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往期內容         



2002年 41期——《遠山遠水》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如約走進電視。今天話題之前,我要給大家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在1999年,遼寧省大連有這樣一個女孩子,她和我們這個城市當中的同齡人都一樣,小學、中學、畢業參加工作,非常順利,生活可以説是平凡而且安逸,那時候她在一家外企工作,優厚的待遇真是讓很多人都非常的羨慕她。可是有一天她突然主動辭去了這份工作,到了貴州省的盤縣,在那兒當了一名老師,成為赴西部邊遠地區扶貧支教的一名青年志願者。

  在那裏洗一次澡要走一個小時的山路,吃水也要翻過幾座山去挑,一個女孩子在那樣的山區中,就這樣開始了她的生活。她原計劃在那兒工作一年,可是一年之後,她自願留了下來,這一呆啊,就又是一年。這個女孩子心裏是怎麼想的呢,她為什麼這樣做呢?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電視劇《遠山遠水》,講述的就是以一批這樣的青年志願者為原形而改編的故事,讓我們有機會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

  首先為您請出場的是劇中我們這位青年志願者楊新剛的扮演者——演員羅剛。

  主持人:你好羅剛。

  羅剛:大家好。

  主持人:剛才我們很多觀眾在看這個片段的時候,發現他們中很多人都掉眼淚了,所以當你出來的時,大家掌聲格外的熱烈,因為你代表的是扶貧支教青年志願者。我想知道這個戲是在什麼地方拍攝的?

  羅剛:在貴州凱里底下的一個雷山縣。

  主持人:還真的是到了邊遠山區的學校裏拍的。

  羅剛:對。

  主持人:能給我們講講你到那兒之後,包括那種環境,那的人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羅剛:城市相比就是空氣好、水好,環境要艱苦一些。

  主持人:那麼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知道有扶貧支教青年志願者這樣一個活動,一般會是些什麼人?

  羅剛:我是從電視上、從報紙上看到這些,我接這個劇本之前有腦子裏有這麼一個概念,但是具體是什麼我並不懂。

  主持人:你們這個戲是在貴州大連兩個地方拍攝的,也做了很多前期準備工作,我感覺好象更多的大學生畢業之後,或者在校時他們已經有這樣的志向了,我們不太了解他們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你既然作為他們這樣的代言人,所有的戲都要在你的身上得到體現,你怎麼去了解和走進這些青年志願者,或者説你要把楊新剛塑造成什麼樣的人。

  羅剛:原來接觸這個題材,看劇本的時候,我覺得這個事情是很偉大的、很嚴肅。針對劇本,當初我就抱著這個想法,看完以後,製片人決定讓我演的時候,我就看了第二遍,我的想法這時變了。我覺得每個青年志願者,他不是一個人,如果一個人開始説我想做一個偉大的事情,那他一定做不成,實際它是一個團體,是一種精神造成了這樣,所以説從角色來説,你不能去演偉大。你就普普通通的把他的生活片段體現出來就可以了。這種精神是所有的青年志願者形成的一個氣氛、一種精神。

  主持人:我想大家和我一樣,肯定特別想知道,作為真正的去扶貧支教的青年志願者,他們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他們為什麼在這麼做,他們在想些什麼,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一位特別的朋友,她就是剛才真實故事當中的人物原形,她的名字叫姜傑。

  主持人:姜傑你好!歡迎你來我們的節目。

  姜傑:你好。

  主持人:羅剛你們倆也是第一次見面。

  羅剛:是。

  主持人:現在我們都看到真實生活中的青年志願者了。我想先問一下姜潔,在1999年的時候,你到貴州的盤縣做青年志願者,那時候你多大?

  姜傑:26歲。

  主持人:我相信咱們在坐很多青年人剛好是26歲,大家是不是有這樣一個感受,這是一個花樣的年華。在那個年齡,你選擇了去那個地方,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其實在我聽到你這個事情的時候,挺敬佩你的,在外企工作好好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姜傑:我想有這種想法的年輕人可能不止我一個,有很多年輕人都有這個夢想,想去當一次青年志願者。當時我可能是出於兩種原因,一種是出於情感,一種是出於自己的個性和理想吧。因為,我曾經在西南讀書,對西南這個土地挺有感情的,而且在讀書期間,我也曾到貴州去過兩次,對當地的情況有一些了解。另外就是可能由於我個人的理想,很多朋友都説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比較喜歡追求一種精神生活,精神上的生活。

  主持人:你的理想是什麼?我知道每個人大學畢業面臨擇業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想?

