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18日,世界吉尼斯之最義務尋車之最得主,遼寧省丹東市“尋車大王”王雙喜,又把一輛丟失的自行車送到了失主,失主在開具收條時寫道:十年前我的女兒高潔丟失的自行車也是王雙喜找到並冒雨親自送上門,今天又把我丟失的自行車送上了門。——高鵬。
王雙喜每天都在為失主尋車,送車,2003年1月17日,為王秀錦送車;1月16日為于躍洲送車;1月15日為劉金芳送車……從1989年12月到2003年1月18日止,王雙喜義務為他人找到6686輛丟失的自行車!
一、11個“王燕”讓他費盡週折
52歲的王雙喜,現任丹東市交通局技校黨辦主任、丹東市政協委員。
當初王雙喜幫人找自行車根本沒考慮什麼要創吉尼斯紀錄,只是出於一種做好事的心理。
1989年12月的一天,王雙喜早晨上班,路過三下街的一個居民區時,發現一輛新飛鴿20自行車車鎖被撬,前輪朝天地躺在路邊。當時王雙喜要趕著上班,也沒在意。第二天早晨上班,他又一次路過此地時,發現有五六個人圍在自行車那兒議論著:這車昨天還是輛新車,今天就成了架子。王雙喜過去一看:果然,車輪和龍頭、車座都沒了,只剩下個光車架子。王雙喜感到挺內疚:若是我昨天發現時,把它放到一個安全地方,或抽點時間查查它的來龍去脈,送還給失主,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了。此車價值300多元,若是我的車,我能不管嗎?這事一直在他心裏成了個疙瘩。
不久後的一天中午,王雙喜在下班途中,又發現了一台白山28型黑色自行車的車鎖也被撬動過,於是他把這輛車推到公安局屬下的車管所,從牌照底卡上查出失主叫王哲,是木材公司一個退休的老同志。當王雙喜根據卡上所寫住址找到了王哲,送自行車去他家時,王哲驚喜地撫摸著失而復得的自行車,感激地連聲説:謝謝,謝謝!王雙喜看到失主那種喜出望外的高興心情,他也感到由衷的欣慰。他第一次覺得做好事心裏是那樣的爽。
丹東的每一輛自行車車身上都有各不相同的鋼號,只要憑著鋼號到車管所去查一下登記自行車牌照時的底卡,就能找到車的真正主人。
從此,王雙喜只要看到被撬的自行車鎖,就大致能判斷此車是否為被盜車。
有次,王雙喜又撿到一輛被撬鎖的自行車,到車管所一查底卡,車主是一百集團王燕。可當王雙喜和該單位工資科聯絡時,工資科的同志説:我們單位有11個王燕,不知你找哪個王燕?乾脆你自己來找吧。星期六休息,王雙喜上午來到了第一百貨商店。他從1樓找到5樓,11個王燕讓他往返奔跑。在1 樓時,有人説在5樓;爬上了5樓,人家又説在1樓……後來又説:我們那個王燕退休了,3樓還有個王燕。王雙喜又到3樓去找。3樓的王燕説:我沒丟車,你到2樓去問一下。
就這樣,王雙喜找了好幾個王燕,都不是丟車的王燕。樓上樓下跑了一個多小時,跑得頭暈腿酸,眼冒金星,他有些泄氣了:丟車的王燕到底在哪兒?就在他感到失望時,終於在二樓針織櫃臺打聽到了又一個王燕,這個王燕正是他要找的丟車的王燕,她住在正八街,今年26歲。她的同事説她的自行車丟了,但她此時不在,明天下午上班,讓王雙喜明天下午再去。
翌日下午,王雙喜又去了一百集團,終於找到了這個王燕。
二、失主帶上警察與他見面
和王哲一樣,王雙喜把自行車送給王燕時,王燕高興得跳了起來,她和她的同事們都對王雙喜投來欽佩的目光。懷著感激的心情,她留下了王雙喜的電話號碼。
雖説費了些週折,但終於找了丟自行車的失主,王雙喜心情愉快地回到了家裏。吃晚飯時,電話突然響了,是那個丟了自行車的王燕打來的,她在電話裏説:我爸爸想見見你,我家就在你家附近,麻煩你來一下。王雙喜説:那好吧,我馬上來。
讓王雙喜沒想到的是:當他去見王燕和她爸爸時,王燕的爸爸手裏拿著一大袋子水果;王燕捧著一束鮮花,説:非常感謝你送回了我丟失的自行車。王燕的爸爸也一個勁地説著感謝的話。王雙喜也被這場面感動了,連連説:不用謝,不用謝!坐了一輩子辦公室的王雙喜,在幫別人找車的過程中,生發出了自己的快樂,而這種快樂也給別人帶來驚喜。為了這份驚喜,王雙喜開始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主動到那些自行車停放較為集中的地方,如車站、碼頭、居民小區……去尋找那些被盜後丟棄的自行車。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找的車多了,麻煩也多了。
