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講述《講述》的故事     欄目介紹     主創人員     訪問人檔案         



自清河的故事(2月28日)


  2002年4月,在莫斯科舉行的全世界有1000多個中學生課題參加的第二屆《邁向未來國際青少年研究者》大會上,上海吳凇中學生物與環境社團參賽的《自清河污染治理課題》,獲得大會一等獎。上海吳淞中學生物與環境社團和自清河有什麼關係?他們又是怎麼獲獎的?

  一、中學生請求治理自清河

  自清河是上海吳淞中學校園裏的一條因朱自清曾在這裡教書和寫作而得名的小河。但不知從何時起,自清河不再清,河水變得又臟又臭,上面還浮着厚厚的一層油。2001年新學年開始不久,自清河成了全校師生關注的焦點——幾個中學生在又臟又臭的河裏種起了水草,他們是吳淞中學生物與環境社團的成員,他們要用自己的力量讓自清河清澈起來。

  平時師生們都聽説學校裏有個自清河污染治理研究課題組,但並沒看過他們對自清河有什麼作為。這天得知他們劃着船往河裏投放水草,開始了治理行動,大家感到特別新奇,河中的橋上、教學樓的窗戶裏、船邊的兩岸,滿是同學們聚集的目光。

  治理小組的成員們為自己雖然還是高中生,但能為學校做點事情,為治理環境作出貢獻感到非常驕傲、自豪。這次他們共種下了2000多株經過他們一年的實驗,從20多種水草中選出來的一種叫菹草的水草。

  自清河污染治理,是生物與環境社團成立後的第一個研究課題。參加這個課題研究的有李胤、胡歡、呂亞佳等5名同學。

  研究初始的首要問題,是要找出自清河變臟變臭的原因。當時毫無頭緒,幾個同學對這方面也知之甚少,於是先分頭查找資料。李胤在網上看到個資料説:河水變黑變臭發生水華以及水面有浮油,是典型的富營養化狀況。他跟研究組成員説時,大家還以為是負營養。後來李胤解釋是豐富的富——就是水中藻類營養過多,惡性增殖,過於豐富。

  弄明白了自清河是富營養化問題,那就得查找出它的源頭在哪兒?李胤説:我認為這和學校的食堂有密切關係。大家一想:對,食堂就在自清河邊上。平時食堂人員在自清河裏洗涮拖完食堂地面油膩的拖把,還時常向河裏傾倒剩菜、剩飯,這樣就導致自清河變臟變臭,河水發黑。大家覺得問題嚴重,一致決定向校長反映:食堂的這些做法一直在危害自清河,要採取措施阻止食堂停止在自清河洗拖把、倒剩飯菜,並推舉李胤去與校長交涉面談。

  李胤見校長後回來對大家説:校長非常高興,説研究小組的做法和建議非常好;校長出面打招呼,要食堂注意這方面的事;校長還説他平時忽略了這方面的問題,代表學校感謝研究小組所做的工作,得到了校長的肯定答覆,研究小組成員們也感到非常高興。

  校長對研究小組同學的意見非常重視,學校對食堂進行了嚴格的管理,自清河的污染源很快得到控制。得到校長的認可和支持,治理環境污染研究小組的同學們着手擬定方案,具體實施治理自清河的工作了。

  二、生態治理方案實驗室裏獲成功

  用什麼方案來治理自清河的污染?又成為同學們爭論的焦點,大家想法各異,見解不一。李胤説他找到了一些經典的治理富營養化方法的資料,有挖水、調泥、投化學劑三種方法,大家聽後覺得治理自清河似乎有眉目了,只要從這三種方法裏選出一種適合的就行了,但胡歡否定用這些傳統方法治理自清河,因為它們的效果短,只能管一段時間,兩、三個月後就又恢復原狀了,治標不治本。我們應該開拓新思路,尋找新的治理方法,構建一種良性循環、比較穩定的生態系統。李胤反駁説:網上不少資料裏都説有很多湖泊、小區和公園裏的小水體,用這些方法治理後,馬上就水清草綠,恢復到水質清澈的狀態了。李胤認為這些方法是非常有效、實際的。胡歡説:自清河有一千多平方米,如果採取挖泥換水的方法,至少要投入10多萬資金,也許遠不止這個數。胡歡的話把大家嚇了一跳:天,我們到哪去籌10多萬元的資金?

