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被人報道過的海上救撈員的海底事業,原來是如此驚心動魄。他們每次下海,打撈的是屍體,碰撞的是死神。漆黑無邊的海底世界,所有驚恐的故事都潛藏在裏邊。
2002年5月7日21點24分,中國北方航空公司從北京飛往大連6136航班的一架麥道82飛機,在大連附近海域墜毀。機上共有乘客103人,機組人員9人,全部遇難。飛機失事後,人們都在關注着慘劇本身,卻很少有人深入了解一支特殊的隊伍——海上救撈員。他們在險象環生的漆黑海底,隻身一人冒死打撈遇難者的遺體。他們在海底的一行一探、一觸一摸都有着驚恐萬丈的揪心情節。
一、一個圓溜溜的東西,原來是一條人腿!
“五七”空難發生後,正在輪休的潛水員馬有堅,匆匆告別家人,跟隨煙臺救撈局的救撈隊伍,連夜趕往大連失事海域。
翌日早6點,潛水員們在飛機失事海域看到海面上飄着些小孩和大人的鞋子和衣服……為了儘快找到遇難者的遺體,馬有堅和隊員們迅速在失事海域展開了大規模的搜尋打撈工作。
對於飛機失事和在海底的情況,打撈隊都沒有第一手資料,飛機爆炸到什麼程度、碎片的大小,都不知道。爆炸後的飛機殘骸分佈在幾萬平方面積的海底,打撈隊搜索了一上午也沒什麼結果。14時許,打撈隊發現了一個較大的飛機殘骸,直到第二天凌晨3時,才打撈出這個飛機的機頭殘骸。機頭殘存的儀錶及失事時的工作狀態,對空難的調查具有重要價值。也確定了打撈機頭處很可能是飛機失事海域的中心位置,馬有堅準備潛入海底,重點搜尋遇難者的遺體。
那天早晨天還沒亮,馬有堅穿上那套重達150斤的潛衣服,準備下水。當人們還在對失事海域心存悲傷和恐懼的時候,他又一次跳進了從小就有着探索慾望的大海。
馬有堅從小生活在海邊,對大海有深厚的感情,上小學時,鄰村的一個比他大一點的男孩帶了一個潛水面罩,捨不得借給馬有堅玩,要強的馬有堅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儘管效果差一點,戴上後潛入海中,看海底世界的小蟹、小魚、牡蠣等特別清楚,他非常高興。高中畢業後,馬有堅懷着對大海的熱愛,從家鄉萊州報名當上了一名海軍潛水兵。
“五七”大連空難是我國海難史上第一次空中客機在海面上失事的重特大事故,失事海域面積之大、海底情況之複雜,令參加過多次打撈的馬有堅在海底都有些不知所措。海底漆黑一片,完全靠潛水員的兩隻手去摸,憑心理感覺來判斷,海底淤泥有一米深,胳膊根本插不到底。一個孤零零的人跋涉在這無邊恐怖的海底,首先要接受挑戰的就是這大海的那股陰森氣勢。
馬有堅的心跳伴隨着海水那怪獸般的鼓蕩聲一起一伏。他憑着自己的經驗和判斷力來確認自己的方位和行動路線。潛水服腰以上是有氣體的,站起來行走阻力太大,而且也沒法摸到海底的情況,他只能兩隻膝蓋跪着爬行,兩手爬着四處摸索。海底的飛機殘骸特別多:大塊、小塊的,有的插在泥裏立着,有的斜着,有的平躺着。它的邊沿就像刀刃一樣鋒利,很容易劃破手,或把潛水軟管割斷。馬有堅大膽又謹慎地前行着。忽然,他感到出事了,一個利器碰上了他的胳膊肘處,一陣酸痛過後,馬上就感覺到刺骨的海水滲進了他的潛水衣,進而濕透了他的衣服,剎那間,馬有堅感覺到有無數雙冰屍般的手掌在他渾身上下觸摸。好在那時潛水軟管是完好的,否則馬有堅永遠也就沉沒在海底了。
水滲進了體內,馬有堅並沒有就此告退,因為他身負的重任尚無結果。他一邊打着寒噤一邊摸索。此時此刻,每一個救撈員最渴望的是觸摸到屍體,最驚恐的也觸摸到屍體。馬有堅揣着一顆七上八下的心,摸呀摸,忽然,他觸摸索到了了圓溜溜的長東西:是一條人腿!馬有堅心裏咯噔一下。那時心情的繁雜程度誰也難以想象。
馬有堅終於拽着一條人腿浮出了海面,完成了第一個驚心動魄的回合。當記者問馬有堅這次是不是他人中最為心跳的一次時,馬有堅立馬否定説:救撈員一生的工作全是玩心跳。他向記者講述了另外兩個救撈的故事:
