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國慶節前夕,西藏拉薩飯店的會客廳裏,一個潔白的盒子,靜靜地躺在纖塵不染的桌子上,盒子兩側是一面中國國旗和一面美國國旗。這個盒子很普通但又不同尋常,盒子裏裝著112片美國飛行員的遺骸。這些飛行員是二戰時期,為幫助中國反法西斯戰爭,而犧牲在“駝峰航線”上的英雄,已在西藏的深山老林中長眠了整整60年。為了讓他們的英魂重歸故里,中、美兩國組成了聯合勘察小組。西藏自治區外事辦公室處長通嘎,作為聯合勘察小組的中方前線總指揮,經歷了尋找、挖掘這些遺骸過程中難忘的36個日日夜夜。
一、一個信息點燃中美兩國願望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1942年5月,中國接受外國援助的最後一條國際交通線——滇緬路被日軍切斷了。為了打破日軍的封鎖,中國軍民與美國航空隊一起,開闢了一條空中運輸航線。這條航線從印度的阿薩姆邦起,到中國的昆明、重慶,全長1200多公里,飛這條航線的飛機要沿喜瑪拉雅山脈飛行,沿線山峰高度一般都在4000——5000米,最高的有6000米,飛機往往達不到飛越山峰的高度,只能在山谷間蜿蜒穿行。因為飛行的航線像駝峰,所以當時被稱為“駝峰航線”。
飛行員在駕機飛越駝峰航線時,得時刻面對惡劣的氣候、變幻的氣壓和連綿不斷、撲面而來的山峰,死神隨時隨地在恭候他們。從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的3年零4個月時間裏,中、美共墜毀飛機609架,平均每月15架,犧牲和失蹤飛行員1500多名。
尋找這些失事的飛機和飛行員的遺骸,成為戰後中、美兩國人民的長久心願。
2002年5月,在西藏林芝地區米林縣出差的通嘎,聽説此縣朗貢地區發現一架飛機遺骸。經了解,得知此地是個常年冰凍地區,如今氣候慢慢變暖,原來被冰川覆蓋的飛機殘骸就露出來被當地獵人發現,報告了有關部門。當時,通嘎帶了個由能判定飛機機型、編號以及國別等問題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工作隊,到現場進行核實,認為是二戰時期駝峰航線上執行任務時失事的飛機殘骸。因為這些飛機的墜落處,全是氣候惡劣的高山峽谷,正常的民航飛機或其他飛機,很難飛到那些地方。而且根據現場發現的飛機殘骸碎片,可以確定機身是綠色的,還有一些槍械零件等遺物,證明此機在很大程度上為軍用飛機,再者它的年代很久。更重要的是,通嘎率隊分別在丹娘和朗貢兩地,發現的飛機殘骸的機型編號都是運輸機。依據當時的飛機編號,大家斷定這就是駝峰航線上的飛機。
通嘎一行尋找到的飛機殘骸,其中一架是C—46型飛機。他們從有關資料中得知:此飛機是1944年3月27日,在執行完空投任務後,從中國昆明返回印
度基地途中失蹤的。當時機上有4名美國機組人員,年齡最小的18歲,最大的22歲。
這些反饋給有關部門的情況,通過外交途徑提供給美方後,中、美雙方有關人員商定:于2002年8月,對這兩個地方進行聯合勘察。
二、中國軍人的行為讓美方隊員吃驚
駝峰航線是1942年5月份開航的,到2002年正好是60週年,此時中、美兩國進行聯合勘察有著特殊的意義。
為了保證勘察的順利完成,確保尋找到當年失蹤、犧牲的飛行員遺骸,中、美雙方事先對日程的安排、道路的選擇、物資的準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磋商,以及對包括體能訓練在內的各項準備活動進行了週密佈置、安排。
2002年8月24日,中、美聯合勘察小組向墜機地點朗貢地區出發了,其中美方人員14名,中方人員24名。勘察小組的人員組成是非常科學的,其中有人類學家、技術人員、登山教練及善於診治高山疾病的專業醫生,還有當地的嚮導、民工及一些可以承載物質的牲口。
對勘察小組來説,能否找到飛行員遺骸是一方面,重要的是途中是否安全,能否順利地到達現場?
