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涼山彝族地區和平解放,彝族人民擺脫了數十年的奴隸制統治,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但由於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環境惡劣等各種原因,至今在涼山州,仍然有12個貧困縣。
1997年,《天津日報》記者張俊蘭,參加百名記者扶貧團,來到四川省西南部的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涼山彝族自治州。沒想到的是,因為那裏的貧困,她竟從此和涼山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系列報道牽動萬縷真情
那裏的貧困真是超出張俊蘭的想像。無論是記者,還是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到了那裏都不會平靜,不可能無動於衷。那裏的老人都和張俊蘭父母歲數相當;那兒的孩子也和張俊蘭的女兒年齡相倣,可他們的生存環境、生活經歷,卻與張俊蘭家人相距甚遠。從涼山回到天津後的那段時間,是張俊蘭一生中最難過的日子:她滿腦子都是涼山見聞的深刻印象,如影隨形,無論如何都擺脫不開,好像她的魂魄已被留在了涼山回不了天津了。
張俊蘭在涼山見到一個叫扭有科的孩子,他小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母親拉扯着他和哥哥艱難度日。小學畢業時,他以優異成績考入縣民族中學,母親把家裏惟一值錢的一頭耕牛賣了800元錢,一分不差地交給中學校長説,這800元由你安排,讓孩子省着用,花完了我就沒別的辦法了。張俊蘭認識他時,正是他800元錢用完之時,下學期他就不來上學了,他家裏再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可賣了。張俊蘭為這個可憐的孩子心痛不已。
涼山失學的孩子很多,有些孩子即使堅持到中學畢業考上中專,因沒錢,只能看著開學報到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又一天天過去,錄取通知書在手裏攥成一張張廢紙。
張俊蘭把內心的情感凝聚筆尖,傾注到她寫的報道中。
連續五天的《天津農民報》,刊載着張俊蘭采寫的《涼山紀行》系列報道。她在涼山的所見所聞,她對涼山彝族同胞的深切關愛,在天津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剛發出第一篇報道,就接到讀者電話;第二篇發出後,電話更多;第三天、第四天,電話成倍數地增長……連續5篇報道刊出後,讀者的電話、來訪沒中斷過。張俊蘭每天8點鐘一進辦公室,就得不停地接聽電話,不斷地接待來訪的讀者,有時一直忙到夜深。
張俊蘭的牽掛成了讀者的牽掛,張俊蘭的心情成了讀者的心情。每個讀者都在電話裏或來訪時表示,要為涼山人民做點什麼。他們有的寄衣服、食物,有的寄藥品、捐款,以各種方式表達他們對涼山彝族同胞深切的同情和發自內心的關愛。張俊蘭那本厚厚的讀者來訪、來電的工作日誌上都記滿了,還沒記全。報社領導依據讀者如此高漲的扶貧助貧熱情做了個計劃,跟讀者達成共識:募捐集資在涼山建一座希望小學。
但這麼一大筆錢款能否籌湊齊呢?
二、背着鼓鼓囊囊的希望二進涼山
涼山孩子的窘困,牽動着千里之外的天津讀者。出乎張俊蘭意料,僅三個月時間,建校款就湊齊了。報社收到讀者捐款16萬多元,其中大部分都是天津市及周邊農村的中、小學生省下自己的早餐費、零用錢,一塊、兩塊,甚至幾角幾分地捐出來的,沒有一筆是萬元以上的大額捐款。
眾多的捐款中,有一筆最讓張俊蘭感動。有一天,她收到一個大紙包,裏面全是零零散散的小額面值錢幣,張俊蘭和同事們整整清點了一上午:一共5000多元。這是天津薊縣庫區的百姓捐來的,他們在附言中寫道:讀了你的報道,知道中國還有一個叫涼山的地方,有這麼多彝族同胞在過着這麼貧困的生活,我們的日子也不富裕,但大夥兒還是你幾元、他幾元地湊了這些錢捐給涼山的那些讀不起書的孩子們……多麼樸實善良的鄉親呵!張俊蘭和她的同事們一邊清點着那些零幣,一邊悄悄地抹着眼淚。
有個剛參加工作的中學教師,她得知扭有科的遭遇後,把自己連封條都沒折的第一個月工資,就如數地交給張俊蘭説:這全部給扭有科,幫助他讀書。這個女教師多年來一直不願披露自己的名字,張俊蘭只能説她姓金。
