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本週內容     欄目介紹     主創人員     精彩回顧         



青海青


  MTV《青藏高原》片斷。

  在樂曲聲中,趙忠祥、東方月、兩位主嘉賓落座主席臺。

  趙忠祥:

  一曲悠揚的旋律,把大家帶入了我們的《家園》節目。很顯然,我們今天的話題與這首歌的表達的內容有些關聯關。今天我們要再一次走進中國西部,到那有著連綿雪山、高天白雲、清流綠草、煙波浩淼的青海湖和廣袤的青海湖流域去看一看。

  介紹兩位主嘉賓。

  東方月:神秘的青藏高原,美麗的青海湖畔,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來到我們的演播現場,我們將在節目進行中一一介紹給大家。今天到場的觀眾是來自……的朋友們,歡迎你們的到來。

  趙忠祥:我們知道青海湖是我國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湖,也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它一望無際、風姿綽約的湖水和碧綠綿延的草灘、巍峨的雪山吸著一批批遊客前去觀光、探查和考問。觀眾朋友們,有誰能講講對青海湖的印象?

  東方月:青海湖究竟和其它的湖有什麼不一樣呢?

  (觀眾發言)

  趙忠祥:看來觀眾朋友們對青海湖還是有一定了解的,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説是這樣描繪青海湖的“水色青綠,冬夏不枯。自日月山望之,如黑雲冉冉而來。”在我們的印象中,青海湖是一片直達天際的雲夢大澤、泱泱水國。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大屏幕。

  大屏幕回放短片一:青色的海。

  趙忠祥:“青海無波春雁下,草生磧裏見牛羊”。水天一色,群鳥飛舞,生機盎然。看了這部短片,使我們感覺到青海湖的獨特神韻,我們再請嘉賓給大家介紹一下青海湖。

  嘉賓蘇森:講青海湖的位置。講青海湖的形成。講青海湖的面積、海拔、水深。提示:青海湖面積很大,但由於長期乾旱的氣候影響,湖面逐漸縮小。青海湖的水最有特色,高原地區污染極少,湖泊水體通透,非常清澈。現在的青海湖,湖面海拔3196米,面積4573平方公里,環湖一週約360公里,平均深度19米,最深處 32.8米。

  東方月:美自天成,人們對美好的事物充滿著幻想和神往,關於青海湖是怎麼形成的就傳著許多傳説。這位來自青海省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區的鄭傑先生,請您給我們講講關於青海湖的形成都有哪些傳説。

  嘉賓鄭傑:關於青海湖的形成確實傳説很多,流傳最廣的主要有兩個。

  傳説一、據説很久以前,東海龍王有4個兒子,長子、次子、三子分別掌管東海、北海和南海,惟獨小兒子沒有大海可掌管。但他很有志氣,決心用自己的本領造一個海。他飛越千山萬水,來到崑崙山北面,看到大草原上有許多溪流,正是造海的好地方。於是大顯神通,引來108條江河的水匯集成海,稱為西海,自封為西海龍王。

  傳説二、青海湖原來只是海心山上的一口神泉,當年孫悟空大鬧天空,被二郎神殺敗,逃到此處,饑渴難忍,便在神泉邊支鍋做飯。在這眼神泉取過水後,一定要立即蓋嚴,不然就會不停的往外冒水。孫悟空忘記蓋上石板,等到發覺,洼地已經成了澤國。他趕緊往鍋裏撒一把鹽,準備去蓋泉眼,不料二郎神又追到這裡,孫悟空驚慌失措,一腳踏翻鍋灶。神泉日夜噴涌,匯成一片汪洋,這就是青海湖。由於鍋裏鹽水滲進湖中,便成了一個鹹水湖。

  趙忠祥:青海湖的存在還對調節青海省的氣候和其它自然生態條件起著重要作用,剛才片子提到青海湖被列入了“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我們請史培軍校長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嘉賓史培軍:是的。青海湖不僅風光優美,還是國際上重要的濕地。1992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加入《關於特別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即拉姆薩爾公約,將青海湖收入到“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中。不僅如此,我國于1980年將青海湖的鳥島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于1994年把青海青海湖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後又在1997年將青海湖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8個大的鳥類自然保護區之一。

