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訊》有一篇文章題目是《男人需要安全感》。是什麼原因使男人失去了安全感呢?這篇文章提到有一對夫妻在大學的時候他們是同學,那個時候妻子是校花,丈夫是班長,可以説是天造的一對地設的一雙。畢業以後丈夫到學校當了老師,妻子進了一家工廠。那個時候夫妻也是恩恩愛愛,在一起讀書學習,總之生活得很清貧但是很溫馨很實在。不久妻子到一家外企工作,後來收入比丈夫高了幾倍,而且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這個時候丈夫突然沒有了安全感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妻子,趁妻子不注意的時候就看她的包、查她的手機。看來這位丈夫是受到了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內”。一旦妻子的收入和地位比自己高以後,這種傳統的角色發生轉變以後就突然覺得不適應了。這種做丈夫的尊嚴受到了傷害,開始感到不安全了。
有意思的是上海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問男人心目當中的擇偶標準是什麼,結果絕大多數男人的擇偶標準都是“賢妻良母”。那麼這種把女性定位在家庭、定位在母親的擇偶標準是不是包含有某種性別歧視呢?《北京晚報》有一篇文章題目是《歧視女性不利於男性的發展》,就指出“做女人要美麗做男人要成功”。這種觀念背後其實就是性別歧視。社會學家分析:性別歧視不利於女性的發展、同樣對男性也不利。為什麼這麼説呢?如果我們的社會老是強調女性要美麗男性要成功,那麼作為一個女人來説她可能就會過分地注重自己的外表,而甚過於自己的內心和能力,這樣無形當中就會影響自身的發展;而作為一個男人如果過分地注重自己是否成功,客觀上就會給自己施加很多壓力,甚至是難以承受的壓力。所以這種性別歧視的後果對男性和女性都是不利的。
其實性別歧視不僅隱藏在傳統觀念的背後,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隨處可見。《北京青年報》有一篇文章題目是《男女同工同不同酬》。這篇文章提到一位姓葉的女士,她是一個國家的機關幹部,她畢業進入單位以後能力很強,很快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而且當了一個業務骨幹。可是幾年以後她發現,和她一起來的或者比她晚來的能力不如她的男同事們都紛紛地當上了領導,而她還是一位“業務骨幹”。那相比葉女士李女士倒幸運得多。她是一個外企的職員,因為在外企薪水的高低和性別好像沒有直接的聯絡,不過她仍然有自己的困惑。因為她不敢生孩子,她擔心生孩子會影響自己的工作,甚至會被調離工作崗位。看起來性別歧視的問題真是隨處可見。這是男性女性都應該共同面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