  姜傑:其實理想這東西,很難給它明確下定義。我的理想就是追求一種充實的精神生活吧,我覺得做一些能讓自己感到幸福快樂的事,做一些對別人有意義的事情,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自己就會感到幸福快樂。

  主持人: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姜傑:對。

  主持人:讀大學時學的什麼專業?

  姜傑:化工。

  主持人:到山區裏去當老師,有沒有想過一個是自己的專業用不了,另外一個可能會失掉很多機會?大城市對年輕人有很多的誘惑。

  姜傑:肯定要失去很多機會。但這個無所謂,我覺得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是更重要的,至於説丟掉專業,我覺得好象不是那樣的,因為在山區裏,一個支教老師,他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在那兒不但教化學,教英語、歷史、園藝、養殖這些課程,我還為他們創辦舞蹈班,文學社,廣播站,我覺得這都是在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才能,並沒有浪費。

  主持人:失去了一些,事實上是獲得了更多。其實我們在劇中看到的楊老師也是什麼都教,也不分教什麼,咱們大屏幕看到這個照片,是當年你在那兒拍的嗎?

  姜傑:對。

  主持人:看起來室內的光線比較暗。那時候你班裏有多少個孩子?

  姜傑:我教三個年級,最多的一個班級是102人,一般的都是七八十人,最少 的也是五十多人。

  主持人:羅剛你對她這個行為怎麼看?

  羅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結,其實就是情結加理想。我拍這個劇目也有這種情結在裏面。因為我一聽是在貴州拍攝就特別感興趣,我是在湖南長大的,湖南跟那裏差不多,一草一木基本一個樣。

  主持人:環境比較相似?

  羅剛:而且我在農村學校上過兩年學,高中的時候就住校,誰也想象不到,包括我跟導演跟誰説,不像。

  主持人:很多演員沒有農村生活的經歷?

  羅剛:不錯,我有兩年這种經歷,而且住的房子,南方很冷的,沒有玻璃,都是這麼經歷過來的,一説到鄉下,心裏就有感覺,我覺得是情結也好,或者理想也好,都能促使我們去做一件很有意義,很偉大的事情。

  主持人:很偉大的事情。你覺得你自己那段農村讀書的經歷留給你印象特別深的是什麼?

  羅剛:最簡單的比方什麼東西難不倒你,比如我拍戲過程中間,我經常摘一個草,我説這叫杜娟花,也叫映山紅,所有人不太懂。隨便摘一個東西,我説這叫什麼?所以人家叫我羅百科,你知道吧。我對一草一木的很熟悉,你想包括這些方面都熟悉,那麼至於這些情感交流這些東西,他多多少少都會更加接近理解一些。

  主持人:就是説不用再體驗生活了。

  羅剛:對。

  主持人:那麼為了這種情結,這種理想,這種偉大,你們倆是不是也握握手。

  姜傑:謝謝。

  主持人:我們今天現場很多觀眾朋友都是學生的身份,特別我們還請到北師大白鴿青年志願者,我想他們也有很多意見要發表,很多想法要和臺上的兩位嘉賓交流一下,下面的時間完全交給觀眾朋友了,哪位要發言就可以舉手示意我。

  北師大白鴿青年志願者:看了這個片子之後,他喚醒了我很多美好的回憶。

  主持人:是嗎?

  志願者:我們産生很強烈的共鳴感,我是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的,我和我的幾位同學一起,在暑假的時候,也去了貴州的一個鄉村中學支教。那個鄉村中學也挺貧困,我們在那邊生活了大概有10天的生活,時間其實很短,但是我們經歷了很多的事情。

  主持人:你們在那兒都幹什麼了?

  志願者:剛開始我們過去和他們老師,很多小學和中學的老師在一起座談,探討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及我們需要了解的話題,接下來之後,我們又給學生上課,上具體的學科課程,給他們安排組織一些活動,比如體育活動,文藝節目等等。然後我們去和學生一起跋涉很遠的路,有的時候七八里,有時候十幾裏,到他們家親自家訪,還去了很多的小學,很貧困的小學去考察,考察他們那兒學生的狀況,以及老師的狀況,整個鄉村的生活,具體的家庭生活情況等。

  主持人:你們真正深入到最基層的社會去了解這些?

