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電視人是幸運的,因為你不用付任何報酬就能從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人那裏獲得生命的體驗,學到生活的經驗;作為《周末講述》的編導則更幸運,因為你能深入一個人的心靈深處去感受,並從這此人不平凡的生命軌跡中發現某種人生意味,收穫一份人生閱歷。
回顧一年來我拍過的那些人,我的腦子時常會浮現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希望工程第一人張勝利的妻子王亞萍趕着騾子馱水,艱難地爬行在山間的小路上;北京大學的潘文石教授戴着遮陽帽,拿着筆記本出沒在白頭葉猴出沒的茂密的熱帶雨林中;內蒙知青在內蒙雪災義演的現場一雙雙噙滿淚水的眼睛;律師佟麗華為了法律援助事業不得不賣掉自己剛剛擁有的大房子,賣房那天他站在落地窗前面部浮現出的複雜的表情;包頭姑娘候蕾駕着輪椅與他網戀的美國大夫查理共同行進在包頭的大街上,臉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對我而言,每看一部片子,都像在閱讀一本小説,心會隨着主人公命運的起浮而波動,在與他們交談生活的過程中,閱讀一個個生動的人物,之後為觀眾講述他們生動的故事。這是一件多麼有意思的工作。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電視是靠一個個鏡頭堆起來的。我還記得,在拍《希望》的時候,我和攝像代深丹在太行山頂的桃木瘩疙村住了一個星期沒洗過一次臉(山上太缺水了);我們早晨四點起來拍日出,可太陽被大山擋住了,我們只好在寒風中守候。最受罪的是背着幾十斤的攝像器材在山裏爬上爬下,對於我們這些在城里長大的年輕人來説那真是挑戰體能極限。在桃木瘩疙打一次水要走5個鐘頭10幾裏的山路,進行一次家訪要翻兩座大山走20多裏地。要取得這些鏡頭,山裏人做到的,我們必須做到。現在看起來當時吃那些苦可以説是收穫一種生命的體驗。品嘗另一種生活的滋味,否則你無法理解你的主人公和他(她)的生存感受。還記得去年夏天,我去拍北京大學潘文石教授在廣西研究白頭葉猴並幫助當地村民的故事。在炎熱並潮濕的熱帶山林裏,潘文石教授和他的研究生艱苦勞作。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的身上被蚊蟲叮咬得滿目瘡痍。一回到營地每個人都不停地往患處塗抹藥膏。但是,沒有一個報怨,相反,他們還風趣地説,從我們身上的瘩疙數就能比較我們工作時間的長短。看來這成長的紅瘩疙也能側面反映某種業績。一週的拍攝後,我也榮幸地獲得了這份業績,把滿身蜂窩狀的紅瘩疙帶回了北京。
身臨其境方能深悟其道,做為《講述》的編導,真誠地面對,細心地體味,才能深入其中。《希望)中的女主人公王亞萍放棄自家優越的平穩生活,隻身一人來到貧困的大山頂尋找自己的愛情,為什麼?初看此事,不符合常人的邏輯,但當我來到王亞萍的家裏,見到她慈祥的母親和勤勞的父親,見到了經過好父親耕作過後,在風中搖曳的麥浪,見到了在好母親的吆喝下安祥吃草的羊群,我找到了答案:一個樸素本份的中國家庭以然孕育一種樸實真執的情感。我至今還記得在那個晴朗的傍晚,在王亞萍家開滿鮮花的小院裏,當好母親把一碗熱呼呼的麵條,送到我手中的時候,我忽然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中國的家庭其實是許多美好情感、高尚品德誕生的搖籃。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中國青少年法律援助的領頭人佟麗華律師為農家小院,在河北省青龍縣一處群山懷抱的小村落,在佟麗華父母的精心澆灌下,院裏結滿了果實。佟麗華就是在這個院子長大成人,從一個農村孩子步入中國政法大學,後來成為一位子正直的法律工作者。他在青少年法律保護領域紮實的工作作風使他贏得了多方的讚譽。在他的辦公桌上始終擺着一幅照片,照片中他父親、母親,在他家農小院裏的合影,他們是佟麗華最堅實的後盾。
我感覺做《講述》最大的收穫,是自己能在一種浮躁的生活中沉靜下來,平靜地面對生活。細細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鹹。也許每人會説,這是一種僵化的生活無度,不像是年輕人的所為。而我所説的平靜並不是頹廢,是用一顆平常心真誠地對待生活,學習和工作。就像張勝利、王亞萍要在貧脊的大山裏,腳踏實地地實現他們的教育理想;就像潘文石教授沒有因為自己研究大熊貓享譽海內外而放棄野外艱苦的工作,而是轉入另一項全新的更加艱苦的研究中; 就像佟麗華沒有因為自己損失了房産、負債纍纍而放棄公益事業、放棄青少年失學問題的研究。其實,真正的成功來自於腳踏實地地過好每一天,好高騖遠,到頭來只能是空悲切。我在拍攝《此情我待》一片中,女主人公候蕾車禍前後心態的反差就給了我強烈的震動,當我第一次和她通電話前期採訪時,她談現在的她比車禍前更自信。為什麼?我到包頭後明白了。候雷從小是在父親、的嚴勵與重壓下成長的。她是老大,父親對她便格外嚴格,所以每一次考試她都高度緊張,因為一丁點兒的失誤都會受到父親的責罰。她説我車禍前經常晚上夢見考試,然後從夢中驚醒。就這樣她戰戰兢兢地升入大學,戰戰兢兢地大學畢業。大學畢業後在家庭壓力下,她為自己設計了太多的理想和抱負,並且很幸運地結識了一位年輕有為的富豪。一個明媚的春日,他們駕着白色的凌志車去成吉思汗陵游玩,回來的路上出了禍,男的不幸喪生,候蕾高位截癱。一切就像一場夢,她為自己設計好的一切就像泡沫一樣消失了......這時她平靜了下來,開始踏踏實實地面對今後的生活,那段日子候蕾反思了自己的過去,她説:"我以前太浮躁了,甚至想還不勞而獲,現在我什麼都沒有了,只能靠自己!"於是她便有了後來的服裝店。有了自己的外語培訓班,有了候蕾外語學校,有了近千名各個年齡層次的學生,有了豐厚的收入,有了網戀的美國丈夫查理,有了比車禍更堅定的自信,有了真實而美好的生活......
所以説做《講述》不僅僅是完成一件作品,更是對自我的一種沉澱,一種鼓舞,對人生、對生活的一番咀嚼。我想《講述》就像美酒,在眾位編導的精心釀造下,我們時刻準備與觀眾分享它的醇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