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講述《講述》的故事     欄目介紹     主創人員     訪問人檔案         



敢問父親:匪耶?英雄耶?(2003年1月18日)


  

  “9.18”這個日子,對於中國人來説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而2002年的9月18日,對於張桂芳來説,是個心情十分激動與複雜的日子,這一天,她自費籌建的東北抗聯烈士紀念館開館了。這不僅為她35年的奔波、追尋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而且為在黑山白水間長眠的不為人知的抗日烈士樹起了炳照韆鞦的豐碑。

  一、 16歲開始尋找生父蹤跡

  在張桂芳的記憶裏,她從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可父親對她和母親不好,常與淚水相伴的張桂芳只知道這是命運的安排。突然有一天,她得知自己的親生父親另有其人。但有人説他是土匪,也有人説他是抗日英雄。於是,整整35年間,她開始了一次次的尋訪,為廓清心中的疑問四處奔波:父親究竟是土匪還是英雄?

  1940年出生的張桂芳,從懂事起就只知道自己的父親姓張。張桂芳長大後,村裏一些老人悄悄告訴她:經常打罵她和母親的,並不是她的生父;她的生父姓耿。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張桂芳既驚喜又困惑:怎麼母親從來沒向她提過這事?

  她回家問母親:我是姓耿還是姓張?母親只答了一句:你姓耿。知道了自己還有一個親生父親,這對張桂芳來説已足夠了。

  她對生父最初的印象,是從母親藏在舊包袱裏的那副紙鞋樣開始的。那年張桂芳13歲,好動貪玩。這天,她和媽一起翻包袱想弄幾塊花布做個小口袋踢毽兒,見包袱裏有一張挺大的紙鞋樣,張桂芳問這鞋樣是誰的?母親説是你親爸的。説着淚水盈眶。

  母親對張桂芳説:你爸活着時跟我説,讓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你就會在書報上看到他。從母親的講述中,張桂芳知道了生父耿殿君是東北抗聯的一名團長,在三肇地區組織遊擊隊打鬼子。張桂芳2歲時,父親被日本鬼子殺害了。母親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捕,從肇源改嫁到肇東,張桂芳也就隨繼父姓張了。

  有一次,同學們都比着誇耀自己的父親,説父親是幹什麼幹什麼的。張桂芳也跟着説:我爸是抗日打鬼子的!沒想到有同學説:別人説你爸是土匪!張桂芳氣得轉身跑回家去問母親:我爸到底是幹什麼的?母親仍堅定地説:你爸是抗日打鬼子的!

  母親的話使張桂芳陷入迷惑:為什麼英雄和土匪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身份,會同時在生父身上?生父究竟是什麼人?張桂芳産生了為父親查清身份的想法。

  為了查清生父的身份,倔強的張桂芳咬着牙,在母親和繼父的爭吵中完成了初中學業,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哈爾濱體育學校讀書。在努力學習的同時,她心裏始終惦記着為父親查清身份之事。

  從沒見過生父的張桂芳,非常想知道生父是什麼樣子。母親説她就長得很像父親,她就自己去照了張相,想從中揣摩父親的影子。她時常長久地凝視自己的照片,如同面對着從未謀面的父親傾心交談。那一年她16歲。

  一個偶然機會,張桂芳得到一張父親的照片,她欣喜若狂。那次她到老舅家去,老舅母指着相框裏的一張照片告訴她説:這就是你爸。張桂芳一聽,趕緊從相框裏取出包好拿回了家。父親很英俊,大眼睛,長耳朵,完全是張桂芳心中所想像的那樣,她小心翼翼珍藏着生父的照片,從中感受父愛的慈祥。但文革時,母親把這惟一的照片偷偷地撕了,張桂芳悲傷不已。現在她惟一能做的就是想方設法找到與父親相關的人。

  二、47歲終於發現父親的名字

  那時她在學校讀書,她想:如果找到爺爺家,就能知道生父的情況了。但無論她怎麼努力,也不知道爺爺家住何處。母親對她説:爺爺家在肇東縣,家附近有一根電線桿,還有個老糧庫。其餘她什麼都不知道了。這麼多年了,如今電線桿到處都是,老糧庫也不見了,上哪兒去找呀。

  轉眼,張桂芳已在遼寧體育大學畢業留校任教了。在學校圖書館裏,她比較詳細地了解了東北抗聯官兵們不屈不撓、英勇頑強地與日軍苦戰整整14年的鬥爭史,其間,閃現出多少生離死別、肝腸寸斷的感人場面;生發出多少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誕生了多少捨生忘死、勇敢無畏的英雄豪傑。張桂芳希望生父也是個英雄。可她仍沒能弄清父親的身份。