二、從死亡的巨影裏 掙脫出兩個故事
1999年11月24日,當大舜號客貨混裝輪,在煙臺附近海域發生特大海難事故後,馬有堅與咆哮無情的大海進行着一場前所未有的抗爭。
“大舜號海難”發生在嚴冬季節,當時因貨物碰撞着火的大舜號被海浪掀翻在海底。船上共有乘客302人,只有22人獲救。為了儘快搶撈出遇難者,打撈時海水錶層都結冰了,甲板上非常滑,潛水員戴保溫手套也不行。在水下呆一段時間後,因為體力消耗特別大,身上的熱量都散發出來了,人在水裏冷得直抖。大舜號翻船後,它是船幫着海底,船底朝上面。這種情況給救撈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難度。
海底依然是漆黑一片。根據從圖紙上所了解的船的結構,馬有堅進入到其中一間艙房。只得四處摸索。船在水下是倒扣着的,什麼都是反的,地板在上面,天花板在下面:左舷右舷都調了個個兒;房間的門也是反的。到處都是倒着歪着的東西,亂七八糟什麼都有:墊子、被子、衣服,傢具……就像一個垃圾場。
馬有堅一步一探地往前行,突然,他摸到一個屍體,怪,屍體是頂在船底面上!馬有堅把他往下拽,可是怎麼也拽不下來。馬有堅沿着屍體一直摸到頂部,原來是屍體身上穿的救生衣的浮力把他浮起來了。馬有堅按操作規範用繩子把屍體綁紮好,準備推着走出去。然而想在這樣的環境走出去非常艱難。結構繁雜的船艙左右上下全反了,左走左不對,右走右出錯,想上上無門,要下下無路。屍體死沉死沉地貼在他的肩頭,馬有堅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只好抱着那具屍體靜靜地坐下來,默默地按照大腦中所記住的圖紙結構一一按照相反方向推理一遍。經過漫長時間的推理,馬有堅終於悟到了自己所在的地點及大至出口部位在哪……。
另一個故事説的是1995年10月,一艘韓國商船亞洲希望號,遇風浪在黃海海域翻沉,船上4名水手失蹤。煙臺救撈局接到求救後,迅速趕到了現場。那地方水深40多米,水下還有暗流,潛水員潛到40多米的海底,水深會造成氮麻醉??耳朵聽音變樣,大腦反應特別遲鈍,這些對潛水員的生命都有着致命的威脅。為了緊急救撈遇難者,潛水員必須趕在海水漲潮與落潮之間的平潮時間,迅速在水下完成救撈任務。馬有堅理所當然地接受了這種極大的挑戰!
潛入海底,馬有堅在甲板探摸完後,沒發現什麼情況。馬有堅下到主甲板順着走廊進入房間探摸,沒發現什麼;他摸遍了船底指定的房間,都沒找到失蹤的船員。但尋找到了失蹤者的遺留物??一個書箱和兩個手提包。他把兩個提包和信號繩綁紮在一起,往上游。
平常陸地上是1個大氣壓,在水下每10米就增加1個大氣壓,45米就代表海底此時壓力為5個半大氣壓。巨大的壓力擠壓着人體,同時潛水越深,潛水員吸進體內的氮就越多,如果快速上浮,會使體內血液中形成大量的氣泡,可能致命或致殘。因此出水前必須進行水底減壓,以逼出體內殘存的氣泡,把身上的氮氣排出體外。但減壓不當就會得減壓病:血管裏沒排盡的氣泡走到哪,哪就疼;而且積多了後堵塞血管循環,可致人命。按規定,一般的下到40多米,就得從12米開始減壓。馬有堅和隊員們3米一站,12米、9米、6米,逐漸往上減壓。等馬有堅快要出水面時,迅疾的暗流來了。急流把信號繩和綁書箱的繩子、皮包帶子衝得纏繞在一起了。馬有堅心中暗道:不好,今天完了!情急之中,他先用篙子把兩個提包勾上去了,書箱因纏得較厲害,他冒着危險把皮龍、信號繩、慢慢清理、解脫開。水面上的人有的使篙子、有的用繩子,四、五個人才把書箱拉上來。馬有堅上來後,渾身發抖,雙腳站立不住。……
三、黑匣子出水 驅散了美國人的疑雲
