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舉國上下婦孺皆知的《黃河大合唱》,在中華大地傳唱了半個多世紀。一聽到它那高亢激昂、雄壯有力的曲調,無論身處何地的炎黃子孫都會熱血沸騰、豪氣頓生……數十年來,有一群老人見證著它的誕生和流傳。
一、壺口巨浪翻滾在胸
2003年4月13日,原抗敵演劇三隊的隊員們,如約聚到了趙尋老人的家裏,這是每年一次必不可少的聚會。對這些已年過八旬的老人們來説,4月13日這個日子在他們的生命中,永遠閃爍著亮麗的光彩。因為在64年前的這一天,抗敵演劇三隊的隊員們,在延安第一次唱響了《黃河大合唱》。從那時起,《黃河大合唱》的歌聲便迅速傳遍了整個中華大地,成為抗日救亡的精神號角。64年後的今天,讓這些經歷了戰爭洗禮的老人們倍感欣慰的是:《黃河大合唱》以其所承載的精神力量和民族大義,成為全世界華人團結的旗幟。然而,最讓他們難忘的,則是當年在驚濤駭浪裏搶渡黃河的經歷。
第二次國共合作後,中國開始了全面抗戰。當時,日本鬼子繼佔領了東三省後,又大舉進攻佔領了華北,中國人民義憤填膺,對日本侵略者仇恨異常。可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採取消極不抵抗政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處在抗日最前線的山西的學生們抗日熱情高漲,紛紛要求上前線抗日殺敵,保家衛國。
1938年10月,18歲的中學生趙尋,滿腔熱情地投身抗戰,參加了由張光年組織、領導的抗敵演劇三隊。其時,演劇三隊從延安出發,準備進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為前線的抗日將士進行慰問演出。
當時,從延安到呂梁山根據地,惟一的通道是從陜西宜川的圪針灘東渡黃河。當演劇三隊趕到陜西宜川段的黃河岸邊後,即準備在壺口附近渡河。在了解渡河的有關情況時,聽到當地老百姓關於壺口的很多傳説。在當地老百姓繪聲繪色地描述中,黃河壺口奔騰洶湧的滾滾急流、滔滔巨浪所發出的雷鳴般的隆隆巨響,如龍吟虎嘯……他們認為那是天神在發威。聽説演劇隊要在此渡河,百姓們連連搖頭:那地方難渡啊,多少年來那滔滔翻滾的黃河水,不知吞沒了多少渡河人的性命;能渡過河去的,都是命大的人。演劇隊員們表示:為了抗戰,我們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生命。老百姓見他們如此堅決,答應幫他們想辦法渡過河去。
10月30日,演劇三隊趕到壺口下游的圪針灘渡口。隊員們攀到高處駐足環顧:只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從壺口奔騰飛瀉,急流似箭,濁浪滔天,濤聲隆隆,奔騰咆哮……巨大的落差形成的迅猛水流濺起的浪花水珠,在空中形成霧濛濛的水蒸氣,籠罩著四週一方天地,看不見日頭,透不出陽光,直感到周邊一片濕潤潤的,空中還不停地往下滴落著水珠……
壺口是黃河中的幾個險峽之一,此時呈現在隊員眼中的黃河景象,既壯觀又可怕,大家心中也都蕩起幾分忐忑:能從這地方渡過河去嗎?
