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政府對打擊拐賣人口犯罪的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犯罪集團和犯罪分子得到了應有的嚴懲。一批批遭拐賣的婦女和兒童被解救出來,許多媒體的記者都紛紛投入到打拐鬥爭的報道中去。中央電視臺《講述》欄目的主持人、記者沙碧紅與沙碧芳也隨警作戰,深入到打拐第一線。她們進行跟蹤拍攝、現場採訪近一年時間,用女性的視角,記錄下了各地重大的解救行動,積累了三萬分鐘的素材,製作了11集電視紀實片《人間關愛》。在拍片的同時,她們還幫助被拐婦女癒合了心靈的創傷。
一、哭訴聲拴住姐妹倆
幾年前,沙碧紅曾接到過一封5個被拐少女寫給她的信,信中説: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關懷弱者的報道,現在把我們的情況告訴你……信中説了被拐的遭遇和被困的地點,並説:我們不怕丟人,也不怕別人笑話,我們現在就是被人販子控制了,希望你能來聽聽我們的訴説,為了更多的姐妹不再受騙,我們願意讓你拍下來……沙碧紅看完信後,立刻給她們打電話。對方是個公用電話亭,電話主人説那幾個女孩被幾個男人帶走了。
放下電話,沙碧紅想:這些女孩被人販子帶至何方?等待她們的將會是怎樣的命運?這事成了沙碧紅的一個牽掛。當時她就想: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我一定要拍一部反映被拐少女命運的紀錄片。
2000年打拐專項鬥爭開始了,沙碧紅參與到這項鬥爭中,她的願望馬上就要實現了:深入採訪,拍攝有關紀實片。同單位工作的妹妹沙碧芳也一同前往。
在採訪中,她們拍攝到一些被拐婦女在各地政府的關懷下,經過治療後,癒合了心靈的創傷,大多都選擇了回家;但也有少數不願回家而留在了被解救地,其中一個叫劉小華的婦女,引起了她們的特別關注。
認識劉小華是在廣州市公安局流花分局刑警大隊。這個刑警大隊在廣東省叫打拐專案組。十多年來,他們一直戰鬥在打拐第一線,戰功卓著,成績突出。廣州是全國最大的被拐人員入境地,流花分局附近的火車站,正好是他們的管轄區域。廣東省公安廳委派他們主要負責廣東省的打拐工作。
沙碧芳和劉小華見的第一面,是在局裏的公安幹警給她作詢問筆錄時。坐在幹警對面被詢問的劉小華,就像是個發育不全的大女孩,身體瘦弱,面目清秀,可是眼睛特別沒神。她的哭訴,引起了沙碧芳的注意,她打開了攝像機,拍攝了劉小華被詢問作筆錄的過程,又了解了一些她的情況。
二、被拐女想家不回家
劉小華家在湖北,有一個丈夫、一個孩子,本是個非常和美的家庭。為了掙錢,她來到廣東打工,被賣到廣東的甲美村,和買主又生了一個孩子。孩子兩歲多時,她逃了出來。
當時廣州公安局解救了一大批婦女,把她們安置在招待所裏。沙碧紅經常去採訪,在和她們聊天時,沙碧紅對劉小華説:過兩天你們就回家了,你有沒有什麼願望?如果可能,我願意幫助你。劉小華説:我不回家,我要親手抓到人販子後再走,不然我就不回去。與其他被拐少女不同的是,人販子的罪惡使劉小華有了兩個家庭和兩個孩子。想到自己所受的凌辱和目前兩難的處境,劉小華對人販子恨之入骨。沙碧紅意識到,對劉小華來説真正回家還需要一段艱難的心理掙扎,她決定先順應小華的心願,在拍片同時盡可能幫助她。
為了給劉小華信心,也為了近距離拍攝劉小華抓人販子的經過,沙碧芳夾着偷拍機,冒着7月的酷暑,跟劉小華一起穿行在廣州的大街小巷。劉小華專門去那些橋洞下、小衚同裏、墻旮旯等陰暗偏僻的地方,當初拐賣她的人販子就是出入於此類處。沙碧芳跟着她後面,心裏七上八下的,也感到害怕,因為從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而在那些地方若真發生什麼事,後果難以預料。7月炎熱的天氣,加上緊張和害怕,使她倆常常汗濕衣衫。潛在的危險無疑對她倆都是一種威脅。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沙碧芳考慮更多的還是真實的報道是記者的職責。
沙碧芳和劉小華尋找那個人販子已近10天,仍毫無蹤影。其時,離劉小華被拐賣已過去了好幾年,劉小華只能憑當時對人販子一點膚淺的記憶尋找,而這個人販子是否仍在廣州還很難説,所以尋找的機會微乎其微。這時,公安局要把這些解救回的被拐婦女送回她們的家鄉了。劉小華説:我不回去,不抓到人販子我死也不回去!