還有一個熱心的天津讀者叢榮平,她拖着病體走進了張俊蘭的辦公室。張俊蘭初見她時大吃一驚:她是個淋巴癌患者,已做過一次手術了,右頰上有道很明顯的疤痕。她説:她是流着眼淚讀完了張俊蘭的報道,非常同情那些涼山的孩子,她留下500美元,專門用於捐助兩個讀不起書的窮孩子。看著被病魔折磨得變了形的叢榮平,張俊蘭的心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這是個有着怎樣胸襟的善良人啊,自己身患不治之症,卻拿出有限的錢款捐助他人!她又一次代涼山的孩子為好心人的義舉流下了感激的熱淚。從那以後,張俊蘭每次去涼山,叢榮平都會打電話囑咐她:別忘了給那些讀不起書的窮孩子拍照,記下他們的姓名、地址回來給我,咱們一起想辦法,多幫一個是一個。
為了感謝這些讀者,《天津農民報》刊出了“愛心榜”,詳細地列出每一筆捐款:幾十元、十幾元,甚至幾元,都凝聚着天津讀者的愛心。
1998年初,張俊蘭帶着16萬多元的建校款和眾多讀者的囑託,二進涼山。她的揹包裏滿滿當當地裝着讀者委託她帶的一筆筆扶貧款以及一件件包裹、文具,這都是分別送給她在報道裏提到的那一個個貧困的孩子的。
在歡迎的人群中,當地縣長和兩個彝族姑娘一起,托着一套非常鮮艷的彝族盛裝,對張俊蘭説:我們代表全縣人民,把這套服裝送給你。他們知道:張俊蘭上次到涼山採訪時,在街上對出售的彝族服裝愛不釋手地看了又看,很想買一件,可已將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一位貧寒的彝族老媽媽的她,只得戀戀不捨地放下了所喜愛的彝族服裝。這情景被陪同她的當地工作人員看在眼裏,記在心頭。這次張俊蘭又來了,當地群眾熱情地一定要她收下這套彝族服裝,這深情厚意使張俊蘭終身難忘。
張俊蘭帶來的16萬多元的建校款,已在築砌着涼山希望小學。有了這麼多充滿愛心的天津讀者,涼山上那些因為貧困而不得不離開課堂的彝族孩子,將又有了重新讀書的機會。
三、有了新學校卻不見上學兒童
1998年8月,《天津農民報》讀者捐資籌建的涼山希望小學落成典禮。張俊蘭第三次來到了涼山。
在海拔2800米的山地上,陽光燦爛,天藍雲白。全校的孩子那天都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裳,聚集在學校的操場上,張俊蘭和校領導等有關同志坐在一起。身後,就是剛建起的新校舍。校領導聘請張俊蘭做希望小學名譽校長的真誠心願和師生們向張從蘭表示衷心感謝的熱烈氣氛,即使是作為記者的張俊蘭,也難以用語言來描述。
就在這時,全校師生再次把一套彝族服裝送給張俊蘭,並請張俊蘭當場穿上。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張俊蘭穿上那套漂亮別致的彝族服裝,和那些天真爛漫的孩子照相合影。這是她覺得最珍貴的合影,照片上孩子們一張張嫩稚的臉頰,綻開甜美的笑靨,令張俊蘭感到無比欣慰。張俊蘭進涼山這麼多回,很少看到孩子們如此地喜笑顏開,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到過、更別説享受過這麼漂亮的校舍、這麼好的桌椅。
典禮結束,張俊蘭回到臨時住處關上房門,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激動,眼淚情不自禁如噴泉狂涌。説不清是為學校的建成喜悅,還是為過去讀不起書的孩子們難過?抑或是為領導和師生對她熱情的讚譽而感動?那眼淚只是酣暢淋漓地流個不止,正哭着,有人敲門。
門一開就關不上了——不斷有人來訪。大家都表示對張俊蘭的精神和行為感到敬佩和感謝。面對這麼多人如此熱情的問候和關注,張俊蘭激動的淚水,又一次從剛擦拭乾凈的臉頰上滑落下來……這是理解和幸福的眼淚呵!淚眼朦朧中,進涼山以來經歷的一幕幕情景:美麗的山水、貧困的鄉民、孩子們讀書的窘迫,自己和同仁們在扶貧建校這3個月裏的努力;一個個讀者的故事,一張張熱情的面孔,一筆筆由衷的捐款……像過電影一樣在張俊蘭腦海裏相繼涌現……
《天津農民報》讀者希望小學,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托縣第一所希望小學,它的落成,使100多名失學的孩子重新走進了課堂。讓張俊蘭沒有想到的是,一年之後,涼山的孩子再次讓她牽掛。
1999年8月,整個學校的孩子,都因無錢交費而陷入不能入學的困境。雖然孩子們讀小學不用交學費,但即使是數額不大的書本費,也是許多人家的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了給一個孩子交一學期的學費,一般的家庭要得半年至一年才能攢夠。在此之前,某工商聯向布托縣承諾:要包全校學生的書本費用,而且一包五年。一聽説五年的學費都有了着落,當時那些學生家長歡喜異常。可臨到希望小學這學期準備開學要報名交費時,這個承諾給孩子們交5年學費的單位突然説:由於種種原因拿不出這筆錢了。一時間,讓這些剛覺得在學費的問題上松一口氣的學生家長措手不及:這下到哪去籌集孩子的學費呀?