二、黃河號子唱出詩韻
黃河的渡船與眾不同,不像別處的船是長條形、兩頭尖;黃河的渡船呈方形、兩頭翹,像個大盒子,看上去非常笨拙,但很結實;船漿是一根前面修成板狀的粗圓的長木頭,一隻槳得好幾個人才能搖動。
渡河時,大家在這個"大盒子"裏坐好,不得亂動。那是初冬時節,還很有些寒冷,船夫們卻一個個光著膀子。領頭的艄公一聲吆喝:哎咳喲--船夫們隨著號子一起發力,把船從岸邊推入河中,再翻身上船。艄公又操著陜西口音一聲令下:開喲--船夫們齊聲應和道:劃喲--即有節奏地奮力搖漿,船逐漸地駛向河心。
行船途中,隨著領頭艄公一聲聲喊著號子,兩邊划船的船夫們一邊應和著,一邊奮力劃著漿,裸露著的棕色臂膀肌肉凸隆,在初冬的天氣裏,上面淌下一串串汗珠。
從壺口飛瀉而下的激流,在寬闊的河面上,洶湧奔騰成一片怒濤狂瀾,衝撞著礁石形成一個個急轉的漩渦。渡船時刻要躲礁石、避漩渦,每經過一處危險地帶時,船夫們都在艄公的指揮下,發出時而悠長高亢、時而低沉急促的號子,讓演劇三隊的隊員們聽得既緊張又好奇。
在老艄公的絕對指揮下,船夫們喊著不同的號子,動作一致地劃著漿,渡船一會兒向前,一會兒拐彎,穿急流、過險灘、躲漩渦、避礁石……闖過道道險關,向對岸駛去。艄公和船夫們一唱一和的聲聲號子,指揮著船工的行動,指引著渡船的方向……粗獷雄壯,高亢豪放,極富節奏感,很有音樂性;伴著隆隆濤聲,如同千百人的吶喊呼吼,撼人心弦……
坐在這奇怪的渡船上,將要渡過這險峻黃河的演劇隊員們,大多數都是二十歲左右充滿青春理想和抗戰激情的革命青年,在上戰場見識槍林彈雨、刀光血影之前,就先遇到了這與大自然搏鬥的壯觀場面。看到船夫們與急流漩渦礁石險灘搏鬥的緊張情景,演劇隊員們也被感染得嘿呀呵嘿喲地跟著叫喊著……渡船隨著浪濤一起一伏,忽高忽低;又隨著急流一拐一轉,忽左忽右。大家也都隨著渡船高低上下、前後左右地搖擺不定,發出一陣陣情不自禁的驚呼……
本來演劇隊員們就是抱著不怕犧牲的決心到抗日前線的,所以並不害怕黃河這洶湧的驚濤駭浪,就連女同志也如此。但卻從來沒有渡過這樣洶湧的河流,經歷過這樣的驚心動魄,隊員們從這次渡河中,得到了一個意外收穫。
一次幾小時的渡河過程,使演劇隊員們經歷了一場人與自然生死搏鬥的考驗;一曲船夫號子,在最驚險危急的時刻,給演劇隊員們以激勵和力量。尤其是隊長張光年對此感觸深切、難以忘懷:船夫們與驚濤駭浪搏鬥的情景時刻閃現在眼前,船夫們唱和的雄壯號子聲不斷地縈繞在耳畔,只覺得一股澎湃的激情,像熾灼的岩漿在胸中奔騰激蕩……
此後,張光年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奔忙於前線各戰區,為戰士們表演文藝節目。
1939年初,張光年和抗敵演劇三隊返回延安休整。面對民族的苦難和戰士們的頑強鬥爭,渡黃河的壯觀情景和胸中的澎湃激情相互交融,一首壯麗詩篇終於醞釀成熟,如同熾灼的岩漿噴涌而出:張光年創作出長詩《黃河吟》。在一次演出中,他即興朗誦了這首詩。一旁的冼星海聽後連聲叫好:讓他再進一步修改加工,準備譜曲成大合唱。
三、首場演唱一舉打響
1939年3月11日,冼星海拿著已被張光年改編成的400句歌詞,在窯洞裏為它譜曲,取名為《黃河大合唱》。
冼星海沒到過黃河,也沒渡過黃河,為取得資料,找到感覺,他在演出隊召開創作會,讓田聰、鄔希零和一些參加渡河的同志,一遍遍地向他細緻地描述黃河的壯景,講述渡河的驚險和體會以及前線的戰士們英勇殺敵的故事。找得最多的是唱歌的田聰和指揮鄔希零。冼星海向他二人了解什麼是黃河號子?船夫們怎樣和著號子划船?田聰和鄔希零一邊講,冼星海一邊聽一邊譜著曲子。後來,所有這些,在冼星海的腦子裏交相疊印成一幅中國人民覺醒奮起、共同抗敵的壯麗畫卷,他如同身臨其境,洋溢著熾熱情感,迸發出滿腔激情,很快進入了創作狀態,僅用了六天,《黃河大合唱》就一氣呵成。
