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政(特邀主持人):今天我們請到《音畫時尚》的創作主體,他們是《音畫時尚》的製片人吳楠和主持人文清,還有作曲家徐沛東。
文清:非常高興來到《與您相約》,和綜藝之友的朋友們相會在我們今天《音畫時尚》——與您相約的專場。
張政:為了做本期節目,《與你相約》欄目的主創人員先期做了很多調查,大家七嘴八舌,對《音畫時尚》有各種各樣的建議,主要集中在一個小問題上,比如你們為什麼要叫《音畫時尚》?
吳楠:這個節目在開播的時候,因為我們主要做最流行的音樂,還有把一些最經典的作品改編。因為當時現場比較火爆,所以起名叫《音畫時尚》比較貼切。我們2001年5月份改版,開始做個人專場,還有詞曲作品、主題專場。這樣我們把一些老的能流傳下來的老歌,在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時間一次展現出來,我覺得也是一個時尚。但是有很多年輕的人,包括我們的編導也都是比較年輕的,他們平常都喜歡流行音樂。做了專場以後,他們對流傳下來的經典老歌都比較喜歡,自己在寫本子的時候都經常唱,唱得都是老歌。
文清:時尚是一種風格,包括我們欄目用《音畫時尚》這個名字,也是希望讓觀眾欣賞到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有經典魅力的音樂元素、畫面元素。所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國際的,越是國際的就越是經典的,越是經典的就越是時尚的。
張政:我們去聽聽青年的歌唱演員他們如何理解《音畫時尚》。
張政:是不是為了時尚,你才把頭髮留成這樣子?
戴玉強(歌手):非常感謝這些朋友們,也感謝中央電視臺,感謝《音畫時尚》這個欄目給我提供這麼多機會,謝謝。
林依倫(歌手):第一次看到這個節目,從它的片頭動畫設計到裏面舞美的設計,到歌手選擇的每一首歌曲,都是代表了一個時代、一種流行。這就是一種時尚的傳遞,你把這種東西傳遞出去了,別人接受了,他就會認為這是一個時尚。
田震(歌手):今天我坐在這兒,是一個歌手。平時也好,或者任何時候也好,我還有一個角色,我也是觀眾,也在搜尋愛看的節目。同時作為歌手來講,我也希望上一個我喜愛看的節目,在那裏面出現。
張也(歌手):其實時尚並不一定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只是服飾的潮流或者裝束的潮流,時尚就是時尚的製造者要創造給大家的一種信息。我覺得一檔很好的音樂類型的節目,它引領給大家的是經典的音樂、經典的畫面,很經典的一種音樂時尚。這是我對《音畫時尚》的理解。
徐沛東:《音畫時尚》給我們的音樂家、音樂工作者、觀眾搭建了一個橋梁,而且是以電視舞臺為載體,以音樂為主題,大家都是圍繞音樂主題來談,確實很新鮮。而且這個舞臺很大,可以做美聲的,可以做通俗的,也可以做民族。而且是讓觀眾去了解那些他們平時了解不到的信息。
張政:咱們聽聽綜藝之友的意見。
觀眾A:我是一位業餘歌手,綜藝會員。《與您相約》這個欄目讓我們與歌唱家的距離拉近了,我心裏非常高興,可以説比過年都高興。像王宏偉唱的《兒行千里》我特別喜歡,跟我想我兒子一樣的。
觀眾A:到《與您相約》來,好像回娘家一樣,特別高興。我代表一部分老年人,給我們一個業餘歌唱空間,到《音畫時尚》裏邊去。因為現在過小康生活了,我們要發揮老年人的餘熱,唱出老年人的心聲來。
觀眾B:我第一次來到中央臺演播廳,我特別高興,特別激動。我們家到時候就把頻道轉到中央三,而且我老伴特別愛看文清。
張政:您今年高壽?
觀眾C:今年75了。年輕的時候就是唱唱歌,隨着年齡的增長就應該品味歌聲了。像徐沛東老師説的“人生是一首歌,悲喜交加”,我喜歡。
張政:您經常關注《音畫時尚》嗎?
觀眾C:經常看。
張政:他們的製片人在這兒,您有什麼好的建議?或者有什麼批評直接説。
觀眾C:沒有什麼批評,因為我覺得《音畫時尚》使你聽了歌之後,入眼、入耳、入心。這歌在你思想裏永存了,這給我晚年很大的力量。感謝《音畫時尚》,感謝廣播電視。
張政:咱們把吳楠請到台中來。
吳楠:在這裡我首先感謝各位藝術家對我們欄目的支持,也感謝一直在關注我們的這些觀眾,向他們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張政:我們也相信我的同事吳楠、文清,包括在座的各位藝術家一定會一如既往的讓我們的綜藝頻道,讓我們的《音畫時尚》始終能夠在我們觀眾心目中入眼、入耳、又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