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新聞播出區是從不熄燈的,尤其是近一個月來,伊拉克緊張局勢的升級,使得這裡午夜時分顯得比白天還要忙碌。由於海灣地區與北京有5個小時的時差,因此每天一早播出的《東方時空》,要在午夜時分接收水均益等人在前方的報道,相當一段時間以來,白岩松形容自己成了晝伏夜出的夜行人。
白岩松:新聞有時差嗎?新聞沒有時差。比如今天晚上,我們的主任都會住到梅地亞(電視中心)。沒有人希望戰爭,但是戰爭畢竟不按很多人的意志轉移,作為一個新聞人,你可以不同意戰爭,你可以不喜歡這種戰爭,但是面對有可能到來的戰爭,你必須做好一切準備。
對於國際頻道的編播人員來説,此時此刻恰恰是另一個半球的白天,每小時一檔的新聞節目使這裡成為午夜中央電視臺最為繁忙的場所。
播音員剛強告訴我們,新聞崗位除了考驗人的體力和耐力,還能把慢性子變成急性子,同時又能把急性子人變得謹而又慎。因為事情再緊急,也不能出絲毫的疏漏,尤其是每逢有重大報道任務的時刻。
午夜直播對黃健翔是家常便飯了。黃建翔其實並不是個慢性子人,但多年的職業生涯,養成了他走路四平八穩、説話慢條斯理的習慣。用他的話講,這都是熬出來的。
新聞部門在搶制新聞的同時,電視臺的演播廳依舊是燈火通明,《幸運52》、《實話實説》等節目正在加緊錄製。對於電視人來説,拉晚熬夜算不得什麼,可苦了這些熱心的觀眾,借着我們這期節目,也向他們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凌晨3:00左右,白岩松完成了與前方報道組的連線,一天的任務告一段落,他的語氣也輕鬆了許多。
記者:你感覺每次連線水均益最大的變化在哪?
白岩松:小水越來越不注意儀錶了,不過好在他不注意儀錶,也比我注意儀錶強。
黎明即將來臨,外出採訪的記者回到臺裏,接下來他們要進入緊張的編輯,以使這條新聞一早與觀眾見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這棟大樓當中,夜晚從不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