消息傳到張俊蘭耳中,她非常難過:千辛萬苦建起了寄託着那麼多讀者厚望的希望小學,嶄新的校舍本應敞開寬闊的胸懷,迎接求知若渴的孩子們在這裡暢飲知識的玉液琼漿,沒想到全校的學生都無錢交費輟學不能到校,張俊蘭幾乎不敢想像嶄新的校舍、教室被空置的冷冷清清的那種情景,她愁腸百結,吃不好睡不香。
四、患者臨終前的驚天善舉
為了讓孩子們入學,張俊蘭又四處聯絡給孩子們籌集學費。
這次幫助涼山孩子的,仍是那個熱心的天津讀者叢榮平。得知涼山希望小學全校學生因無錢交費而面臨失學的消息時,叢榮平已是癌細胞全身擴散、轉移而日趨嚴重了,她仍堅持帶病古道熱腸地為這事操勞奔忙,她對心急如焚的張俊蘭説:你不要擔心,如果我去北京住院了,我家裏人會繼續幫我想辦法的。
果然,叢榮平言而有信。一天下午,張俊蘭突然接到叢榮平的丈夫孫先生打來的電話,説叢榮平有重要事找她。張俊蘭按孫先生説的電話號碼往北京打了個電話,電話裏叢榮平説,她從一個叫沈力良的美籍華人朋友那裏得到一筆5000美元的獎學金,沈先生準備將這筆錢用於國內捐助涼山的窮孩子讀書。當時張俊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脫口而出:叢大姐,這不是做夢吧?這不是夢,這是實實在在的5000元美金,這是善良人的一顆火熱的心啊!大涼山孩子們的命運,不僅牽動着張俊蘭的心,也牽動着無數的像叢大姐這樣善良讀者的心!
一個月後,張俊蘭第四次到涼山,為孩子們帶去那5000美元的捐助款。真是雪中送炭哪,孩子們在初秋輝煌的陽光下,如願地走進了寬敞明亮的凝聚着無數善良熱情人們心願和祝福的嶄新教室。
而在這個喜慶時刻,古道熱腸的叢榮平卻離開了人世,她沒有看到這一天,但她一直盼望著想看到這一天。她用生命的余光照耀着涼山窮孩子的求學之路!聽着張俊蘭講述叢榮平身患癌症為希望小學奔忙募資,而在學校開學之時不治身亡的故事,師生們都感動得泣不成聲……紛紛表示:一定要實現叢大姐的心願,學好文化知識,將來為涼山脫貧致富貢獻力量。
從一進涼山開始,張俊蘭的生活就註定要和這片土地聯絡在一起。幾年來,張俊蘭覺得自己像紐帶和橋梁,一端連接起那些讀不起書的涼山的窮孩子,另一端連接起許許多多的古道熱腸的廣大讀者;因為有了這些讀者,助貧辦學的事才能一直持續下來。
如今,張俊蘭所有的業餘時間,仍用在了為幫助涼山失學的孩子奔忙操勞上,和她一起的還有那些熱心的讀者。他們雖然不曾親自到過涼山,但把愛的陽光永遠播撒在那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