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節目內容     欄目介紹         



走近企業債券(2002年3月27日)


  主持人:羅曉芳

  嘉 賓:李 偉 華夏證券債券部總經理

  主持人:關注股市冷暖,探求投資之道,歡迎收看《今日證券》。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上又一次提出:分流儲蓄,發展資本市場,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那麼今後是否會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選擇發行企業債券作為重要的融資渠道呢?面對越來越多的企業債券投資者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投資風格的企業債券呢?選擇企業債券投資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今天的特別關注讓我們一起走近企業債券。為你請到的嘉賓是華夏證券債券部總經理李偉先生,你好!歡迎你。

  主持人:李先生我想請你介紹一下目前我國企業債券發展的情況?

  李 偉:企業債券首先是一個債券融資的工具,它們是跟股權融資相對應的,我們通常所謂的發行股票,實際上是一個股權融資的行為,除了股權融資的行為,對應的最大一種行為就是債券融資,但是一般投資者不太了解債權裏有兩種,一種是間接債權融資,所謂向商業銀行進行貸款,這是一種典型的間接債務融資。還有一種就是剛才你提到的企業債券,這是一種直接債務融資,也就是説向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用債務的方式進行融資。

  主持人:我這裡有一個數據,就是在去年美國有1200多家企業發行企業債券,而只有200多家發行股票上市,而在我國這個數據好象正好相反,就是説在美國發債的企業的多於發股票的企業,而在我國是發股票的企業多於發債的企業,大大的多於發債的企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李 偉:其實這種現象本身也是屬於一種正常範圍,我們知道美國在國際上是最有代表性的成熟的資本市場的國家了,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再融資包括這種債券融資的總額肯定是大大的多於股權融資,無論從數量上還是發行的次數,象你剛才提到的1200家、200家的事,從金額上來講,再融資就是説公司債券的總額在美國一般情況下近幾年都是幾千個億的水平,比如2000~5000億美金這種水平,應該説在國外或者成熟的資本市場的國家,債務融資一般達到股權比債權大到2~5倍,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國家,我們都知道我們整個的資本市場的發育如果標準來説是在90年代以後,僅僅10年的歷史,發展前期主要是對股權市場,也就是股票市場,主要是做這一塊的工作。那麼10年來,應該説我們的上市公司從數量上也增加多了,股票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發育起來了,確實由於我們有更多意義上是偏重股票市場,可能債券市場少一點,相對來説發行股票市場的完整和完善,從發行的數量來説,整個債券發行的數量可能每年不到100億人民幣,但是股票我們去年前年上1000億元人民幣。從下一步來講,我們的市場要發展,包括中國的資本市場也要發展,這兩年各方面學者、專家、部門、市場人士也積極在呼籲企業債券市場或者叫公司債券市場,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開始發育,而且應該是達到發育。

  主持人:你剛才説了一個非常好的前景,可能很多的證券投資人都比較擔心,如果大力的發展企業債券的話,當然對於我們國家金融産品的結構來講是一個好事情,是一個平衡金融産品佈局的一個好事情,但是會不會影響到二級市場的資金的問題,會不會對A股市場直接造成一個資金分流?

  李 偉:我個人並不是很同意這種分流的概念。

  主持人:為什麼?

  李 偉:我們認為首先一個,金融市場好壞或者發育好壞很重要的一個評價就是説金融産品的豐富多彩,我們知道一個股權和一個債權,一個是股票,一個是債券,在全球的資本市場是很重要或者説是最重要的兩個金融産品。在中國,我們也看到了股票市場10年的發育還是比較理想或者正在發育之中,但是債券市場相對來説是落後了。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在從産品結構上就應該從頭開始發展債券市場,可以説債券市場要發展,勢必有一些債券投資要産生,但是這個債券是從哪分流出來的,是從股票市場分流出來的,還是從其它的資金市場分流出來的,很難界定。

  主持人:如果我們拿去年作一個例子來講,應該説去年企業債券發行大概有100億的金額,那麼這個金額我們可不可以統計一下,有多少機構在買,有多少投資散戶在買,他們佔的資金比例各是多少呢?能做一個測算嗎?