  後來張桂芳結婚生子,每當看到孩子們和他們的父親嬉戲時,她對生父的思念就更為強烈。憑着母親只言片語的回憶,她了解到生父耿殿君和他的戰友們,當年主要在肇東、肇源、肇州一帶抗擊日軍。於是她經常利用寒暑假,從大連回黑龍江肇源老家查找生父的線索。

  前後找了十幾年,後來聽説有一個叫王路的,原來是父親的聯絡員,現在還活着。張桂芳去找他。第一次東跑西顛找了一個月沒找着;第二年再去時,老頭已去世了。後來又聽説過一個又一個線索,但線索涉及到的人都是老人,張桂芳一次又一次地找到那些老人門下,但老人一個一個地去世了。張桂芳的心情也隨之降到了冰點:這些知情的老人一過世,她父親的事就弄不清了。

  也許註定父親的身份就是個謎?也許這麼多年的思念和牽掛都是枉然?也許父親真的就是別人所説的土匪?想著家中嗷嗷待哺的三個孩子,有些灰心的張桂芳的耳邊,又響起一個晴天霹靂:母親病危!

  那是1976年,張桂芳36歲。母親在彌留之際囑咐張桂芳:一定要把你爸爸的身份查清楚。自繼父去世後,母親就獨守肇源老家,張桂芳是母親的精神支柱。多少年來,母親滿懷希望張桂芳能帶來關於她父親的消息,可一次次的失望讓母親更加蒼老,老人家臨終時仍望眼欲穿地期待着,張桂芳又怎言放棄!

  可丈夫和孩子對她不理解:都這麼長時間了,你能弄清楚嗎?有一次她出去尋訪,病在哈爾濱的一個親戚家裏,她不讓她們打電話給老伴和兒子。直至看病把錢都花完了,老伴才知道,讓大兒子把她接回家去。

  後來,張桂芳只要見到有抗聯官兵們的線索,她都記錄在案。

  1985年,張桂芳47歲了,雖然蒐集了很多和抗聯有關的資料,但有關父親的身份問題,一直沒多大進展。同事們都提前退休,投身到商海中,他們也勸張桂芳早退休做點實事。但她卻到檔案局去查書籍資料,在沒有公開的有關抗聯鬥爭史厚厚的一摞資料裏,她第一次查到了父親的一個材料,資料裏還有叔叔的記載。張桂芳激動不已。

  經過多年努力,張桂芳終於在書上看到了父親耿殿君的名字,她感到既親切又陌生!多少年來,父親一直是個模糊的身影,出現在她的每一個夢中;而今,父親的形象終於開始變得真實、清晰起來。她把關於父親的資料抄寫下來整理成冊。資料上是有了,但還要人證實呵!她想找到活着的證人。

  三、幾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桂芳遇到了一個王副司令員,他讓張桂芳去找一個叫高吉良的人,他當時是中共龍江工作委員會的負責人之一,曾在三肇地區組織、領導抗日工作,耿殿君就是經他介紹參加革命的。高吉良現住在林口,得先到湯原找他兒子問地址。

  張桂芳在同學的帶領下找了一天,才找到高吉良兒子家。正好高吉良和兒子搬到一起了。張桂芳把自己與父親的故事説給高吉良老人聽,老人一言不發默默地聽着,不知是否在回憶……張桂芳沒得到一點父親的情況。在那個寒冷的冬夜,她獨自一人徘徊在那個陌生的城市裏。翌日早,她剛起來就被高吉良的侄兒接到了高吉良家。老人對張桂芳説:你別住招待所了,就住咱家裏,你是我老戰友的孩子呵,到我這就是到了家。張桂芳與高吉良談了四天三宿。從高吉良的嘴裏,張桂芳知道了父親的生平。

  當年,在黑龍江金礦裏挖金子的耿殿君,被經常去金礦開展工作的高吉良暗地動員上山參加了革命隊伍。耿殿君是1932年3月29歲時參加抗日的。1933年,黨組織派他到肇源縣組織抗日隊伍。為迷惑外界,他們當初十三人在肇州縣新福鄉永安村孫萬金家結成把兄弟。為了表明他們已覺悟,皆取自省的“省”字為號,對外稱“大省”至“十三”省。耿殿君報號三省。由於他們的報號,加之耿殿君的真實身份很少暴露,以至後人誤認為他是土匪。