勘察小組一路翻山爬坡,曆盡千辛萬苦,在短短十幾天中經歷了四季的變換:一會兒驕陽似火,隊員們一個個大汗淋漓;一會兒大雨傾盆,澆得人像落湯雞;一會兒寒風呼嘯,冷得人直打哆嗦;一會兒冰雹突降,砸得人跑馬跳……高原氣候瞬息萬變,難以預測,而且很多地方都是厚厚的積雪,行走非常困難,要去的那地方人跡罕至,荒涼遙遠。
儘管大家作了充分的準備,很多事情還是出人意料。勘察小組出發的第一天,在一個叫裏龍鄉的地方遇到了塌方,塌方處約有1000米長,人走都非常困難,汽車根本過不去。行進計劃第一天就被打亂了,兩輛滿載物資、器材的東風車,只得被迫停下。一時間,大家茫然不知所措。塌方處上方還在不斷地掉石頭,怎麼辦?大家正著急,突然,約一個排的解放軍跑步而來。通嘎趕緊迎上去,向帶隊的王連長説明情況,請求支援。王連長二話沒説,馬上動員戰士們背的背、扛的扛,迅速把兩汽車的物質都搬過了塌方區。任務完成後,戰士們一句話沒説,各自拍拍身上的灰塵,整理一下軍裝,又跑步而去。美方人員當時都看呆了。
後來,一天晚上在宿營地,和通嘎聊天的美方指揮突然冒出一句:我以為他們會收費的。通嘎乍一聽沒弄明白:你説什麼?我以為他們肯定會收費的——美方指揮又説了一遍。通嘎還沒明白。美方指揮説:我説上次幫我們搬運東西的那些軍人真棒,我去過很多國家,和不同國家的軍人打過多次交道。很多國家的軍人遇到這種幫忙搬東西的情況,都是要收費的,這很正常。而你們中國的軍人幫忙後對費用只字不提,令人欽佩。
在解放軍的幫助下,聯合小組戰勝了勘察路上的第一隻攔路虎,繼續前進。可在他們出發後的第三天,設在拉薩的中、美聯合勘察指揮部突然與他們失去了聯絡。勘察隊離開拉薩前,指揮部規定:從出發的第一天起,勘察小組每天上午9點、下午6點跟聯合辦公室各聯絡一次;如果到時沒有聯絡,即為出現意外。
什麼原因使他們與總部失去了聯絡?
三、危急關頭勇攀索道橫渡天險
原來那天下午,勘察小組行至一條河邊,可河上的橋被突發的大水衝垮了,大家一時無法過河。
面對空空如也的河面和波濤洶湧的急流,大家面面相覷:怎麼辦?是繼續向前,還是轉身返回?繼續向前,怎麼過河?轉身返回,如何完成任務?
美方指揮心情沉重地站在河邊低頭沉思:我和13個隊員遠涉重洋,飛越半個地球從美國來這裡,想到現場去看看原來的戰友,把他們的英魂遺骸帶回去,現在卻只能面對急流一籌莫展……
見自己的指揮犯難,美方的一個從阿拉斯加來的叫戴安的登山教練提出:他帶一根繩了游過去,用繩子架一條索道。這可是要冒生命危險啊,中、美雙方指揮都沒表態。戴安毅然在自己腰間繫上繩子,把繩頭交給美方指揮和通嘎兩人手中,即撲向急流。河面不是很寬,約20來米,但濁浪翻滾,波濤洶湧,令人望而心怵。戴安在急流中沉浮……經過奮力搏鬥,終於遊上了對岸。他想把繩子固定在兩岸橋頭的欄杆上,可他一個人始終係不牢被水浸泡得發沉的繩索。橋這邊的人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一時間又別無良策。
此時,中方隊員戴尼一聲不吭地牽過一匹馬,跑到稍遠的上遊處,揚鞭策馬躍入河中。通嘎遠遠地看到馬在湍急的河水中掙扎,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好幾次,他只看到馬頭在波濤裏起伏……好不容易,人馬爬上了對岸。
戴尼和戴安一起,把繩子牢牢捆在對岸的斷橋欄杆上;這邊也照本宣科如此辦理。於是,每個人都從高懸河面的繩索上溜過去。美方隊員都進行過訓練,對溜繩子較為在行,都順利地先過去了。中方好多隊員年紀都在40左右,沒受過此項訓練,開始大家有些畏縮,既然美方隊員都過去了,咱們也得過!也一個個挂在繩索上溜了過去。物資、人員、牲口都安全地到達對岸,遺憾的是有些東西被濺起的浪濤打濕了。美方裝著海事衛星電話的包和中方裝著電話的包都被打濕,電話機見了水後都不能工作了,所以那天沒法與拉薩方面聯絡。