曲已譜好,演出隊開始排練。《黃河大合唱》形式龐大,整個由八首歌曲組成,這在樂器上為演劇三隊提出了高要求。當時兩方面的條件都不具備:演奏條件不具備,樂器不全;人數不夠,演劇三隊當時只有30多個人,現在的合唱隊動輒上百人。即使如此,也要排練演出。
樂隊把延安所有的樂器都蒐羅來了:最好的是胡琴,還有小提琴、口琴、笛子等,有什麼樂器就用什麼樂器;沒有低音樂器,就在煤油桶上弄個木頭裝兩根弦當低音樂器用;連臉盆、洋鐵罐都用上了。
第一次演出是在延安能容上千人的陜北工學院禮堂,毛主席也去觀看了演出。
演出之前,合唱隊給每個隊員發了個生雞蛋,讓大家潤潤練了兩個禮拜的嗓子。大家把蛋磕開,呼嚕呼嚕、腥裏巴嘰的都喝了下去。開始,大家還有些緊張,怕唱不好。雖然合唱隊的聲音不是很美,但因為這個大合唱是根據他們自己的過河經歷,由一起參加渡河的光未然(張光年)創作的歌詞,大家都情緒高昂,精神充沛投入到演唱中。
冼星海指揮樂隊,鄔希零指揮合唱隊。樂隊配合得很好,雖然是以二胡為主,什麼罐子、臉盆、煤油桶都上去了,但這個土樂隊的伴奏效果還不錯,大家都聽得很高興。那次是個完全的音樂會,以黃河大合唱為主,還有朗誦詩、獨唱等。
演唱時,演劇隊員們帶著對日本鬼子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侵略行徑的滿腔仇恨;帶著為打擊日本鬼子的囂張氣焰,抗日軍民們出沒在青紗帳,週旋于高山平原的英雄氣慨,滿腔激情,士氣高昂。田聰高亢的男高音配合嘹亮的女高音,如高山流水,音韻悠長;眾人的合唱鏗鏘有力、雄壯豪放,似山呼海嘯,大氣磅薄--《黃河大合唱》在延安一舉打響。
四、神奇魅力凝聚中華
"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這支如今每個中國人都爛熟於心的曲調,從那時起,就從延安傳開了。一時間,延安的四面八方都迴響著《黃河大合唱》高亢雄壯的韻律。當時延安的部隊連出操時,也高唱著這支體現偉大的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奮勇抗敵的歌曲。1939年底到1940年後,國民黨憲兵還依據此歌來判定誰是共産黨而抓人。因為會唱這歌的,肯定就是從延安來的,肯定就是共産黨。
《黃河大合唱》從它一誕生的那天起,就受到中國廣大老百姓的歡迎和喜愛,從延安不脛而走、廣為流傳,深入人心。一首能真正表達人民的心聲好歌,有著無窮的生命力。
上世紀80年代,趙尋和他當年抗敵演劇三隊的老隊員們,在海外東南亞、北美等地多次演出了《黃河大合唱》,令來觀看演出的海外華人揚眉吐氣,驕傲自豪。一曲《黃河大合唱》,把各種不同信仰的中國人都凝聚在一起了。
2002年,演劇隊到舊金山去演出了兩次,給他們伴奏的樂隊都是高鼻子老外。在一次慶賀演出成功的晚會上,外國樂隊的隊員在向這些老演劇隊員們敬酒時説:嚴指揮,當你們一唱這個《黃河大合唱》,場上所有的華人都跟著一起唱了起來時,你們是什麼感覺?大家異口同聲地説: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那臺上台下高歌一曲的情景,令大家激動異常,難以忘懷。這就是《黃河大合唱》神奇的魅力和巨大的凝聚力,它能把海外的華人吸引、匯聚在一起,凝成一條心!
有關詳情請看今日央視10套21:20《講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