馬有堅對記者説:過去的救撈雖然有過許許多的危險,但是與“五.七空難”救撈工作相比,後者的繁雜情況是前所未有的。飛機在空中爆炸,殘骸墜落的海域的面積是那樣的大。而且需要救撈的不僅有屍體,還有很多飛機上的重要器具。就在馬有堅在海底苦苦奮鬥了2個多小時撈起一條人腿之後,當天下午,便又得知前方探測船已探測到了失事飛機黑匣子的信標遇水後發出的信號,並在進一步確定具體海域位置。
飛機上的黑匣子記錄了駕駛員對話及各種飛行數據等資料,對遇難者善後處理工作及飛機事故原因調查,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黑匣子的信標遇水後發出的聲納信號只能維持30天,所以儘快找到黑匣子也就成了救撈工作人員的當務之急。馬有堅知道:只要找到失事飛機的黑匣子,並解讀出飛機失事原因,這樣也能給遇難者家屬有一個交代。於是,馬有堅又接着下水尋找黑匣子。海底有一米多深的淤泥,馬有堅想黑匣子是不是掉到海底泥裏去了,他做了個1米左右長的鐵鉗子,根據探測船指定的大至地點,在它周圍一點一點地插,而且距離不能超過20公分。黑匣子長度就是20多公分。馬有堅在海底左轉右轉地插了好長時間,沒發現什麼情況,探摸到幾塊飛機殘骸後,就出水了。一天中,他在水下累計4個多小時的打撈,使他身心疲憊到了極點,卸完裝備,他就直接躺在甲板上,一動也不能動了。
這時候,其它潛水員輪番下水進行探摸,都沒有找到黑匣子。隨着時間的推移,能探測到的黑匣子信號越來越微弱。有關部門遠道從美國請來打撈黑匣子的專家,繼續對黑匣子展開仔細的探測和搜尋。開始,美國專家探測一個點後,潛水員下去沒找到。美國專家説:中國潛水員是不是水平有限?我們的測量儀器沒有毛病,你們卻沒找到黑匣子,是你們的問題。
其實,他探測的只是大體位置,並不十分準確。後來中方有關部門晚上研究了個較為可行的辦法,第二天付諸實施:以測到黑匣子信號強的區域為一個假想的大圓,然後用三條船在這圓形區域勻稱地固定後,在三條船上各自以120度夾角通過聲納定位儀,測定黑匣子信號最強的方位,這三個方位相疊加的三點所形成的區域,就是黑匣子所在的比較精確的位置。潛水員就在這三點組成圓形的區域裏,進行水下探測和打撈。
先是潛水員王德好拿着外國專家的測量儀器,潛入海底到處尋找。在一塊飛機殘骸邊,把信標找到了,卻沒有黑匣子。正常狀態下信標是固定在黑匣子外殼的線路板上,信標與黑匣子分離,意味着黑匣子成了啞巴深藏在海底。這對救撈人員來説,要找到它,無疑是在漆黑的海底撈針。馬有堅心裏感到非常壓抑,沒吃東西就躺在了床上。
儘管黑匣子已失去了信號,能找到的可能性極小,但是救撈工作人員都沒有放棄的念頭,仍全力以赴在海底進行搜尋和打撈。
馬有堅又一次振作潛入漆黑的海底,繼續探摸黑匣子。他下到了複雜而危險的海底,一點一點小心翼翼地爬摸着,不漏掉一處地方。他按照自己的辦法,順時針摸着轉一圈,然後再逆時針摸着轉一圈。剛開始從中心點出發,圈就小一點兒,轉了一圈後,就往外揚出半米左右,再轉一圈後又揚出半米來。最後轉的最大距離是離中心點有6、7米,直徑有13、14米。在轉到5、6圈時,他摸到一個挺滑溜的方盒子。海底什麼也看不清,不知是什麼東西,馬有堅想:管它是不是,拿上去看看吧。即便不是,繼續再摸。萬一是呢?那可是巨大的成功。他雙手抱着盒子,直接出水上去。專家一鑒證,確實是黑匣子。終於找到了!終於找到了!大夥兒歡呼着,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
找到的黑匣子將立即運回北京,由民航專家進行修復和解碼。目前飛機失事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五.七”空難的救撈工作告一段落。但救撈員的事業並沒有結束,他們仍然難免會在黑暗的海底,邁着聽似無聲卻又響若春雷般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