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的一生正是一個戲劇舞臺,他以他的人格與情感演出了變幻莫測的世態,善惡更迭的人情。大幕已經垂落,而曹禺卻以他筆下那些已得到永生的人物,繼續他生命的演出。曹禺這個名字,已經被寫在了中國戲劇舞臺的天幕上。
曹禺正式躋身於舞臺事業是從南開中學開始的,在進入南開中學之前,他已經讀過了家藏的《戲考》。
南開的創辦人張伯苓非常愛好戲劇,他的弟弟張彭春剛好在美國學習戲劇,張彭春回國正是五四前後,話劇的形式開始慢慢形成的時候。他就帶著南開中學的一些學生,開始演戲,演話劇。
曹禺的童年是辛亥革命後,國家大動蕩的年代。軍閥黎元洪是曹禺父親的朋友,因為政局莫測,黎元洪採納了另一個朋友的建議,請一對童男童女圓光,所謂“圓光”就是以燭光的投影預測未來的兇吉。曹禺扮演童男,年僅七歲的曹禺説,他在燭光中看見黎元洪率千軍萬馬,所向披靡的景觀。他講得逼真生動,使在場的人們驚喜,也使黎元洪增添了成功的信心。多年後曹禺説,那純粹是他的即興創造,其實他什麼也沒看見。
青年時代的曹禺心目中最理想的大學是清華,清華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民主的校風,使年輕的曹禺感到更加自由。在清華曹禺開始接觸交響樂,他喜歡莫扎特的作品,還學過巴松管,但是因為演奏技巧太難,他沒有堅持學下去。清華校園內的圖書館,應該説是曹禺戲劇創作的第一個溫室。
1934年曹禺應邀到天津河北女子師範學院任教,因此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在30年代的天津有一座相當豪華的飯店,叫惠中飯店,曹禺偶爾到那裏去和中國旅行劇團的朋友們談戲、聊天,有時也住在那裏。這樣他就有機會觀察到聚集在這個大飯店的人群,在那裏曹禺經常看見像陳白露那樣的交際花,以及她周圍一群形形色色的人物。
1936年的秋季,曹禺應聘到剛剛成立一年的國立南京戲劇學校任教,由於抗日戰爭的爆發,戲劇學校不得不從南京遷到長沙後又遷往四川江安。
街頭劇是反戰的文藝形式,當時最著名的街頭劇是《放下你的鞭子》。著名電影導演淩子風是當年國立劇校的學生,對劇校這段經歷至今記憶猶新。
在跟隨戲劇學校展轉遷移的這個時期,曹禺以他的劇作《蛻變》和《全民總動員》投入了保衛國家拯救民族的鬥爭。
1994年在北京醫院,攝製組拜訪了八十四歲的曹禺先生,雖然他身體虛弱,眼神和面孔上仍留著沉思默想的痕跡。還拍到話劇《北京人》的手稿,一份包括劇作家最初構思的完整記錄。
在改編《家》的過程中,曹禺結識了後來成為他第二任妻子的方瑞女士。《北京人》裏的愫芳與後來寫的《家》裏的瑞玨身上都有方瑞的身影。曹禺的妻子方瑞和女兒萬方始終是曹禺心靈的友人,才情橫溢的萬方是父親藝術創作中的知己。曹禺向萬方透露了內心最秘密的夢想……
請收看3月5日 22:50 cctv-10 《人物》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