  東方月:國際社會現在越來越重視對濕地的保護,我們知道濕地被譽為“地球的肺”,它不僅對調節氣候、凈化大氣、蓄洪排澇、涵養水分地球等起著舉輕重的作用,還是孕育生命的搖籃。現在我們就請嘉賓給我們介紹一下青藏高原地區的生物特性。這位陳桂琛先生是來自青海省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我們請他給我們解答一下。

  嘉賓陳桂琛:青藏高原地區由於海拔高、氣壓低、缺氧、高寒等特點,所以它的生物特性與其它地區相比是不一樣的。

  趙忠祥:青海湖區青藏高原上生物多樣性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區域,剛才一位觀眾也提到了鳥島,而鳥島又是青海湖區生物多樣性的典型地方,鳥島什麼樣子呢?我們來看看大屏幕。

  屏幕回放短片二:鳥的王國。

  東方月:高天流雲,水天一色,萬鳥翱翔,這裡真不愧是鳥的王國,我們在座的觀眾一定想知道,鳥島究竟為什麼能夠吸引這麼多鳥來這是棲息和繁衍,這些鳥又都什麼鳥,我們再請鄭傑工程師給我們講講。

  鄭傑:介紹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的範圍。我們的保護區位於青海省剛察、海晏、共和3縣境內,包括鳥島在內面積共4952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鳥類。在青海湖的西北隅,有兩座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島嶼,一東一西,聳立於蔚藍的湖畔,這兩座美麗的小島,便是舉世聞名的鳥島。鳥島,又名小西山或蛋島(因鳥蛋遍地故名)。位於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處,島的東頭大,西頭窄長,形似蝌蚪,全長1500米,1978年以後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與陸地連在一起。鳥島坡度平緩,地表由沙土、石塊覆蓋,島的西南邊有幾處泉水涌流。鳥島是亞洲特有的鳥禽繁殖所,是我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首。

  湖區及環湖地區共有鳥獸200多種,其中獸類6目、15科36種;鳥類15目35科164種,繁殖鳥佔鳥類總數的69.5%,達114種之多;主要保護的4種水禽斑頭雁、棕頭鷗、鸕鶿總體數量達40余萬隻;大天鵝數量也達1000多只,是我國高原內陸地區水禽候鳥棲息、繁衍和越冬的重要區域之一,也是候鳥遷徙的驛站。本區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主要有黑頸鶴、普氏原羚、大天鵝等。

  東方月:每一種動物對棲息地的選擇都有自己的辦法和原則,這麼多鳥為什麼都要到這裡來呢,鳥島為這些水禽提供了怎樣的生存環境?我們請陳桂琛先生給我們談一談。

  嘉賓陳桂琛:從氣候、地理條件的適宜度談起,並介紹這些鳥類的遷徙規律。每年3~4月,從南方來的雁、鴨、鶴、鷗等候鳥陸續到青海湖開始營巢;5~6月間鳥蛋遍地,幼鳥成群,熱鬧非凡,聲揚數裏,此時島上有30余種鳥,數量達16.5萬餘只;7~8月間,秋高氣爽,群鳥翱翔藍天,遊弋湖面;9月底開始南遷。……

  趙忠祥:美好的傳説似乎為青海湖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歷史的長河洶湧不絕,我國歷史上非常重視對國土的管理,先民們對大自然是非常崇敬的。我國古代有一種對大山大湖的封祭制度,比如秦始皇祭東海,漢武帝祭泰山等。青海湖也一定有著眾多歷史遺跡,青海湖受封祭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我們請蘇省長講講這方面的情況。

  嘉賓蘇森:青海湖是古代羌人心目中的神聖大湖。我國歷代王朝都對此湖極為重視,漢代將其列入“四海”(東、南、西、北四海)之一稱為“西海”。對西海的封號始於唐代,唐玄宗天寶年間封西海為廣潤王。宋代仁宋慶曆元年繼續加封“四海”,西海被稱為“聖通廣潤王”。明代對封號持不同見解。清雍正四年封青海“水神”為“靈顯通威青海神”。清代平定了羅卜丹津反叛後,創立了祭祀“青海神”的制度,祭海加強了邊疆同中央的聯絡。由此可以看出青海湖對中國政治、文化産生過重大影響。