  據高吉良老人講:在耿殿君任抗聯六軍被服廠主任時,李貴蘭老人是廠長,她肯定了解耿殿君其他情況。張桂芳按高吉良給的地址,在鶴崗找了一天沒

  找到李貴蘭。又按別人指點找到了李貴蘭的小叔子。小叔子説李貴蘭搬到山東去了。

  張桂芳又找到了山東威海浩貝爾開發區李貴蘭家。病中的李貴蘭老人向張桂芳介紹了耿殿君從前的情況。

  李貴蘭在抗聯六軍做地方婦女工作時,耿殿君是團長。1936年,在六軍被服廠,李是廠長,耿全面負責,他們是親密戰友。耿殿君是共産黨員,性格很好,為人隨和。部隊發新服裝,他不要,仍穿破的,大夥叫他耿破爛,不叫他團長。由於叛徒出賣,被服廠被破壞,李貴蘭也被俘,直到解放才被救出。耿殿君後來如何,老人不知。

  耿殿君當年的戰友幾乎都犧牲了,但那個排序九省孫玉亭的弟弟孫玉昌仍健在,他向張桂芳講述了當年耿殿君十三省結拜開會的情況。後來説那次鬼子把耿殿君他們包圍了,三省耿殿君拿着雙匣子面對鬼子的機槍、小炮。鬼子先奈何他不得,但終因寡不敵眾,耿殿君子彈打光了,被鬼子抓往哈爾濱。後來在哈爾濱犧牲了。78歲的孫玉昌老人不顧瑟瑟的寒風,還帶着張桂芳去了當年她父親和戰友們戰鬥過的地方。

  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到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為了查清父親身份,張桂芳在幾十年間走了6個省,蒐集了2尺多厚的資料,調查走訪知情人91人次,積累的車票有半尺厚,父親身份之迷終於真相大白。

  就在張桂芳興衝衝往家趕時,不幸遭遇車禍,右臂骨折,中度腦震蕩。就在張桂芳在醫院養好傷後回家的路上,她又遭遇了巨大的打擊:父親的調查材料和錄相帶、錢一起,全部被盜。

  四、傾其所有祭奠英雄

  經過了30年才整理出父親的材料丟了,張桂芳痛心疾首。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她決定重走一遍尋訪之路。

  又經過了兩年的尋訪,張桂芳終於把丟失的父親的材料重新補回來了。

  2000年初,經過上報材料後的8年等待,由國務院民政部頒發的耿殿君是烈士身份的證書,終於送到了張桂芳手中。為了這一天,她經過了43年的努力,召集她終於完成了母親的遺願:為父親證實了身份,爭取了榮譽。可是母親卻沒能看到,她很傷心:母親若是活到現在該多好!

  張桂芳了解了父親作為一名抗聯戰士,從英勇戰鬥到壯烈犧牲的整個過程後,她心裏感到踏實和安然。如今父親的烈士證書補發下來,也意味着她35年的尋訪之路,可以畫一個圓滿的句號了。回想起這麼多年來,自己收集整理的關於抗聯戰士英勇鬥爭的故事,她心裏有着忍不住的激動,她忘不了那些抗聯的英雄們。她決定:把35年來收集的抗聯戰士的資料,拿到父親和他的戰友們曾經戰鬥的地方——黑龍江省肇東市先進村,建一個東北抗聯烈士紀念館,以示後人。

  如果説35年前,她要查清父親的身份是為了自己的自尊;那麼現在建紀念館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父親;知道那些和父親一樣英勇殺敵、壯烈犧牲的抗聯官兵們。

  2002年9月18日,是張桂芳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經過兩年的籌備,她自籌資金建成的紀念館,在這天開館了。她沒向政府要一分錢的撫恤金,反而為了建館自己掏了5萬元錢。母親當年被迫撕毀父親的照片,一直是張桂芳心裏放不下的情結,想擁有一張父親的照片,是她多年的願望,循着少年時的記憶,張桂芳請人為父親畫了一幅畫像,作為留給自己的禮物。

  從九一八到七七盧溝橋事變的6年間,由於東北抗聯戰士英勇鬥爭,日本關東軍死傷達到 17.82萬人 。七七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東北解放的8年間,東北抗聯牽制了70萬日軍,使之不能入關南下,有力地配合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十四年來,數十萬將士前仆後繼,英勇犧牲,僅師長以上的幹部,為國捐軀者就有150多人。他們的名字將永遠載入中國抗日戰爭的史冊。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