  對一個中學生社團來説,10多萬元錢簡直是個天文數字。經研究小組討論,李胤提出的方案被否決了,因為沒能説服大家採用自己的方案,又時逢緊張的高考復習階段,李胤辭去了研究小組負責人職務,離開了研究小組。他為這項課題付出了很多:花了大量的課餘時間去圖書館查資料;上網查資料。他覺得他查到的現成的方案資料被大家否決不用,而要去找一種沒有把握的新方案,是在走一條沒有嘗試過的充滿風險和艱難的路。

  雖然李胤離開了,但研究小組治理自清河的活動仍在繼續進行,最後決定嘗試資金投入極小的生態治理方法——在自清河裏種植水草來吸收過剩的營養。雖然這種方法沒有完整的資料和可以借鑒的經驗,但同學們認為:生命力極強的水草能在污水中生長。

  方案確定後,他們在課餘時間裏,到一些工業池塘去現場考察:看究竟哪種水草最合適。他們跑遍了方圓十里左右的湖泊池塘,見所有的湖泊池塘裏皆是這種水草,大家既高興又激動,看到清清的水中這一片片綠油油的水草,仿佛看到自清河經過他們的治理後,綠水蕩漾、清波粼粼。

  他們想撈點水草回去進行培植實驗。開始大家站在岸邊撈水草,但效果不好,每次都只撈上一片二片,或一株二株,後來大家索性脫了衣褲下河去撈。他們忙乎了兩個多小時,從河水裏20多種水草中選撈了5種,一共裝了10袋。

  他們搬來5個水缸,在實驗室裏把這些水草用自清河的水和泥分別種上。經過一年的實驗和觀察,缸裏的水質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生態治理方案在實驗室裏試驗成功了。於是他們把效果最好的菹草移植到自清河裏。

  三、草死心灰時又有新主意

  根據實驗室的試驗結果,自清河裏種上菹草後,最多一週,污染情況就會有所好轉,可實際效果怎樣,大家也沒把握,只是心裏恨不得自清河水馬上就變得清澈見底。

  第二天,他們早早地就來到學校,一進校門就向自清河衝去,迫不及待地要看看河水是否發生了變化,污染是否有所好轉?可一跑到河邊就心裏一涼:河水仍是又臟又臭毫無變化!怎麼還是這個樣子?轉而一想:我們傻啊,哪有這麼快,又不能立桿見影?到教室去吧,懨懨地離開河邊。

  一連幾天,整個研究小組的同學都像中了邪:只要下課鈴一響,一個個如同離弦之箭,迅速地奔向河邊,看看河水是否和原來有所不同,污染是否得到了緩解?遺憾的是每天都是臟臭依然。

  三天后,有的組員實在沉不住氣了,就借來一個網兜,在河裏撈起了一些水草,發現這些水草已明顯發黃,有些已死了。它們是不適應這裡的環境嗎?如果它們不能生存下來,又怎麼治理污染?當時大家都不相信:大概這只是個別或局部現象,再撈一網兜看看,連撈了幾網兜皆如此:種下去的水草全都或黃或死。大家仿佛受到沉重一擊,一下都蔫了下來,心裏涌上一股説不出的悲哀:難道我們辛辛苦苦用了一年時間在實驗室裏,做了那麼多的數據分析,都是白幹了嗎?從實驗過程來看,沒什麼地方出差錯呀?為什麼水草移植到自清河中去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晚上,小組成員集中開會討論此事,大家都沉默不語,在自清河裏種下的2000多株水草,不到一個星期就全部死了,不知學校師生會怎樣看我們?在實驗室裏試驗成功的治理方案,在自清河的現實裏卻失敗了,有的同學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他們開始懷疑:僅憑自己的力量,究竟能否治理好自清河?