面對劉小華想家思念親人卻又不願回家的舉動,沙碧紅、沙碧芳姐妹倆投入了極大的真誠,輪番和她交談。終於,劉小華卸去了被拐婦女常有的防範心理,説出了她內心真正的擔憂:一是怕媽媽傷心;二是覺得沒臉見人,一起那麼多人出來打工,為什麼別人沒被騙,唯獨她被騙了?三是最主要的,怕丈夫不再接納她,這是她心裏的一個重症。
了解了劉小華的內心想法後,沙碧紅、沙碧芳姐妹倆放棄了攝製組原定在廣州休整兩天的計劃,為劉小華忙碌起來。她們一面安慰劉小華,一面給她家裏寫信、打電話,終於和劉小華的母親聯絡上了。一別三年多,聽説女兒遭人拐賣被救了出來,電話那邊的母親涕淚俱下、泣不成聲,讓女兒趕緊回家。可當她們為劉小華買好了回家的車票後,劉小華又猶豫不決,説她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敢回家。姐妹倆又花了十幾個小時勸説她、安慰她,幫她找回自信,作出妥當的選擇。
三、親人團聚淚雨瀟瀟
沙碧紅開導劉小華説:一,你不要有自卑心理,你受騙並不是自己的錯,你自己的問題是缺乏法律知識,不懂得保護自己,輕信別人,但這一切不是你的品質問題;真正有罪、有錯的是人販子!所以你應該抬起頭來接受陽光;二,你想想,你離家已經三年多了,三年多杳無音訊,老母親卻在遙遠的家裏,時刻盼望著女兒的消息……三年多一千多個日夜呵,你母親盼了多少回、流了多少淚,你想過嗎?……劉小華聽着淚流滿面。
沙碧紅繼續説:俗話説,游子到天邊,牽掛着父母的心。你出來已幾年了,被拐後又與家裏斷了聯絡,孩子想著你,丈夫盼著你,老母親更是日夜思念著你,你是她的親骨肉呵!你説你最擔心的是怕丈夫不接納你?這個主動權是在他手裏,但有個主動權在你手裏,這就是你可以讓自己提前開始新的生活。你應該馬上回家,儘早告訴丈夫你在外面經歷的這一切。如果他愛你,他會接納你的;如果他不接納你,説明他還不夠愛你。那也是正常的,你也應該理解他。所以説你現在不能回避、也不能逃避,要勇敢地去面對他……劉小華淚如雨下。
沙碧紅繼續勸説道:你家裏的孩子已經三歲多了,你還不知道她長的什麼樣。當然,你後來又有了孩子,這兩個孩子你只能選一個。而且你已決定選擇原來的家,你就應該儘快去實現你的想法。
劉小華抬起頭,擦了擦眼淚説:好,我回去。
沙碧紅、沙碧芳兩姐妹非常高興,她們和攝製組的同事們拿出自己的錢,給劉小華為家人購買了禮物。劉小華終於放下了心理包袱,告別了相處多日的廣州流花公安分局的同志,踏上了回家的火車。
離別三年多的劉小華回到了家鄉。沙碧紅、沙碧芳兩姐妹和攝製組一起,隨劉小華到了劉小華的家。一進門,劉小華和母親抱在一起失聲痛哭,母親寬容了女兒;小華把分別了三年的女兒巧巧抱着親了又親……但小華的丈夫萬序賓能否接納小華,大家心中都沒底。
經沙碧紅和沙碧芳主動與村委會聯絡後,等了很長時間,萬序賓終於在村裏好友的陪同下出現了。
對任何一個記者來説,能夠拍攝到劉小華與萬序賓談話的場景,不僅是難得的創作,也是保證片子完整的必要過程。熟悉沙碧紅的同事都知道,她是個對拍攝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記者。但在拍攝打拐的整個過程中,作為總導演的沙碧紅,一開始就給攝製組立了個規矩:不能因為拍攝而給被拐婦女未來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考慮到為小華創造機會與丈夫交流而重返家庭,比拍片更重要,攝製組選擇了放棄拍攝。
