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欄目空間     欄目介紹     最佳推薦         



廢舊電池 何時回家(2):污染資源 


  廢舊電池回收難題難解,是否應該回收爭論依舊。

  經濟日報 經濟週刊記者胡淩淩:“我認為不應該進行回收了。”

  “(廢舊電池)它已經失去了經濟價值。”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協會副會長 張帆。

  “大氣中的汞80%來自於廢電池,廢電池不處理那怎麼能行呢?”一位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學生講。

  究竟有無污染,是否應該回收,産品説明問題。

  河北省乾電池檢驗站高級工程師張虎:"我是生産電池的,在生産時,一般都要加汞、鎘、鉛等這些有害的重金屬。 目前市場上高汞電池的含汞量是低汞電池含汞量的一萬倍。”

  廢舊電池是否應該回收,在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中分歧很大。

  爭論的焦點在於,第一,廢舊電池是否會造成環境污染;第二,廢舊電池有沒有回收的價值。爭論雙方各持己見,短時間內還很難達成共識。

  所以,人們的行動上,就有了兩種表現方式,一是自覺存放起來,二是當垃圾扔掉。

  電池的主要成分是各種重金屬。每年幾十億隻已經破損、被腐蝕的廢舊電池丟棄在垃圾中,農田裏,裏面的重金屬物質就會星星點點地散落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零星散落的重金屬到底會不會影響人類的生命健康,到底會不會影響地球的生態環境呢?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很快,便因為大量重金屬的無序排放,進入了環境污染的黑暗期,不斷爆發的大規模環境事件,促使西方科學家開始研究長期儲存在江河、湖、海沉積物和土壤中的污染元素。

  有研究發現,有害元素到環境以後,並不是靜止不動的,它們不是會被莊稼吸收,會隨著雨水流到地下水、河裏或灣裏,四面八方一點一點不斷匯集來的污染元素,慢慢的就會污染水體,污染的水體進入食物鏈,被動物吸收,植物吸收,最後被人體吸收。

  中國地質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林景星介紹:“震驚世界的日本“痛痛病”,就是因為鎘污染引起的,1953年日本水俁病事件就是典型的汞中毒事件。這些病,我們現在把這些病叫作“生態環境地質病”,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是由於人為的地質活動,引起這些元素,通過各種各樣的化學作用,然後進入到環境裏頭,然後再通過食物鏈,食物鏈然後轉移到我們人身上,那麼轉移到人身上以後,它有幾個效應,一個是爆炸效應,一個是延緩效應,一個是積存效應。就是説,你不是一吃這東西就得病的,不是這樣的,它要存到一定的時候,然後呢,到一定的量,就會爆炸,就會得病了。”

  這些極微量、但極有害的元素進入到環境,最先會使生命脆弱的植物、動物滅絕,使生物多樣性急速下降,而進入人體後,剛開始的一定時期內並不會引起人群發病,但當這些化學元素積存到人所能忍受的極限量時,其毒性就會發生爆炸,而一旦爆炸那就將是地方性、區域性、高比例的人群發病。生態環境地質學家稱之為“環境化學定時炸彈”。

  在世界上公認的四大劇毒元素鎘、汞、鉛、砷中,電池就佔了三種,而汞、鎘、鉛又是人體絕對不需要的元素,他們一旦進入到人體是很難排除掉的,這種由重金屬引發的高危病又是可以預防不可以治愈的。

  有了對有害元素的清醒認識,很多西方發達國家,先對所有的對人體有害的元素進行分類,列出詳細的名錄。然後對含有這些有害元素的産品,包括電池,在生産的源頭就通過立法的形式進行嚴格的控制,而對那些進入到消費者手中的含有有害元素的産品,各國的處置方法略有不同。有的是通過垃圾分類的渠道,最終回收到處理廠,集中處置。有的是通過立法的形式在購買這些含有有害元素産品的時候,強制實行以舊換新,以最終達到回收決不散落環境中的目的。

  研究發現:

  鎘污染引發痛痛病、心血管病、 高血壓病;

  汞污染引發水俁病;鉛污染引發心肌損傷、 心肌肥大;

  砷污染引發黑腳病、 肺癌、 神經紊亂;

  鋅污染引發胃癌、 食道癌。

  全球1/4的疾病與環境有關,因環境污染全球每年1100萬兒童活不到5歲。

  記者:“在我國,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電池都有廣闊的消費市場。2000年我國使用完就要扔掉的一次電池的生産量為170億隻,佔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國內的消耗量達80億隻,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大的電池生産國、出口國、消費國。而其中84%是普通鋅錳電池。二次電池中68%是含鎘高的鎘鎳電池。這些電池的品質到底如何呢?”