  趙忠祥:其實有水的地方不僅是物種繁多的地方,也是我們人類社會文明的發祥地。

  縱觀人類歷史,文明總是與水相伴,中亞的兩河流域也好,非洲的尼羅河流域也好,可以説是水孕育了人類文明。其實,經濟和文化、文化和民族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青海湖流域歷史上也是這樣,我們的祖先早就在這裡居住生活,並寫下了輝煌的文明,現在是青海省最重要的農牧區之一,我們請嘉賓談談青海湖整個流域的有關情況。

  嘉賓史培軍:流域培育出的古老文明。距今3000多年前,在此居住的羌人部落已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卡約文化是因首先發現于青海省湟中縣卡約村而得名。卡約為藏語,意為山口前的平地。卡約文化是青海省古代各種文化遺址中數量最多、分佈範圍最廣的一種土著文化。卡約文化集中在青海湖畔,它的遺址東起甘青交界處的黃河、湟水兩岸,西至青海湖周圍,達祁連山,南至阿尼瑪卿山以北的廣大地區均有分佈。據遺址判斷,當時人們大體上過著以定居農業為主,同時畜牧業佔有很大比重,兼作狩獵和採集活動的經濟生活。

  趙忠祥:那麼現在青海湖流域在地理、自然條件、人口、民族、社會發展上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嘉賓史培軍:介紹現在青海湖流域在地理、自然條件、人口、民族、社會發展上的情況。講青海湖的存在對國際、國家的在生態、文化、經濟上的現實意義。

  東方月:青海湖流域還是一個民族的搖藍。這就是藏族,藏族祖源屬於古代遊牧民族羌人,羌族居住的中心原在青海、甘肅的河、湟一帶。頑強勇敢的藏民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中有優美動人的袖舞,有風趣別致的對舞,有歡樂如狂的群舞,舞蹈動作中踢踏舞最有特色。

  現在我們就讓我們來體會一下藏族歌舞的獨特神韻。

  趙忠祥:古代祭海是為了祈求平安,保祐百姓,保祐天下風調雨順,出於對國家、對民眾、對江山社稷神聖而質樸熱愛。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載歌舞,也多是為祝福明天,歌頌生活的美好,期寄未來的繁榮。

  如今天的青海湖畔,已成為青海省一個重要的經濟圈。在臭氧層遭破壞,大氣中二氧化碳等廢氣增加,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溫室效應,人口增多,粗放生産,我們向大自然的索取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青海湖是一個什麼樣子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大屏幕回放短片三:青海湖今昔。

  趙忠祥:青海湖被人稱為雲夢大澤、高原聖湖,青海湖是青海湖流域環境變化的鏡子,那麼歷史上的青海湖又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嘉賓蘇森:歷史上青海湖有過漲水期,但進入有記載的人類史以來,青海湖就一直是一個不斷縮小著的湖。史料記載:北魏時青海湖的周長號稱千里,唐代為400公里,清乾隆時減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緣約20公里處有古湖堤遺址;距湖東岸25公里處的察漢城(建於漢代)原在湖濱。東西兩邊已分別退縮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約100米。目前青海湖呈橢圓形,周長300余公里。1908年俄國人柯茲洛夫推測當時湖面積為4800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圖量得湖面積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湖面積又變成了4282平方公里。

  趙忠祥:大家在片子看到了青海湖區的生態環境正在惡化,昔日美麗神聖的大湖現在正面臨挑戰。

  好像我們每期的《家園》節目都少不了要關注這樣一個問題,環境遭到破壞,人類的家園不再美好。這讓我們痛心疾首,青海湖流域的環境惡化突出表現在哪些方面我們來請嘉賓談一談。

  嘉賓蘇森:青海湖水位持續下降。1955~1988年湖水水位每年平均下降約10厘米。今年又比去降低了21厘米。土地沙漠化強烈發展。

  草地退化日趨嚴重。業資源瀕臨枯竭。 這些環境危害對人民生活、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損害。

