不容易……
請收看6月11日 22:50 CCTV 科教頻道《人物》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