  志願者:對,而且我們每個同學的感覺,在大家的心裏面沉澱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到現在已經經過一個多月了,但是我們每個人,如果回想起那段生活的話,都會有很深的留戀,是一種留戀,以及很幸福的感覺。

  主持人:是嗎?我相信你們一輩子都不會忘了這樣的經歷,你見到那些山裏的孩子們,你覺得他們最需要什麼?

  志願者:那個地方不僅是學生需要,甚至學校都需要一些東西,他們學校要發展,就面臨很多的困難,我們大學生去支教,時間很短,而且人數很少,用滄海一束來形容也是不為過的。

  主持人:我覺得志願者的行為,他絕對不是某個人的行為,需要整個社會去理解這些人,去關注他們,支持他們。

  志願者:對。

  主持人:我想再問一下姜傑,你覺得那兩年的經歷,給你現在的工作,會造成影響和作用嗎?

  姜傑:當然有了,在這兩年過程中,不光是一個奉獻的過程,也是一種收穫的過程,我覺得在精神上我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財富,起碼回過頭來一想,我比以前更增加了一份堅韌和坦然,還有充實,我可以很坦然地面對現在所有的問題,所有的困難。

  主持人:我還想問一下姜傑,你在那個地方呆了兩年多的時間,你覺得你到了那個地方之後,你剛去那兒,和你要離開的時候,你覺得他們有變化嗎?或者説你帶給了他們什麼?

  姜傑:我覺得一個支教老師在大山深處,帶去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帶給當地孩子一個完整的世界。可能作為男主角羅剛應該是有體會的。

  羅剛:我覺得是這樣的,因為青年志願者講的是把自己學到的文化知識帶去,可能你對於那些孩子的影響,肯定你生活中的一些片段,你的生活規律,甚至你牙缸擺那邊,衝哪個方向,這些片片段段的小東西,都會影響著這些孩子。他是整個全部,我覺得她説的特別好,是一個世界,帶去的是一個世界,這只有親身體驗的人才能説出這種話來。

  姜傑:不僅是知識,包括美的嚮往、追求、理想,等等。

  主持人:看來他們不光需要知識,更需要知識能夠改變命運這樣一種力量和自信。姜傑作為真正經歷過那段生活的人,你看完這個電視劇《遠山遠水》有什麼樣的感受,覺得和你當時的生活經歷相似嗎?

  姜傑:很相似,可以説就是我在那兒生活的再現,而且裏邊有很多故事,都是實實在在的發生在我們志願者身上的故事。

  主持人:如果非讓你給挑點毛病出來呢?

  姜傑:如果非要挑點毛病的話,我覺得這部劇的結尾不太另我滿意。

  主持人:為什麼?

  姜傑:這個戲的結尾是送行的場面,當時我們走的時候,確實是當地的群眾,還有學生都來為我們送行,當時那個場面相當相當感人,可以説是人山人海,整個山頭還有鄉村路的兩邊都是人,不光是我們教過的學生,還有鄉里的七鄉八寨的老鄉都趕著山路來了,哭天喊地的,車都無法啟動,都被孩子們給攔住了,好不容易這個車開出去以後,又一大群孩子從那個山上,(因為當地都是那種盤山路,汽車在那個盤山路上行走速度很慢,很多孩子就超近路。)跑到汽車的前面,把汽車給攔住,拉著你説老師你留下來吧,求求你,哪怕再多留一天,非常感人。

  主持人:我們今天前面談了很多,大家對於自己的追求,對於自己的理想都有很多的設想,包括我自己其實也是一樣,但是像姜傑他們這一批青年人,他們邁出了第一步,他們行動了,他們實踐了,他們去做了。我覺得不管在大都市裏,還是在偏遠的山區,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踏踏實實的幹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把這份工作做的儘量完美一些,給自己帶來成就感、滿足感的同時,對咱們周圍的人,對我們整個社會也算是貢獻吧,這可能就是真正成功的真諦,是沒有攙雜任何功利色彩的一種成功的喜悅,我相信大家都非常渴望這種情感,也希望我們以後有更多的人來關注我們的青年志願者行為。

  主持人:今天我們一直都在説扶貧支教,説青年志願者。其實我們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多理解他們一點,多支持他們一點、關注他們一些。剛才很多人都提到,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説到理想這個詞,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所以下面我就想請咱們現場的朋友們,一起來説説,都有哪些古今中外關於理想的格言,不妨説出來我們大家共勉,好不好。

  觀眾:“天行鑒君子當自強不息,地是坤,君子宜厚德載物。”

  主持人:誰説的?