  50年代,布哈河、沙柳河等河岸谷地生長有密集的灌木叢,由於人為砍伐破壞,河流水量減少,天然灌木林由以前的34萬畝銳減到現在的14萬畝,內流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極為嚴重。草原也失去了擋風的屏障,大風天氣和沙塵暴天氣相應增多。

  湖區內人口劇增,僅湖北岸人口由50年代初的2.1萬人增至現在的8.9萬人。人口增加了,牲畜數也要大量增加,以養活新增人口。如今,青海湖以北地區有草場2910萬畝,正常載畜193萬隻羊單位,現在卻有牲畜247.9萬頭,折合465萬隻羊單位,超載1.4倍。

  環湖草原整體退化,退化面積佔草場面積的30%,優質牧草減少,雜草毒草增加,植物量減少,産草量下降47%,境內受威脅的生物物種約佔總數的15—20%,高於世界上10—15%的平均水平。

  沙進、人退。狂風沙暴迫使居民頻頻搬遷。由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而引起的狂風沙暴,加速了流動沙丘的遷移,不時地掩埋居民房屋。青海沙株玉鄉卡力崗村百餘戶人家,近40年內被迫搬遷3次,1999年2月青海鐵蓋鄉連續3次遭受強沙塵暴的襲擊,造成3個村莊40余間牧民定居房被掩埋,500多頭(只)牲畜在饑寒交迫中斃命于狂風沙暴之中。狂風沙暴迫使居民數次搬遷

  東方月:前邊我們看了鳥島的片子,感覺到鳥島真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地方,不知在環境日異惡化的情況下,我們的高原生物群會面臨什麼樣的危險。我們請陳桂琛先生來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嘉賓陳桂琛:普氏原羚、青海湖裸鯉等珍稀物種以及濕地鳥類的生物多樣性明顯減少。天然草地退化十分嚴重,僅青海湖盆地的退化草場面積佔流域總面積的23.26%;草場平均産草量80年代較50年代下降40%左右。

  東方月:劉鵬先生是來自光明日報青海站的站長、主任記者,長期在青海的從事新聞使他對青海環境變化有著比一般人更為強烈的認識和憂慮。

  嘉賓劉鵬:我是個土生土長有青海人。。。。

  趙忠祥:環境的變化不僅對人有影響,對青海湖本身存在著更為巨大的危害。青海湖最有特色的水體非常潔凈,天高雲淡,高天行雲,藍天碧海,是青海湖美景的永遠的定格。那麼現在湖體水位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

  大屏幕回放短片四:西海的呼喚。

  東方月:水是生命之源,我們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也是因為它為我們為世間萬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命源泉。但水卻不是取之不竭的,更是不易再生的。周陸生先生曾負責過一個題為“青海湖水位下降與生態環境保護對策研究”的課題,下面我們請他講講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情況和原因。

  嘉賓周陸生:近幾十年來的水文資料表明,青海湖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0.2cm,湖面積萎縮,致使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土地沙漠化面積增加,青海湖盆地平均每年新增18.44km2。青海湖每年的入湖泥沙量達978104t。鳥島連陸致使鳥類的生存環境惡化。

  東方月:青海省這些的氣候變化情況是怎樣的呢?

  嘉賓周陸生:近些年青海省氣候變化的情況。

  趙忠祥:環境的變化不是一朝一夕的,尤其是氣候,剛才蘇省長也講了由於乾旱,青海湖在歷史上就存在一個不斷縮小的狀態,目前這種環境惡化,氣候等自然原因和人為因素,好像都起了一定作用.

  嘉賓史培軍:提示:談全球變暖等自然因素對環境的影響,人為因素對環境的影響,回到青海這個地方,究竟又是哪個因素在起主要作用。回答為什麼近幾十年青海湖流域的生態環境會加快惡化的速度。諸多惡化現象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成因。

  青海湖流域環境惡化的原因:一是湖區草原過度放牧,導致草原沙化,植物覆蓋度下降。二是湖區農業綜合開發不盡合理。三是風沙嚴重,大風急沙丘的流動,使鳥類的食物和鳥巢遭到破壞。1956年湖區的沙漠面積為452.9平方公里,如今已經增加到700多平方公里。1977年保護區內基本沒有沙丘,現在卻出現了高1米左右,面積達600畝的流動沙丘。據資料顯示,青海湖自然保護區內的鳥島,70年代初還是一個湖中孤島,因受湖水阻礙,上島的人很少,對鳥類生存沒有形成直接的影響和干擾,每年來到這裡繁殖的斑頭雁、棕頭鷗、鸕鶿等數量很多,而現在鳥島已經成為與陸地相連的半島,遊人逐年增加,保護區內的有些生物因為失去了棲息場所而不斷死亡。

