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大船承載了中國船舶工人幾代人的夢想駛向了大海”。這艘大船向世界船舶業證明了中國工人迎接新挑戰,創造美好未來的氣魄和力量。18集電視劇《大船之神》就描寫了中國造船業由夢想變為現實的日日夜夜。
特邀嘉空:演員畢彥君、高惠彬、陳堅紅、陳訊
[創作空間]
主持人:以前我們看企業裏面國企改革時,情形往往是企業形勢不好了、職工下崗了、企業面臨轉軌等等。不過這部戲當中的造船廠形勢挺好的,發展的也不錯。可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造船廠還冒著可能傾家蕩産的風險來接受改造國外大型船舶的項目呢?
畢彥君:(飾鄭大海)造船廠廠長鄭大海是位有智慧,有頭腦的人。雖然他是工人出身,但他能看得很遠。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對工廠和工人有一種很深的感情。他有一句臺詞説“我可以平平安安幹到退休,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但是他想到的是今後,是將來。而且造船業還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國防力量和代表國家的最高技術水準。
主持人:鄭大海這個人物,除了是一個企業家、改革者之外,還有一種非常大膽的風險意識,有一種敢於去冒險的精神,有的時候我們是需要突破的。所以這也是咱們這部戲的核心,或者是想要表達的宗旨。
畢彥君:這個人物有一個特殊的地方,他生重病,但他帶病堅持工作,已經達到忘我的境地。
主持人:為了突出鄭大海這個形象,您做了很多細節上的設計吧?
畢彥君:怎麼能夠抓住觀眾,而且還能更真實、生動、準確的把工人和&&人形象塑造得更豐滿、生動,必須找一些細節。劇中正好有一個暴風雨的風險的時刻。鄭大海是帶病堅持工作,他的病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在掩飾著。拍攝這場戲我們的劇組群策群力想辦法,有一個場景是描寫鄭大海的藥瓶滾到水裏了,他摔倒之後,一下子把手摔破了。那場戲大家都很投入,另外跟我搭戲的演員也一下子砸到我身上了,很重,旁邊又是一個很長的鐵軌,我的手真的被弄破了。拍出來的效果特別好。
主持人:接下來請出場的劇中書記的扮演者高惠彬。高惠彬您好,剛才我們和畢彥君對他扮演的鄭大海這個角色聊了很多,也講了配合非常默契的一對搭檔。劇中陳書記非常支持這個改造國外大型船舶工程,因為這個工程是貫穿整部電視劇的一個大的事件。但是他跟鄭大海不一樣的是,鄭大海一開始就希望得到這個工程,而您扮演的書記,他內心面對大船工程這樣一件事,心裏會有一些猶豫,矛盾是什麼?
高惠彬:我覺得現實生活就是這樣的,不可能大家都想得一樣。我拿到劇本之後,我也跟作者聊過,我自己想想在生活中碰到的事情,我覺得非常合乎這個人物的邏輯和動機。因為他的年齡比較大,他最輝煌是在五六十年代,那時候船廠也輝煌,他也創造了人生的輝煌。所以他不願意把過去的東西毀掉。
主持人:這的確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思想鬥爭。
高惠彬:如果書記是一個比較年輕的人,那麼應該批評他,但是我原諒他。人年齡大了,總是要有些保守,總是懷念過去,他為什麼老懷舊呢?就是因為他的生命輝煌全在過去的那個時代,他跟那個時代連在一起,所以我想想他的邏輯,我很理解。
主持人:書記最後還是做通了自己的思想鬥爭,而且還幫著廠長做別人的思想工作。
高惠彬:做思想工作比較難,如果做得很徹底,關鍵還是他自己的人生追求,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起來。如果不是廠裏發生這麼大的事,他也不至於這樣。但是連續幾次大型船舶事業遇到挫折,反而激起他那種創造輝煌的老年人被壓抑的得不到釋放的熱情。他有一篇講話“我當時讀了很動心,他首先是他拋棄了自己,在黨委會上一開始我是不同意,我因為什麼不同意,他首先把自己交給大家。然後他説我怎麼受了年輕工人的感染,他們教育了我”。我覺得談的很坦蕩。到最後把大夥兒重新鼓舞起來,我還有力的支持了鄭大海。
主持人:部戲是在大連造船重工區拍攝的,您是第一次到造船廠這樣一個真實的環境當中去嗎?