  李 偉:債券投資,中國由於有它特定的歷史淵源,早些年發行的一些企業債券,一般來説是中短期産品,有3年期債券、5年期債券、甚至1年期債券,當時投資品種主要是以個人為主。這兩年,隨著國內的不斷降息,一些大型的國有企業開始在用企業債券的方式進行籌資,那麼現在市場也接受一些中長期産品,中長期産品包括7年、8年、10年,甚至15年的,所以説一些機構投資者對這種中長期的債券比較感興趣,對個人投資者的吸引力可能在下降。這兩年機構投資者所佔的比例是越來越大,去年債券市場和前年的債券市場絕大多數是機構來認購企業債券的,最高比例可能達到80~90%這麼多的比例。

  主持人:我們説到走近企業債券,投資者可能非常關注一個問題就是説我購買企業債券,究竟能夠得到多少回報,我們比較一下銀行的儲蓄存款,比較一下國庫券,再比較一下股票的收益,能給投資者什麼樣的投資回報?

  李 偉:我們知道最樸素的一個原理就是説高收益、高風險,那麼國債,它的安全性肯定要比企業債券或者叫公司債券高得多,反過來説國債的收益水平肯定要比企業債券要低一些,這在全世界和在中國,都是很正常的。所以説我們對投資者的考核,就是説你對債券本身也要進行一個風險的評估,你要相對比較高一點的收益,你可能現在去買企業債券,那麼要低一點收益你可能去國債,甚至你覺得買國債也很麻煩的話,你最簡單的一種辦法可能就是把錢存在銀行裏頭,這種收益的差異實際是體現在産品的風險度的差異上。

  主持人:剛才你説到這個風險度,我們知道國庫券是國家現金,那麼企業債券就是企業現金,我們看到已經發行的中移動、中石油或者説寶鋼都是個人企業,很多投資者對於將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債券的償付能力會有一些懷疑,它要是還不了怎麼辦,怎麼樣來約束企業它的償付能力?

  李 偉:這個問題是債券本身屬性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而且也是一個全球的問題,中國的投資者擔心企業債券到期是否償付,國外的投資者也擔心到期能否償付的問題,這裡在某種意義上有一種被動投資的概念,但是也有一些可以主動進行判斷或者投資的一些選擇。比如你對企業的現金流量進行分析、對企業評級的動態分析,對企業經營性收入的一些分析等等。我們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一點,就是債券在某種意義上不可能是100%保證你到時候一定及時還本付息的,個人投資者對這種風險意識現在還淡一些。比如去年國外市場,象美國市場上大量企業發生了違約的事件。所以我們認為,企業債券固有的風險就是它違約的風險,這是客觀存在的。你可以用你的一些判斷或分析,來從根本上杜絕這種現象,這是一種市場化的行為。我要提醒國內的投資者,買債券確實有違約這種風險,但是在新興國家,比如中國是典型的新興市場國家,我們國家也注意到這種現象,所以説現在發行主體的選擇上還是比較注意的,政府也在某種意義上培育市場,所以前提是選一些資質比較好的企業,大型的企業或者償還能力比較強的公司來發債,這也是很正常的。

  主持人:其實我們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就是發債的必要條件是什麼?有很多投資者説,很多上市公司就是想圈錢,配股配不了就增發,增發不了就發債券,這種説法是不是一種誤會,到底發債需要什麼必備的條件?

  李 偉:我們國家的公司治理結構本身也是在發育的階段,上市公司籌資的動機,或是考慮的因素,並不是很好判斷的,不排除有圈錢的動機或者目的。但是對投資者來説,要從監管或者信息披露這個角度上來進行一個判斷。如果企業符合發行債券的條例,它可以進行申請、發債或者是進行各種再融資的行為,但是作為審查機關或者投資者來説,你要認真的進行評價和選擇。據我們所知,企業債券有一系列的標準,比如説3年盈利,比如對資産付債率有一些要求,比如對每年的利潤,可以支付一年的利息等等。去年上市公司發行了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可以説是公司債券的一種,所我們所知,上市公司在國內發行可轉換債券,目前從要求來説比增發、配股都要高。從這種內容上或者成績來説,也體現這種新興的産品或者工具運用過程中,要最大意義上保護投資者的一些利益。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李偉先生,觀眾朋友我們就企業債券請李偉先生談了一些關鍵和你最關心的問題,那麼以後我們將會繼續關心企業債券的發展。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