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欄目介紹     精彩半邊天     半邊天人物譜     故事外的故事     女性辭典     經典回顧         



教育是否應該男女有別


  近來關於男女分校或分班的報道又多了起來,不管是對家長、學生還是教育者,這都是一個很讓人感興趣又令人困惑的問題。其實,無論是分班、分校,還是分開某些課程,都是在強調性別的自然差異上,但是這些差異往往已經被社會化了。比如:女子高校一方面説不會注重培養女性的“家庭角色”,而是重視社會角色,另一方面卻在開設所謂適合女性的“學前教育”、“家政”等課程。

  其實,如果人們不是有意地去強調男女有別的話,男生在許多方面也一樣出色,比如縫紉、繡花等等。《中國青年報》就報道了天津市勞動技能課的實踐,每年舉行的中小學生勞動技能大賽,繡花一項的冠軍經常被男生摘取。

  當然對此,家長、社會,都有著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認為,描龍繡鳳向來是女孩子的事,男孩學這門課實在沒有必要,況且以後也不會用上,還不如用這些時間學些別的實用的東西,有的學校就是男生學手工製作,女生學刺繡。而另外一些家長則認為,繡花從來沒有規定性別,就像烹飪和服裝裁剪一樣,雖然日常生活中,女性多從事這些工作,但行業中的佼佼者往往是男性。

  除了勞技課是否要“區別對待”,上海“男女生分班上課”的現象也引起了多方面的關注。很多心理學界、社會學界的專家學者認為:這種人為地阻隔男女生交往的方式可能會起到反作用,並不可取。從辦學多樣化的角度來看,辦女中、分班學習可以試驗;但從育人的角度來看,這種辦學方式存在一定問題。高中階段是人生觀確立的重要時期,男女生相互學習非常重要。把男女生人為地分開,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心理上乃至生理上的一些麻煩,也同時影響了他們社會化的進程。

  上海婚姻家庭研究會的專家指出,學生高中時期如果受的青春期教育不夠,將會對一生産生不良影響。單一性別學校出來的孩子與男女合校的學生相比,不太容易和異性相處,甚至可能因過於單純而更容易上當受騙。

  如果説,上海的男女分班上課還屬於一種教育上的實驗的話,那麼,我們也希望它能夠成為一個機遇,讓教育者們反思,自己原來在男女混班情況下所不自覺地流露出來的性別成見,而不是通過分班、分校加大性別的鴻溝。有一位教育研究者就曾做過這樣的實驗,用同樣的語言描述兩個學生的情況,比如,勤奮用功、遵守紀律、回家復習功課到很晚等等,只是前者用了一個男孩子的名字——李勇,後者用的是女孩的名字——李娜,結果老師們的回答讓人大吃一驚,許多人都認為李勇是一個聰明上進的好學生,而李娜卻是“死用功”,認為她潛力不大。這項研究試驗也提醒我們,如果在教師的心中沒有消除不自覺的角色定型的性別偏見,那麼分性別的教育的實踐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加深性別成見。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