高惠彬:是。
主持人:畢彥君老師也是第一次吧?
畢彥君:第二次。
主持人:二位在大連造船廠拍完戲都有什麼收穫,或者那些印象留下的特別深?
畢彥君:我覺得自己對船廠工人更有感情了。如果有機會的話,還要演這樣題材的戲。
高惠彬:我和畢彥君等幾個演員和大連造船廠的廠黨委書記、廠長、工會座談,還帶著我們到船廠看了一圈。我當時提的什麼問題我現在記不得了,人家怎麼回答的,我也記不清了。因為剛去的時候很多都是屬於技術方面的內,我全不懂,完全是門外漢。
主持人:現在出場的兩位嘉賓是陳堅紅和陳旭,他們在本劇中是不能不提的,人物角色其中一個叫做李遠,這個人可以説本劇的中心事件——中韓合作項目,就是由他帶來的。同時另外一個就是廠長助理陳菲,他們可以説是青年知識分子的代表。
主持人:演員陳堅紅是模特出身,大家非常熟悉。以前看她演的很多都是白領的角色,這回一進造船廠穿的是灰藍色的工人制服。我看到你在劇中扮演的陳菲,幾乎每天都是穿著這樣一身制服。我想知道,在你這種感受當中,你覺得陳菲這樣一個造船廠工人的形象美嗎,每天就是這樣一身灰藍色的衣服?
陳堅紅:作為模特來説,舞臺上表演的衣服都是特別華麗時尚的,但是拍戲就不同了,在《大船之神》劇組,我三分之二的戲都是穿這套藍色的工作服。最早的時候他們説,給我這個角色增加一點色彩,可以穿一些自己的服裝。我看他們所有的演員都是穿藍色的工作服,特別羨慕,我就提出來,陳菲既然也是廠裏的員工,就應該都是一樣的,藍色的工作服穿在身上,我有種特別自豪的感覺。
陳旭:工作服新的時候特別好看,所有進廠的大學生,都覺得這身衣服真漂亮。但是穿著嶄新乾淨的制服是不能和當時的工人融到一起的。於是我們在地上打滾,把新衣服弄舊一點,然後開始拍戲。
主持人:你們在那兒拍完戲之後,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陳旭:剛到船廠的時候,首先給我的感覺是船特別大,我從來沒見過,相比下覺得人特別渺小。又看到那些工人在那兒日以繼夜的工作,鋼花四濺,當時給我的感覺是這些工人太辛苦了,他們造就了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太偉大了。
主持人:陳旭,據説你還學會了焊工的技能。讓我們看看現場的採訪。
記者:黃師傅,你好。我叫您師傅,您是名正言順的師傅,因為我聽説在《大船之神》這部戲裏邊,您給所有演員當了一回師傅,教他們焊接的技術。而且黃師傅還是咱們遼寧省的勞動模範,您當時教他們什麼呢?
黃兆春(大連造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職員 遼寧省勞模):焊接看起來很簡單,拿到電板上就可以幹活。但是掌握這門技術要下一定的工夫。
記者:他們那些演員學了幾天?
黃兆春:學了四天。他們演員沒接觸過工廠,看這些工人在那兒幹,覺得挺簡單,但是把器械交他以後,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鐵板一打火,焊條就粘上去了,當時他們不是練的這個,這是半自動化的,他們是用焊條,用焊條棍。沒打著火,焊條就粘上了,拔也拔不下來,就得把焊條斷電。他們練習四天以後,基本上能打著火。
記者:就是把這個打著火,是四天以後?
記者:他們學了四天,就學會了打火。您的技術不錯,您學了多長時間?