有個老師的車丟失了半年,王雙喜得知此情況後,找這女老師聯絡。在電話裏,王雙喜就覺得這個女同志對他有懷疑,她反問王雙喜説:你是哪兒的?王雙喜説:我是交通技校的黨辦主任王雙喜。她説:交通技校又不是公安局、派出所,怎麼能把我車找到?王雙喜説:我已找到了。她説:我丟半年多了,你在哪兒找到的?王雙喜説:在九街居民區找到的。她説:你為什麼幫我找車呢?王雙喜説:你的車丟了,你不願意讓別人幫你找回來嗎?她説:那倒不是。王雙喜説:這樣吧,5點半,我把你丟失的車子送還給你。
當王雙喜5點半準時把車送到她家門口時,眼前的情景讓他大吃一驚——她旁邊站著一個警察,那是二街派出所的老王,王雙喜幫人找自行車查失主時,經常和他打交道,兩人相互認識。老王主動上前與王雙喜打招呼:她不相信你幫她找車這事,就把我找來了。丟車的女士聽了他倆的話,又見王雙喜真的把她丟失的自行車送來了,不好意思地道歉説:我以為有人利用我丟車的事搞詐騙呢,真是對不起,對不起!
這件事使那位老師對當今社會的人和事有了新的看法,她説她這多年只是埋頭在校園裏搞教學,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耳聞很多,沒想到好人好事竟撞到自己跟前了,她説她一定要把王雙喜的故事講給學生們聽,用自己的親身感受教育學生們正確認識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人間。
三、好心辦壞事賠錢又勞神
王雙喜一廂情願的幫人找車,給別人帶來歡喜和快樂,卻給自己引出一些麻煩和不愉快。當他拿著別丟失的自行車擺弄著,察看著時,不知情的人常常以為他就是偷車的,有時一些議論就直接往他耳朵裏灌,灌得他心裏很窩火。但他立馬又想:當我把車送到失主手裏,這一切誤解不都化作一片慰藉了嗎。但是這只是一般情況下的結果。在王雙喜13年的尋車歷程中,一共尋到6000多輛車,這每一輛車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也有一個不同的結果;6000多輛車以外也有人們想象不到的故事,其結果更是不能讓人樂觀。
記得有一次,一輛飛鴿26的車鎖被撬,扔在王雙喜家附近郵局對面的咖啡屋邊好幾天了。王雙喜把這車帶到青年廣場小區。經過去車管所查底卡後發現:失主是九道街246號的周雲鳳。但王雙喜到九道區派出所去查此人的戶卡,卻沒這個人。
這車一放就是半個多月,找不到車主,王雙喜挺納悶。有一天,一個刻字的人在路上問他:有一輛車是你推走的嗎?王雙喜問:什麼車?他説:飛鴿26。王雙喜説:是我推走的,車主是不是叫周人鳳?刻字的説:對,是我把它放在對面的,賣報紙的老大娘説是你推走了。王雙喜説:我把它放在青雲廣場附近一個居民區裏了。待他去推車時,車沒了——他揀來的車又丟了。這可真夠鬧心的。王雙喜只好賠給車主100塊錢。
好心幫人結果做成了壞事,費力勞神最後還得賠錢,這個中滋味只有王雙喜本人知道,遇到這種尷尬的事情,他真的不願意其他人知道。儘管如此,每天與他朝夕相處的妻子,從他每天忙得那副灰頭灰腦的模樣中,大抵也就知道他付出了多少。王雙喜的精神雖然感動過自己,感動過失主,也感動過妻子,但妻子對他常年累月那樣的付出還是有些不大接受,她説出了一個理財過家的婦人的最普通的道理:你有這個本事,有這個吃苦精神,下著雪下著雨也要去找車,送車,還不如星期六星期天到瀋陽五外街市場去進點貨,打個地攤,這麼多年也要掙不少錢;不用説別的,你就是夏天走街串巷賣雪糕,起碼也要掙個大幾百。面對妻子的不理解,面對找車時遇到的尷尬,王雙喜也曾懷疑過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有價值?
