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運用二十四節氣,指導農事活動的經驗十分豐富,這從另外一個方面表明了,我國農耕文明的繁榮,在我國著名的農書《齊民要術》中有大量靠節氣指導農業生産的實例,不僅如此,書中還記載了我國種植穀物、水稻、小豆、麻、棉等作物的準確農時。此外,二十四節氣不但廣泛地應用在耕作栽培上,在農事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國的農民最講究授時,除《齊民要術》的記載外,古代很多農書中,都用專篇討論授時,研究如何用節氣指導農業生産。二十四節氣最早發源於黃河流域,基本上反映了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氣候特徵,和農業生産的特點,並且是極為精煉的概括。同時,二十四節氣又在全國各地得到了推廣。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詞句,它説明農業生産,在我國的特殊地位和貢獻。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表明了我國人民對二十四節氣這一天文氣象曆法的依賴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