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消息:江澤民主席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的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變化,産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這是孫中山領導的。他首先喊出‘振興中華’的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命運,但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於辛亥革命爆發90週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35週年之際推出的20集電視劇《孫中山》,正是依據這種精神創作的一部具有史詩品格的電視連續劇。
説它具有史詩品格,首先是它在反映重大史實方面“基本無誤”而且“歷史脈絡清晰”(重大題材辦評語)。劇作記述了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自1895年第一次武裝起義到1925年病逝于北京之間30年的革命生涯。這30年正是古老的中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時代,其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很多,如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佔北京、《馬關條約》簽定等等,但《孫中山》的編導者對眾多的歷史事件認真篩選,詳略得當,集中筆墨描寫了孫中山先生為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創立和保衛民主共和國所進行的主要鬥爭,如對戊戌變法只在第一集裏作為時代背景用一兩個鏡頭一帶而過,但重筆詳述了廣州起義、倫敦蒙難、建立同盟會、黃花崗英烈、武昌起義、創立民國、護國戰爭、護法戰爭、改組國民黨、國共第一次合作、發動北伐、抱病北上議政等等突出主題的事件。這些事件,充分説明了孫先生近代開創民主共和、振興中華第一人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同時,編導者在詳細佔有史料的基礎上依據史實而又不拘泥于史實,通過宏大的整體藝術構思和具體的情節虛構、人物塑造、細節刻畫,使這些重大歷史事件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完整生動的歷史畫卷。
“詩緣情而綺靡”,《孫中山》的編、導、演在展示主人公創造歷史的作為時也在人生、人情的表現上下了功夫,尤其注意表現他心靈和情感的變化,特別是他與周圍相關人物的聯絡及其情感,突出了一代偉人的人格魅力。正像沈好放導演説的:“他的理想和信念吸引著黃興、廖仲愷、胡漢民、何香凝、朱執信等眾多志士,在為民主共和的奮鬥中,他們之間建立起來的友誼,堪稱後世楷模”。這中間有他與革命同志之間的同志情,有他與岳父宋嘉樹、兄長孫眉、兒子孫科、侄子孫昌之間的親情,有他與宋慶齡志同道合相慕相戀相結合的那種曲折委婉、盪氣迴腸的愛情,更有對中國共産黨人真心傾慕、真誠合作之情,還有對陳炯明的背叛、程天鬥的墮落、袁世凱的陰險欺騙的憤怒之情。這些不同的情感,演員趙文瑄演和細緻入微、自然真實,從不同角度展現出孫中山先生的人格魅力,反映了這位偉人的崇高精神和博大襟懷。
詩是一種情的激發,有了情,歷史人物就會在時間、空間中活起來,而歷史有了人的生氣才會産生詩的起伏和韻律。《孫中山》的編、導、演們正是在情與景的交融中,史與詩的和諧中,賦予劇作一種更高的意境,使人觀後一看三嘆、盪氣迴腸。(《中國電視報》王雨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