正當他有所顧慮的時,一個意外的求助電話,讓他真正認識到了自己找車所産生的價值。
四、找車找到一條人命的命根
2000年2月20日,星期天。中午,王雙喜正在家吃飯,突然接到一個傳呼,對方説:早晨7:30,在市區2號橋發生了一起惡性的交通事故,當場死亡一人、重傷兩人,其中一個受重傷的女同志身上沒有任何能證明身份的證件,唯一的線索是一塊分離式自行車牌,醫生急於要受傷者親屬簽字,以便動手術。由於所有在場的人都與傷者不熟,醫院及公安部門只好尋查牌照底卡,查了25個都確定不了。後來他們把求助電話打到了王雙喜的家。
由於事情緊急,王雙喜扔下飯碗就往車管所跑。通過查底卡,王雙喜認定牌號是192279。這是個36歲叫李娟的女車主。可是在場的人都説:我們已經找到了李娟的丈夫,他説他妻子沒出事。王雙喜眉峰蹙起:不行,我決定再找一次李娟的丈夫。當王雙喜再次找到李娟的丈夫時,他依然説妻子沒有這輛車。查找到的這個線索原來是個錯誤的線索!
王雙喜想在這個線索中挖掘一點潛在資源。他追著那位男子問:既然你妻子叫這名,你們應該知道一些叫李娟的同名人。男子想了想告訴説:新柳商城有個叫李娟的。王雙喜一行立馬驅車又到了新柳商業城找到了李娟。李娟否認了她是此車主。王雙喜問:八道溝還有叫李娟的人嗎?她旁邊的一個同事提供了一個線索,説:我的一個同學叫李娟,也住在八道溝北塔那兒。據此線索,王雙喜一行又找到那個李娟的家。李娟不在家,一位老太太説:李娟是我女兒,她去部隊探親去了。這個李娟又不是。
此時距車禍發生已10個小時了。天已經黑了,大家都有些灰心,但王雙喜不言放棄:在以往找車經歷中,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為了找到一個失主,他一連跑兩三天仍一無所獲。但這次人命關天,時間不等人。情急之中,王雙喜又提出根據底卡記載的車主住址,查還有誰住在北塔一尾2座180號?這個建議當時就被大家採納。結果通過戶藉查找,住在這個門牌號的還有一個叫張軍的,男的。他們好不容易在一個小平房裏敲開張軍的家門。
張軍的父母説:李娟是他們二兒子三年前的媳婦,現在已離婚了,這家子人與這個叫李娟的已經沒什麼聯絡了。王雙喜説:你們想想,看能不能給我們提供一點線索?老太太沉思了片刻説:聽説李娟的母親在珍珠泡對面衚同裏有一個小賣店,你們去問問。
一行人驅車到了珍珠泡對面的衚同,找到了李娟,她正在家打麻將。王雙喜把交通事故的事跟她説了,李娟木訥地聽著,像聽天書。這時,王雙喜提出要看一看李娟的身份證,一看,和所查的底卡上的身證號一致。可她説她沒有金獅24紅色自行車。經驗豐富的王雙喜啟發她説:你想想,誰借過你的身份證辦證件?這個提示警醒了李娟:對,我的一個工友叫周淑琴,借過我的身份證。
大家和李娟一起驅車到了公安醫院。可那女遇難者被撞得面目全非,難以辨認。後來李娟仔細看了她穿的衣服、鞋子,才確定是她。在車禍發生12個小時後,王雙喜終於查清了受傷者的身份。看到傷者被推進手術室,王雙喜感到從未有過的激動和興奮。他這麼多年來積累的找車經驗,這次派上了大用場。
以往在找車中遇到的所有尷尬和煩惱,這一刻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決定要把這件好事繼續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