沙碧紅把要拍攝的對象不僅僅看作素材,在拍攝的前提下,她要幫助他們,就像眼前的劉小華,沙碧紅要幫助她邁向被解救後的新生之路。她寧肯犧牲一些精彩鏡頭。她覺得:記者的理性不能被自己感情的潮水所淹沒,他應該把這種激情化為一種力量。
一些精彩的鏡頭雖然放棄了,但讓她們欣慰的是:在她們的幫助下,劉小華終於重新獲得了丈夫的愛情,回到了自己的家庭,這是她們拍片的最大收穫。而劉小華回家的事也促使姐妹倆做出了一個決定:伸出關愛之手,幫助那些被拐少女走出生活的陰影,重新回到她們心靈中的家園。
四、姐妹攜手永施愛心
沙碧紅説:有時,我們可能只要簡單地伸手拉對方一下,或一個微笑一個眼神,就能改變她的命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實際上我們做的事很小很少,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一個記者,不能因為不能徹底解決某些問題,不能拯救某些人而放棄努力。
2002年,沙碧紅和沙碧芳再次聯手,擔任講述欄目春節特別節目《尋找真情》的總導演。正在大家緊鑼密鼓地籌拍時,她們又接到了劉小華的電話。
小華和以往一樣,對沙碧紅和沙碧芳兩姐妹訴説她回家後,特別想念遠在廣州的那個孩子。沙碧紅和沙碧芳也非常難受。同是女人,她和沙碧紅、沙碧芳倆的人生階段差不多,都是為人妻、為人母。作為母親,跟兒女的這種血脈聯絡、骨肉之親,是任何怨恨都阻隔不了、切割不斷的。所以劉小華當時發自內心的那種思念、那種牽掛,兩姐妹完全能夠體會。出於對小華的深切同情和理解,她們決定:通過講述尋找真情這一人性關懷的大主題,再為小華圓一個她自己無法實現的夢。
她們決定為劉小華去廣州尋找她在買主家生的男孩小德雄,哪怕拍一張照片或一段鏡頭、錄一點他的聲音,作為送給在春節間為講述欄目做節目的劉小華的新年禮物,也是對劉小華的一點撫慰。沙碧芳立刻給劉小華打電話,告訴她講述欄目的決定。聽到這個消息,劉小華非常高興。於是,帶上欄目組為小德雄準備的禮品,在廣州警方的協助下,沙碧芳順利找到了小德雄。
在2002年講述欄目春節特別節目《尋找真情》的晚會現場,兩姐妹為劉小華播放了她們在廣州拍下的小德雄的錄像片段。面對屏幕上喊着“媽媽春節
好”的天真、無辜的親生骨肉,劉小華再一次淚流滿面。此刻,她不再是一個孤獨無助的不幸者,而是一個在不幸之後被眾人關愛的幸福者。她那顆曾飽受創傷的心已在關愛的陽光下漸漸溫暖起來。
沙碧紅把劉小華的丈夫萬序賓也請進了演播室,萬序賓向觀眾講述了他第一次見到妻子的那場對話內容……
劉小華回家了。沙碧紅和沙碧芳兩姐妹對這些特殊婦女的關懷,並沒有隨着拍攝的結束而終止。如今,她們仍在關注着這些婦女和兒童,並用攝像機繼續記錄着她們的生活;她們還撰寫文章,呼喚更多的人關心這一群體。
與此同時,由兩人合寫的30萬字的反映拍攝打拐經歷的紀實文學《蒼天有淚》已完成初稿;反映被拐婦女的命運走向新生活的22集電視劇劇本《花落花開》,也初步完成。作為記者來説,她們正在盡己所能,不負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