  記者在北京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河北省衡水市一家商店,以及河北農村的一個小賣店裏隨機購買了一些日常經營的電池,目的就是為了解這些電池的成分和質量,確認它們一旦廢棄,是否會造成污染。

  “我們以最低三角錢、最高三元錢不等的價格共買到6個品牌30節電池,先後分兩批送到了河北省乾電池檢驗站。檢驗它的含汞量和放電量。檢驗還沒有開始,毛病就顯露出來。”記者,“你摸一下這個。”

  河北省乾電池檢驗站高級工程師張虎:“這個電池已經壞了,已經再不能放電了。”

  記者:“2001年5月産的,那幾隻電池怎麼樣?”

  張虎:“這個電池也不好。”

  記者:“怎麼了?”

  張虎:“這個起保護作用的塑料皮能拿出來,根本拿不出來才對呢。”

  據檢驗站的高級工程師張虎介紹:“我們通常使用的乾電池又叫化學電源,它之所以可以不用電源插座就可以放電,是因為電池裏面的正負極有電位差的存在。平時外電路不接通,電池不放電;而一旦電池的外電路被導線和用電器接通,電池的負極就會放出電子,而正極材料就會接受電子,電子作定向移動,電流就會産生,電池就會放電。”

  電池的工作原理,決定了目前組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一定是可放出和接受電子的金屬材料。現在我國生産的電池裏,用鋅、錳、鎘、鎳、銅、鉛等金屬材料較多,此外電池裏還要有大量的酸、鹼、有機電解液,加在一起才能最後完成放電。

  在電池的主要原材料中並沒有劇毒元素汞,那麼,電池廠在生産電池時為什麼要加汞呢?

  汞作為鋅負極的緩蝕劑是被後加進電池裏去的,目的是為了減輕鋅電極的自放電時間。説通俗點,也就是增加電池的保質期,鹼性鋅錳電池加汞後可增加四年的儲存時間。否則還沒有到消費者手中,電池就會自動吸氣、放電、鼓包、腐蝕。

  電池中汞元素對環境的危害,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歐美等發達國家在90年代初,就立法禁止含汞電池的生産和銷售。

  中國輕工總會等九部委也在1997年12月31日給出了中國電池低汞化和無汞化的時間表:

  2001年1月1日起禁止在國內生産各類汞含量大於電池重量0.025%的電池;

  2002年1月1日起,禁止在國內市場銷售汞含量大於電池重量的0.025%的電池;

  2005年1月1日起禁止在國內生産汞含量大於電池重量0.0001%的鹼性鋅錳電池。

  按照這個規定,我們手中的電池,只要它的汞含量佔到電池總重量的萬分之250(0.025%)就是高汞電池;而無汞電池的含義也並不是一點汞沒有,只是它的汞含量小于或等於電池總重量的百萬分之一(0.0001%),也就是通常所説的1PPM。那麼,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電池能否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呢?

  河北省乾電池檢驗站高級工程師 張虎:“通過檢測,電池的含汞量參差不齊,有的非常好,小于百萬分之一,符合無汞電池的要求;而有些電池的含汞量是非常非常高,甚至達到了0.5%(5000PPM),……它高於低汞電池標準的20倍,高於無汞電池標準是一萬倍,它屬於高汞電池。另外有一些電池,這樣的電池,儘管它標明電池是無汞的,它有一個無汞的標誌,但是,這樣的電池是含汞電池。”

  2002年1月1日起國家已經明令禁止汞含量大於電池重量的0.025%的電池的生産和銷售。但是只從記者買來的30隻電池中,就有六隻是汞含量高達5000PPM的高汞電池,佔到20%。這説明,目前在我們的市場上還有一定量的高汞電池、假冒低汞電池存在,這是為什麼呢?

  記者:“每年拿到你們所進行檢驗的産品一共有多少?”

  輕工業部化學電源研究所所長王金良:“大概有近300家。”

  記者:“電池企業目前國內要有一千多家,那麼就意味著有近一千家電池廠的産品是不去您所檢驗對嗎?”