  觀眾:我忘了名字。

  觀眾:“苦得其所,樂在其中。”

  主持人:可能也是説我們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鼓勵自己的。

  觀眾:對,都有信心,意志得堅強。

  主持人:剛才我們這些觀眾朋友説了很多我們可以共勉的人生關於理想的格言,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條自己的座右銘,不管怎麼樣,像姜傑他們一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現在就開始行動,為自己的理想,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吧。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圍繞電視劇遠山遠水展開的,最後為您請出的是我們本劇的導演和製片人,有請導演江若瑾、製片人朱利祁。

  前面我們真是大家場上場下討論的特別熱烈,是不是又看到台下有很多熟悉的面孔,看到了姜傑了吧?

  姜若瑾:對。

  主持人:今天我們把她也請來了,在拍這個電視劇之前,二位就認識她了吧?

  姜若瑾:我是,我也是第一次見她,因為在拍之前沒有時間跟她做過多的交流,我看過她很多的材料,包括她寫的東西,但跟她本人見面這是第一次。

  主持人:製片人呢?

  朱利祁:拍攝前我提前認識的,比導演要認識的早兩三個月。採訪過她,陪我們的編劇到貴州,她在貴州支教兩年,當我們知道這個事的時候,就是這個劇本創作開始的時候。

  主持人:那時候她回來了嗎?

  朱利祁:沒有回來,在她支教最後的一個多月,我們採訪過她。

  主持人:那個時候她和現在的她對比有沒有什麼變化?

  朱利祁:當然有變化了,那個時候在貴州的黔西南,盤縣,她和當地的那些老師、學生,、當地的人都很接近,和現在有一定差距。

  主持人:現在是不是又回到都市女孩的感覺上來?

  姜若瑾:別説是她,就羅剛去了那裏一個月,如果給他放在趕集的人群裏,也不怎麼認得出來。

  主持人:就這一個月的時間。

  姜若瑾:對。

  主持人:看來演員融入角色和融入生活的狀態很好。

  剛才姜傑看了這個戲之後,我非讓他雞蛋裏挑骨頭,給咱們挑點小小的毛病,我説待會兒問問咱們的導演和製片人,就是最後那場送別的戲,實際人非常多,場面很盛大,可相比之下,好象我們電視劇當中場面要小一些,這是為什麼?

  姜若瑾:是這樣的,劇本當時提供給我們送別的場面比這兒要簡單。後來是那些孩子走的時候,自發給老師唱了一支歌,這是後來我們加上去的,當然我説這個話不是説要原諒自己,是想把它做到最好,但是總有一些利所不能及的事情,比如週期或者天氣。

  主持人:那場戲是什麼時候拍的?

  姜若瑾:那場戲是我們離開拍攝地雷山縣的最後一天拍的,當時想等一個好天,我們等了一個星期,貴州冬天的時候,是天無三日晴,確實霧濛濛的,我本來想等一個艷陽天,天氣好一點,而且暖和一點,一個顏色好看,陽光也好看,但是就始終等不到。結果第二天我們就要離開貴州了,那天好象因為其它的事情都定了,不拍不行,我們想選一個比較理想的場景,可一直遲遲沒有選到。確實拍的很倉促。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製片人,之前您也陪著編劇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真正拍這個電視劇之前,您了解這些青年志願,或者説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嗎?

  朱利祁:這個現在講起來可以説理解。

  主持人:那時候呢?

  朱利祁:從開始也不了解,也不理解他們。因為中國的青年志願者工作,是最近幾年才開展起來的,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許多許多、各行各業的志願者都涌現出來了。

  今天我們和大家聊的是電視劇《遠山遠水》,一部電視劇和大家見面之後,自然是眾説紛紜,我們希望通過走進電視這個小小的窗口,可以讓我們的電視劇創作者聆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