  東方月:聽到這裡,我想觀眾就青海湖流域的環境惡化問題一定有不少問題,好下面我們就把這斷時間交給觀眾朋友們。(觀眾提問)

  趙忠祥:

  祖國西部的生態環境可以説整體來講比東部要脆弱的多,為此,我們國家提出了西部開發生態先行的要求,並提出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江澤民總書記也多次提出要通過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還西部一個秀美山川”,這些舉措使我們看到了希望和前景。可以説,我們對環境的治理從來就沒有放鬆過,對青海湖的生態恢復與保護,早在建國之初的50年代就實施了

  嘉賓蘇森:從50年代開始對退化草場治理改良工作。70年代以來治理力度加大,談措施。85年省政府頒布了“關於加強青海湖自然保護區鳥島管護工作佈告”。92年加入聯合國《關於特別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之後,加強了對保護區的管理。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封湖育魚、草地建設。

  在青海湖邊的剛察、海晏、共和等縣實施國家重點地區生態平衡綜合治理工作項目。到目前,投入資金2億,其中自籌1億,建設防護林325公頃,圍欄草場22萬公頃,人工草場218萬公頃,滅鼠治蟲100萬公頃。

  東方月:“再造一個秀美山川”是我們對美好家園的憧憬。在我們的現場就有環保一線工作的人員。這位是來自青海省海南州林業局盧元儒工程師、這位是來自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青海湖治沙站的夏站長。請你們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日常工作好嗎?

  嘉賓盧元儒:“三北”防護林建設情況。人工林面積,草場保護、母親灑綠色工程等。保護的速度跟不上惡化的速度。

  嘉賓夏雲月:治沙站的成立情況,人員情況,治沙情況。治沙工人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治沙速度趕不上土地沙化的進程… …

  趙忠祥:參加今天這個節目的錄像,讓我們內心産生震撼的是青海湖生態環境的變化,讓我們更為感動的是,青海人面對現實的覺醒和毅然決然的行動。在青海有許多人是自覺的環境衛士。

  大屏幕回放短片五:老人與樹。

  趙忠祥:環境再差也是熱土,一方水土一方人,生我育我是家鄉。在青海這樣一個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省份,人們的意志從來不會向環境惡化低頭,片中這位叫夏智布的老人在這片曾經是一汪碧水的土地上種了22年樹。可以説是20多年如一日,儘管成活率極低,甚至是十種七死,但他還在倔強地種著,其實這就是青海湖人的性格,是再造一個秀美山川的希望所在。

  史培軍:是的,青海省這樣的地方進行環境治理的難度… …

  趙忠祥:青海湖的環境變遷可以説是牽動著億萬人的心,我們聽説最近青海省專門為此事做出了一項重大決策,青海省決心用30年時間,拿出70多億對青海湖流域的生態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和建設。請蘇省長給我們介紹下這方面的情況。

  嘉賓蘇森:是的,我們想難度再大也要治理。發展經濟堅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青海湖作為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地區和生態系統典型脆弱地區。為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促進現有資源的合理利用,最終實現社會經濟和穩步發展,生態系統得到保護,生産、生活、生存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青海省政府組織編制了《青海湖流域生態保護和建設規劃》。決定:對青海湖實施長期的綜合治理。規劃期限為30年,規劃總投資為近72億。如果我們長期艱苦地不遺餘力地實施好這個《規劃》,30年還大家一個天藍、水清、草綠、牛羊肥的青海湖,一定不是神話… …

  趙忠祥:治理青海湖,恢復、保護和建設好青海湖流域的生態環境和生態環境工程,不僅對青海省、對中國西部,對整個中國甚至是全世界也是有著極為重要的積極意義的。

  史培軍:全面治理好青海湖的科學意義。如果不治理,湖區可能就是第二個柴達木盆地。全面治理好青海湖的國家價值、國家意義。對東部經濟中心的保護和經濟持續發展的意義。國際意義。青海省把這70多億花在哪都比做這件事,對青海省本身的利益大的多。