有趣的是:經過檢查,美方的衛星電話見了水不能工作,但電池是好的;而中方的電話機是好的,可電池沾了水,也不能工作。於是把美方的電池接上中方的電話,這樣,中、美雙方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進行了這次勘察行動的雙方第一次緊密合作。
按規定,中、美方向拉薩的聯合行動辦公室,分別報告了各自的情況。
在克服了高寒缺氧、風雪侵襲等困難後,聯合勘察小組終於抵達了墜機地點——海拔5500米左右的一個山坳。勘察隊人員顧不上休息,立即開始了尋找飛行員遺骸的工作。
四、中美雙方傾下真情告慰英靈
風雲變幻,時過境遷,還能找到半個多世紀前的遺物嗎?對這個問題,每個人心裏都沒底。
美方的想法是:只要能到現場,能看到飛機殘骸,能夠在飛機上找到USA標記,證實是美國飛機,就達到了此行的預期目的。到了現場,也就達到了他們的目的。就在大家為完成了任務而高興地在飛機殘骸前留影時,一個美方隊員在飛機殘骸旁揀到一根骨頭,開始大家覺得很奇怪,認為是野獸的骨頭。隊員中有個非常專業的資深人類學家,曾到過很多國家尋找人的遺骸,他當即斷定這是人類的骨頭,而且肯定是人的大腿骨,繼而肯定是飛行員的;而且斷定就在他們的身邊或腳底下,就有飛行員的遺骸。於是趕緊把現場的人都撤出去,怕人多腿雜,不小心把在土裏埋了近60年的已非常脆的遺骸踩碎了。然後開始在現場畫圖,準備進行挖掘。
意外的發現讓所有的人都喜出望外,經歷了60年的雨雪風霜後,挖掘遺骸工作的難度相當大,於是超過了原定的勘察時間,引起物資供需上的困難。美方人員出現斷糧情況,中方就請他們過來一起吃;美方差什麼東西,中方與他們合用。
美方有些人也特別愛抽煙,抽煙的人都有體會:斷糧事小,斷煙事大。愛煙的人沒煙抽的那種滋味,是難以忍受的,尤其是在當時那種地域偏僻、工作緊張、生活單調的情況下。美方有一位叫本戴爾的副隊長,在山上沒煙抽了,心如火燎地特別著急。中方隊員戴尼知道後,從宿營地趕兩小時的路,跑到現場給本戴爾送煙。雖不是什麼好煙,但可使本戴爾不至於幹熬煙癮而影響工作。當戴尼把煙遞給本戴爾時,看到本戴爾為了避免損壞埋在地裏的遺骸,連十字鎬、鐵鍬都不用,跪在地上用兩隻手非常小心地挖著,手被土石劃得血淋淋的全是傷。本戴爾是美方隊員中年齡最老的一位,能如此地進行挖掘,使戴尼看了非常感動,把煙遞給他後,又把自己的一雙防寒雙手套送給了他,什麼也沒説就轉身下山了。
後來,本戴爾很誠懇對通嘎説:這次是他參加的第41次勘察。在前邊的40次中,他去過很多國家,但只有這次是他最最難忘的一次,不是因為艱苦,而是因為中方隊員給他們提供的配合和幫助:原來計劃在現場5天,後來呆了20天,後面半個月的食品都是靠中方支持的。但不僅僅是物資上的支援,更多的是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
兩國人民對為維護人類正義而獻身勇士的共同敬仰和尊重的情感和心理,把雙方隊員的心緊緊地聯在了一起。臨別時,大家都依依不捨。
經過17天的挖掘,中美聯合勘察隊在失事飛機現場,共尋找到112片飛機遺骸。在中美交接儀式之後,這些為了人類正義而犧牲的英雄們的靈魂終於回到了故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