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今年已經九十幾歲了,但他還不休息,寫作快七十年了還在寫,人間難得有人像他這樣在一生中寫了這麼多字,將這麼長的歲月耗在筆耕上,而且還堅決的説:“我絕不停止我的筆。”
在巴金的作品裏,《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其中不少是以他自己的大家庭為藍圖。他整個家族的沒落就是他創作最直接的動機,《家》這部小説是要獻給他的大哥,而大哥卻在他創作《激流三部曲》的末期自殺去世了。
巴金于一九○四年出生於四川成都的一個地主大家庭裏,對成都老家巴金最深刻的印象之一是一口井,他説他的小説《秋》裏的女孩淑貞就是跳這口井死的。
克魯泡特金的《告少年書》對巴金影響非常大。書中這樣跟少年人説:“你們長大想作什麼事?作醫生!醫生也救不了國家。你想作律師!作律師也救不了。作工程師也不能救貧窮,所有的工作都不能救窮人和挽救這個世界的不道德,所以説你只有一個辦法,跟我去搞革命,把舊的社會制度打碎,然後我們建立新的理想化的社會。”巴金看後非常感動,他拿著這兩本書讀了哭、哭了笑,笑了又讀。
巴金在一九二七年一月從上海前往法國。他最難忘的老師包括盧梭、雨果、左拉、羅曼 羅蘭等。為了這期節目拍攝小組特地前往法國巴黎,尋找巴金當年遊學法國的行跡,捕捉他那一時期激烈的內心活動。
他到法國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養病,因為肺病在當時是絕症,這種病就像陰影一樣總是籠罩著他。在他的小説裏面,凡是要犧牲的革命者一般都有肺病。
巴金晚年寫的《隨想錄》是對十年浩劫的總結,也是他良心的見證。一場文化大革命幾乎整垮了巴金,他的妻子蕭珊則被折磨致死。
蕭珊是巴金生命中唯一的愛侶,她原本是巴金的讀者,因為寫信給巴金而與他相識。他們談了八年的戀愛後到貴陽旅行結婚。
1966年巴金參加一個亞非作家代表團的會議,去的時候他還是副團長,而回到上海一下飛機,就被車子接送到上海作家協會,然後就被關進所謂的“牛棚”裏,就是牛鬼蛇神居住的地方。
在巴金遭受批鬥的那些年,蕭珊一道陪著他受苦。經常一大早蕭珊便陪著巴金從家裏走到車站,她從後面將巴金推上四十九路的公共汽車,努力不讓他摔下來,還要盯著他不要忘了將小紅書帶在身邊。
蕭珊也曾被關進“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紙牌。她曾為了保護巴金而被紅衛兵的銅頭皮帶打過,無論她受什麼苦,表面上總是表現得很平靜。這使巴金更加心痛,因為他看得出蕭珊內心的痛苦就像一鍋煮沸的水。
晚年的巴金則得享天倫,他的兒子、女兒都受了他的影響而與文字為伍。兒子李曉步父親的後塵寫小説,女兒李小林則是收穫雜誌的主編。
一九八七年起國內、國外紛紛授予巴金各種尊榮,他先後得到來自意大利、法國、香港、美國等的最高榮譽。文革時期的“罪人”,如今成了國際知名的文學大家,一生榮耀達到了最高點。
對其他一般的知識分子來説,文革時候遭難,文革以後平反,重新恢復地位,就覺得滿足了。而對巴金來説,他不滿足……
請收看5月13日 22:50 cctv 科教頻道 《人物》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