  正當大家心灰意懶時,離開研究小組好幾個月的李胤來了。原來李胤人雖離開了研究小組,心仍牽持着治理自清河,一直在關注着研究小組治理自清河的行動。他對發呆的眾人説:我發現一個問題,你們想想,自清河如此的臟臭,你們單一地種一種水草,它們能活下去嗎?而且這樣單一地種水草能有用嗎?大自然很多事物都是互相制約、互為補充而得以生存,形成一種環環相套、息息相關的生物鏈……李胤的一席話,使大家恍然大悟,立即明白了問題的所在,冷清的會場馬上熱鬧起來,大家都很感激李胤:如果不是你來,在弄不清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水草全部死亡的情況下,誰也説不準這個研究小組還能撐多久?治理自清河的污染問題何時能解決?也許找不到水草死亡的原因,研究小組就此解散了,治理污染行動就此失敗了。李胤的話讓大家又看到了希望:既然找到了水草死亡的原因,我們就不能再灰心喪氣,要重新振作起來,繼續治理自清河。

  四、他們終於登上世界領獎臺

  第一次對自清河的污染治理雖然失敗了,但促進了幾個當初有分歧的同學走到了一起。第二次他們改進了原來的方案,用了7個水箱將7種水草混合種植。觀察了一段時間後,卻都沒有實質性進展。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研究小組成員呂亞佳同學,偶然在一次學農活動中有了新的發現。那是聽指導老師講解無土栽培的方法後,他心中一動,興奮地想:如果我們把這種植物種在泡沫上,再把它放到河面水上,它的根須就能把自清河裏的養分吸收了,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理自清河的方法,關鍵是需要一種根部非常發達的植物。

  什麼植物才合適呢?那段時間,他整天腦子裏都想著這個問題。從街市上賣的鮮花,到校園裏生長的草木,只要他所見到的植物,他都思考着:這種東西是否能種到泡沫上放入自清河中?研究組成員也都在苦苦尋覓,大家無意中看到學校裏的一片美人蕉,頓時眼前一亮:就是它!它就是最佳選擇!

  美人蕉是一種根係發達的植物,吸收富營養消化水體中氮磷的能力很強,非常適合自清河的污染治理。於是研究小組的同學們把美人蕉種在塑料泡沫上放進自清河裏,讓它的根須吸收自清河的養分。三個月後,美人蕉長大了,它的總氮和總磷降低了46%和48%,這兩個數字是非常高的。經寶山區環境監測站專業機構所做的水質分析測定:自清河污染情況大為好轉,已擺脫富營養化!

  噢——研究小組的同學們高興得歡呼起來……經過兩年的艱苦摸索、努力實踐,研究小組終於完成了治理自清河污染的項目。當晚,他們乘興相約一起,痛痛快快地吃了頓肯德基,以慶賀他們的成功。

  研究小組的同學從治理自清河污染的成功裏,在學習文化知識之外的實踐中,在大家的團結協作中得到了鍛煉、提高了能力,同時感受到一種別樣的歡樂。這就是他們領悟到: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是成功的動力和保證,這種歡樂和個人取得好的學習成績不同,那是個人的,這是集體的,他們的成功,體現着全校師生的集體意願,他們的治理成果,讓全校的師生感到高興和自豪。

  經過治理後的自清河碧水澄澄、波光瀲艷,成為校園裏一道奪目的風景,更給師生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而他們的《自清河污染治理課題》,也在2002年4月在莫斯科舉行的第二屆《邁向未來國際青少年研究者》大會上榮獲一等獎。

  如今,自清河污染治理課題的主要參與者李胤,已於2001年高中畢業,現為上海交通大學2年級學生;胡歡,於2002年高中畢業,現為復旦大學1年級學生;呂亞佳,將於2003年參加高考。

  有關詳情請看今日央視10套21:20《講述》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