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輝,53歲。業餘攝影師。雲南省昭通地區黑頸鶴保護志願者協會的會長。
昭通地區位於雲南省東北部,雲貴高原的西部。平均海拔3000米。90年代初,這裡發現了200多只黑頸鶴。10年後,統計數字增加到930隻。這一數字佔全世界黑頸鶴總數的1/7。
黑頸鶴是我國獨有的高原涉禽。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地區。現存種群數不足7000隻。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以家庭為單位活動。四口之家是最完美的家庭形式。可是因為高原嚴酷的自然環境以及人為的干擾因素,完美的黑頸鶴家庭越來越難得見到了。
孫德輝自幼喜愛攝影。而開始拍攝黑頸鶴則是在1993年。從那時起,他的鏡頭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黑頸鶴。
大山包鄉是昭通黑頸鶴相對集中的地區之一。這裡地勢開闊,起伏平緩,加上眼前這片名叫大海子的水庫,構成了典型的高原濕地地貌。是黑頸鶴理想的越冬地。
因為拍鶴而愛鶴,因為愛鶴而立志要保護它,在孫德輝看來這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需要更多的理由。但他的後半生卻因此完全地改變了。
1984年.兩個人打黑頸鶴,孫德輝聽著心裏難過。
他痛感當地百姓因缺乏對黑頸鶴的了解而造成的對黑頸鶴的傷害,便將自己拍攝的照片製成展版和幻燈片,背著小型發電機,上大山包給村民放幻燈,放錄像,告訴他們,黑頸鶴和大熊貓一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再不保護就要滅絕了。傷害它們是犯法的。他還告訴他們,黑頸鶴來這裡過冬會給這裡帶來一年的好光景。來的越多,莊稼收成越好。淳樸的村民接受了他的宣傳。也加入了保護的行列。
1998年,孫德輝發起組織的中國昭通黑頸鶴保護志願者協會成立了。大山包鄉海腦殼村的劉朝海成了第一批會員。現在,這個6口之家有3個協會會員。老劉還是協會聘任的黑頸鶴投食員。
由於當地人不斷的開荒墾地,大山包的濕地越來越少,黑頸鶴的棲息地也越來越小。甚至連填飽肚子也成了問題。保護協會成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會費買來包谷、蔓菁和洋芋投給黑頸鶴。
大山包是昭通地區的特困鄉,老劉一家一年的口糧通常只夠吃9個月的。有時協會給黑頸鶴準備的口糧不能及時運到,劉朝海就把自己家的口糧拿出來投給黑頸鶴。因為黑頸鶴的緣故,攝影師孫德輝和比他小3個月的農民劉朝海結成了兄弟。
孫德輝有時宿命地認定自己的前生就是一隻黑頸鶴。不然他無法解釋自己對黑頸鶴那種依依難捨的情懷。如果真的有來生,他告訴我,他仍然希望,做一隻黑頸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