  王金良:“大概有幾百家,主要是個體企業,還有行業以外的企業也比較多。搞假冒電池的絕大部分,幾乎是100%,全部是生産的高汞電池。 ”

  王金良曾在《電池》雜誌上專門發表文章,詳細剖析了我國電池無汞化不容樂觀的原因。他認為,由於工藝、設備等技術原因使現在能批量生産低汞無汞電池的廠家還不足15%,而無汞電池的成本每只就要比高汞電池高一毛一到一毛六,區區一角錢,卻會對一般品牌電池的市場競爭力造成致命的威脅。所以,只要監督打擊不力,假冒偽劣電池中就一定會增加一個新成員,那就是假冒低汞無汞電池。

  大量有毒有害的垃圾電池充斥市場,使電池回家之路更加漫長。請繼續收看《綠色調查》。重金屬流失到環境裏會污染環境,可它作為原材料,卻屬於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資源,在一定的條件和時間內,這些原料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記 者:“貴州萬山汞礦嗎?請找宋龍順礦長。”

  宋龍順:“自從上個月的15日法院公告,按照破産法貴州萬山汞礦由於礦産資源挖完了,這個礦也就不存在了。稀有金屬的儲量沒有了。與我們一樣規模,曾經也屬於全國最大的湖南的汞礦,幾年前也已經枯竭了,我們這些大型的汞礦基本都不存在了。”

  記 者:“那麼我們現在用汞該怎麼辦呢?”

  宋龍順:“還有一些小礦,另外就進口西班牙的、美國的。不過價格就高多了,現在已經達到了每噸9萬多元。”

  記 者:“那麼幾千名職工該怎麼辦呢?”

  宋龍順:“都按照破産法在安置。”

  貴州萬山汞礦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汞礦。最高時年産2萬多噸。不僅可以滿足國內需要,而且出口。汞資源形勢嚴峻,那麼,錳礦儲備情況又會怎樣呢?

  據《中國電池工業史》記載,1990年6月2日,中國電池協會曾專門組織了以張裕根為組長的放電錳礦調查組,歷時45天,行程8500公里,對電池的主要原料錳礦進行一次專題調查。調查情況表明,隨著錳礦的不斷開採,我國放電錳礦的品位正以較快速度下降,錳礦資源趨於枯竭。已探明的放電錳礦石的儲量,只能供全國電池行業使用10年左右。

  調查報告提醒説:這是一個應當引起電池行業重視的問題。

  1990年至今,十多年過去了,在這十幾年中,中國的電池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電池的産量已由1990年的64億隻達到了2001年的170多億隻。

  現在錳礦的情況又會怎樣呢?我們特地趕到了上海,找到了原中國放電錳礦調查組組長張裕根。

  “放電錳礦儲量下降得非常厲害,品位下降得也非常厲害。現在的二級品等於過去的三級品,現在的三級品等於過去沒人要的四級品。”張裕根。

  已經退休的張裕根一輩子從事電池的原材料採購,從1966年到1990年曾經五次對中國的錳礦資源進行調查,在幾個月前又提交了一份對全國幾個主要錳礦的調查報告。

  從張裕根的資源情況調查看,照目前的開採速度,預計5年、10年、15年不等的時間我國錳的供應就會發生嚴重的困難。除了汞和二氧化錳以外,電池當中的另一種主要原料就是鋅,鋅資源的儲備情況或許會讓人樂觀一些吧。

  中金嶺南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鄭順德:鋅礦資源還可以開採五-十年不等。

  資源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資源實現人類的無限發展,唯一的途徑就是讓地球的資源循環再利用。相當長的時間裏,我們的垃圾山、垃圾河在不斷地增高、增長,可是我們的回收利用工作,卻總也讓人見不到可觀的效果。好的紙張是木材做成的,我國每年流失的廢紙有600萬噸,相當於我們浪費森林資源33萬公頃。電池同樣也是好的資源做的。有環保人士為廢舊電池算了一筆帳:拿2000年為例,我國生産的乾電池有170億隻,如果信手一扔,扔掉的將是:

  100億隻廢舊電池==14.3萬噸鋅

  26萬噸二氧化錳

  125噸汞

  208噸銅

  2.7萬噸氯化鋅

  7.9萬噸氯化銨

  4.3萬噸碳棒……

  人類經過了250萬年的進化,身體裏的60多種元素已經達到平衡,哪一種元素過多或過少都會使人得病。所以按照國際慣例,不論是糧食,飲用水,還是土壤,國家對它們當中的鎘、汞、鉛、砷、銅、錳、鋅等幾十種金屬元素的最高允許含量都規定了相應的標準,拿水為例,其中汞的允許含量標準是0.001PPM,這就意味著,即使是一個完全符合標準的不超過250PPM的低汞電池,一旦被扔到水中,也會使它所投到的那噸水的汞含量超過標準250000倍。

  一方面是資源的日益短缺,一方面又是資源的極大浪費;一方面是污染嚴重,另一方面又是歸家無期。

  為了資源,為了環境,回收處理廢舊電池,是你我今生的明智選擇。

  好,請繼續關注《廢舊電池何時回家》的第三集處理《處境 再見》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