  東方月:今天來到現場這位,就是《青海湖流域生態保護和建設規劃》項目負責人、青海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工程諮詢中心副主任蘇建國同志。請您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個《規劃》好嗎。

  嘉賓蘇建國:國家、省政府如何重視這個規劃。

  這個規劃的論證採取了哪些科學方法和過程。分為幾階段出臺。

  東方月:聽説您負責完成的這個《規劃》共提出了十項治理工程,請您詳細介紹一下這十大工程都是什麼。

  嘉賓蘇建國:這個規劃提出的十大治理舉措。這十大工程包括沙漠化土地綜合治理工程、天然草地恢復和治理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高效生態畜牧業工程、生態旅遊和環境保護工程漁業資源恢復和持續利用工程、引大濟(大通河)湖工程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高新技術支撐工程。治理範圍涉及到青海省海北、海南、海西3個自治州的4個縣、23個鄉。

  趙忠祥:這項工程可以説是規模空前浩大,那麼從省政府的角度如何保證它的落實,這畢竟是三十年的時間,又是這麼一大筆資金,肯定存在一個時間怎麼安排資金怎麼使用的問題。

  嘉賓蘇森:提出這個規劃,確立這項工程,可以説將耗費我省巨大的人才、財力和物力,但我們認為這是功在韆鞦的大事,我們必須要留給後人一點有意義和有價值的東西,不能再從子孫後代那裏要飯吃。

  為了施實好這十大工程,我們將從7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領導和強化政府行為;二是加大宣傳力度;三是建立穩定的資金投入保障機制的扶持政策;四是做好生態建設項目的科學管理、各項技術的培訓工作;五是建立完善的政策體系和監督體系;六是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借鑒外國先進經驗,引進國外資金;七是建立起相應的激勵和獎懲制度。

  這次與以往的治理不同,是多管齊下的,綜合的… …

  趙忠祥:聽了蘇省長的介紹,使我們大家堅定了治理好青海湖的信心,那麼經過這個規劃的系統治理,最終將達到怎樣一個效果呢?

  蘇森:最終要達到的效果… …

  趙忠祥:從環保為這角度來講,史校長會有什麼樣的建議。

  嘉賓史培軍: 對青海湖流環境治理問題的建議和希望… …

  東方月:治理青海湖是西部大開發中一個重要的生態恢復和建設工程,大家都生活在同一藍天下,我想每一位公民也都有責任和義務關注這一工程,關心這一項目,支持青海湖的治理。今天是個很難得的機會,從國家政府部門的領導、到研究環境總是的專家,還有環保第一線的朋友,以及關注環境總是的記者,都來到了我們的演播現場。大家一定有很建議和意見要向嘉賓們講一講。

  … …

  趙忠祥:青海湖是個生態湖、文化湖,青海湖流域是個孕育了人類文明和輝煌文化的地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

  大屏幕回放短片六:西海人家。

  趙忠祥:這個短片充分顯示了青海人在世界上最高的這塊土地上頑強而堅韌的生活狀態,其中蘊含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需要説明的是呢,片中展示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歌,就是當年王駱賓老先生在青海湖畔寫下的,當年他一到青海湖,就被這裡美好的景色、古樸的民風所打動了,寫下了首傳世之作。據説王老先生的創作地點就在我們青海湖北岸的海北州。

  MTV《青藏高原》樂起,以下環節在樂聲中進行。

  趙忠祥:今天,我們越過茫茫山川到青海湖邊對青海湖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關注與考察,這讓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環境變化的無情,感受到了人們治理環境、保衛家園的決心和行動。隨著西部大開發進程的加快和深入,我們堅信青海湖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秀麗多姿。

  東方月:關注家園,關注我們人類賴以存在和延續的生存環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好,請下周同一時間收看我們的週末特別節目《家園》。

  觀眾朋友們,再見。

  趙忠祥:再見。

  編 導:張秀東

  助理 編導:王琳琳

  策劃、撰稿:馬文焱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