黃兆春:我在船廠從事焊接35年了。
記者:您學徒多少年?
黃兆春:三年。
記者:三年能達到你的技術?
黃兆春:三年達不到我的技術,就是基本能擔任這個工作了。
記者:您覺得這幫演員真到這裡學徒,他們還算聰明伶俐嗎?
黃兆春:他們悟性還是比較好的。他們幹電焊,也會成為一個很好的電焊工。
記者:謝謝。
主持人:看來,焊接工作根本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陳旭:看上去覺得很簡單。我們當時覺得應該沒問題,拿起焊槍,這要有一定的角度,不能垂直,當時我按照師傅説的方法焊接,但是我們手裏也沒準,這麼一打火就粘上了,粘上就拿不下來了。左手還要拿電焊用的防護眼罩,有時候一著急,手就鬆開了,光線就直刺眼睛。當時我們演員練的時候,眼睛全給電焊的強光刺花了,也拍不了戲了,直流淚。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戲挺好,既拍戲,同時又掌握一門技術。感謝兩位嘉賓。
《看客閒話》
王小騫(嘉賓主持人):“都雲看客癡,誰解其中味”。今天我們推薦的這部電視劇叫《大船之神》。剛才通過這麼多嘉賓和觀眾的聊天,我覺得這個電視劇還是很有人緣的,尤其有過工人經歷的,或者説現在正在從事跟工廠有關工作的觀眾,對這樣的電視劇特別有感情。
方位津(影視專欄作家):《咱們工人有力量》這歌已經唱了很多年,但是在電視劇中正面表現工人智慧、工人力量的劇目還不太多。《大船之神》算是一個成功例,表現這方面內容的作品。我覺得這個戲和我們以往工業改革題材的電視劇有不同的地方,它是寫一個國企。他在生産形勢大好,沒有一個人下崗,生産運轉很正常,沒有任何危機感的時候,突然接了一個大的國際項目。
王小騫:這不是置之於死地而後生,而是自己知難而上。
孫宏華(影評人):這個戲最主要一點在哪兒?真把我們工廠面貌表現出來了,我們以前工廠經常是一個小的工廠,這是一個大的。而且他面臨的目標更大,走向世界,造出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能造出來的船。過去表現工人只表現工人的優秀品質,但是這些説明不了時代在變化、在前進,你要寫新的工人就面對新的考驗,要求知識化、
科技化,而且新的人上來之後,既具有我們工人階級本身博大的胸懷,同時又具有掌握高技術的現代人的風貌。
王小騫:這個電視劇,感覺到海的氣息,我們從劇照也可以看出來,大船舶、穿著工作服的工人,還有巨大的聲音之下的工作狀態,整個連名字在內《大船之神》,我覺得都是在渲染中國工人身上特別質樸、智慧的精神。
方位津:幾天前找機會去了大連造船廠做一個採訪和參觀。《大船之神》是塑造了一個群體的工人形象,工廠中各個層次的人,他們在接受“海洋工程”的過程上有先有後,思想意識、觀念的轉變上有早有晚。但是一旦我們接受了這個國際項目,一旦簽了協議,有了合同,他們就全力以赴。我去大連造船廠體會的時候也發現我們的工人素質確實非常高。工人整體的顧大局,每個人都有自己具體的困難,但是一旦有了工作,有了這個項目,就全力以赴,把自己的一切事情都拋到外面。
孫宏華:這裡還包括陳書記的變化,他並不是反對改革,但是他覺得某些時候要考慮全體的職工大家的利益,我們接受的風險等等,他需要有一個變化過程。但是一旦他確立了目標後,他也全心全意做思想工作,幫助大家去完成這個工作。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標語口號,或者一個符號,這裡有人物思想的脈絡,有思想的變化,早期創作離不開這些東西。
王小騫:假如説我們的電視劇既有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又有細膩的情感描寫,而且是活生生的。我想這樣的電視劇一定是一部讓人喜歡看的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