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關注夕陽     不老人生     多彩生活     相約夕陽紅     瀟灑走四方     欄目簡介     報刊信息     周末版         



一週信息 (9期)


  新聞縱橫

  1、8億農民暫無法納入社保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錫文説,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中國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體制還處在建設過程中,還非常完善。在目前的國情國力下,要將將近8億的農村人口都納入這個統一的保障體制,暫時還做不到。 《晚霞報》 第1版 2003.3.14

  2、五城市試點行政三分

  十屆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姜恩柱透露:在搞好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同階時,中央還將積極穩妥地推進地方政府的機構改革。目前,深圳等五個城市正在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這些試點被概括為“行政權力三分”。 《晚霞報》 第1版 2003.3.14

  3、西部允許民營企業投資

  我國在西部開發中出臺的優惠政策是否適用於民營和外資企業?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公室副主任李子彬説,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重要規則就實行國民待遇,因此凡是允許外商進入的領域都允許國內民營企業進入。 《晚霞報》 第1版 2003.3.14

  地方專遞

  4、寧波:首家農村合作銀行誕生

  按中國人民銀行有關批復精神,日前寧波鄞州農村合作銀行創立。這標誌着中國第一家合作制銀行誕生,表明中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 《晚霞報》 第1版 2002.3.14

  5、四級助老維權網作用大

  天津市已健全市、區縣、街鄉鎮和居委會、村委會四級老年維權網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了解,目前,各區縣和街鄉鎮老齡委均成立了老年法律服務機構,各居委會和村委會也都有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組織,並根據不同條件維權。2002年全市區、縣以下各級維權組織共接待老年來信來訪投拆案件4338件,其中,贍養問題佔43%;房屋糾紛佔24%;老年再婚問題佔9%;兩費問題佔8%;其他問題佔16%。經各級維權組織以入戶調解、聯絡協調、協助立案、代寫拆狀、代理出庭、參加陪審等方式處理的3437件,佔全部投拆總數的79%,使用權老人家庭矛盾化解,社會穩定,老人滿意。 《天津老年時報》 第1版 2002.3.10

  6、煙臺成立反家庭暴力中心

  山東省煙臺市婦聯和市民政局日前聯合成立了“煙臺市反家庭暴力婦女保護中心”,為受到家庭暴力傷害的婦女提供短期收容和各種幫助。 “中心”規定,凡本市範圍內因家庭暴力身心受到傷害的婦女,有縣以上婦聯組織的介紹即可到中心受到保護。在此期間,中心對實施家庭暴力人員進行有關道德、道德教育;對受傷害的婦女進行安撫和幫助,讓她們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轄區內的家庭暴力。 《天津老年時報》 第1版 2002.3.10

  7、依靠老年人 服務老年人

  天津市南營街在全街道14個社區普遍建立“三位一體”的社區老齡工作機制。社區老齡工作既服務老年人又積極依靠和發揮社區老年人的作用,收到明顯成效:全街道共497名老年人擔任樓組長,各個社區文化團隊老年成員達到700多人。“三位一體社區老齡工作”機制,即:社區建設、“星光計劃”和社區老齡工作互相推動、互相促進、同步發展,形成一個社區老齡工作的有機整體。其中社區建設作業城市管理和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出現的新的社會組織模式,為社區老齡工作和落實“星光計劃”提供了必要的行政管理框架和組織保證;社區老齡工作的發展,又為社區建設解決了服務主體和基本領先力量的定位問題;而“星光計劃”老年福利服務設施是開展社區精神文化服務活動的有效載體,是運作社區老齡工作的基本陣地,是發揮老年人積極性、參與性、創造性的最佳場所。三者相輔相成、互相借助。 《天津老年時報》 第1版 2002.3.12

  老人風采

  8、農民王慎言獲全國優秀通訊獎

  新伊媽,阜陽市潁泉區邵營鎮退休教師王慎言榮獲“全國優秀通訊員”證書和獎金。這是中國少年報獎勵他在2002年新聞宣傳工作中所做出的貢獻。這是他新世紀第二次獲此殊譽。王慎言是業餘新聞工作者,30多年來,他擔任《阜陽日報》、《安徽日報》、《中國少年報》等報社通訊員,采寫了不少有價值的教育新聞和社會新聞。 《安徽老年報》 第1版 2003.3.10

  9、七旬老漢18年造出花果山

  “太陽出來照山川,河邊有座加南山,老頭修了它18年,樹木成了林,雀鳥鬧聲喧……”到南充市高坪區龍門鎮附近的加南山游玩的人,可能會看到一名老人一邊勞作一邊高唱他自編的歌。這名造山老人叫龍永昌,今年70歲,18年前,已52歲的龍永昌萌發了在這荒灘上建1個供人休閒的公園,在公園裏造一座供人游覽的“花果山”的想法。此後,老人每天天不亮就背着土筐,扛着鋤頭,挑着水桶到孔夫子片荒灘裏去,“造山”,他獨自一人一筐土一筐石地搬着運着。18年來,龍永昌真是曆盡了艱辛。18年的艱辛也頗有成效:昔日的荒灘變成了風景秀麗的公園,公園裏崛起了1座高約15米,山腳周長約250米的花果山,取名“加南山”,1條寬約4米,深約7米的環繞着加南山。如今經常有人來這裡休閒玩耍。 《晚霞報》 第2版 2003.3.18

  關注老人

  10、關注老年人出行平安

  據統計分析,中國老年人交通事故特點為:(1)傷亡嚴重。近4年來,全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死於交通事故的,每年7600餘人,佔全國交通事故死亡總人數的11.5%;受傷7611人,佔受傷總人數5.1%。(2)老年人出行游逛發生交通事故突出。以1995年為例,老年人出行購物時發生交通事故死亡1038人;上街散步游逛發生交通事故1385人。兩者佔老年人交通事故殘廢總數的27.95%。(3)絕大多數是步行和騎自行車時發生交通事故。據2001年統計,老年人騎自行車交通事故死亡近2000人。佔老年人交通事故死亡總數的24%。(4)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主要是離退休、不在業及從事家務的人員。鋻於老年人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歐美發達國家早已把“維護、保障老人的交通安全”提上了政府議事日程,列入社會公益事業。德國自1990年以來,交通死亡人數連續7年超過8000人。1996年60歲以上老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33%。為此,德國人採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開展參加型、體驗型、實踐型交通安全教育。讓老年人體驗各種道路的交通環境,觀看發生事故時的危險場面,掌握危險情況下的處置方法等。二是實施促進老年人安全駕駛的對策。擴充老年人駕校學習的班級;有效地利用科學檢查儀器,實施駕駛適應性檢查;有效地利用駕駛模擬器,推廣個別的安全駕駛指導;開發、推廣老年人易乘易駕的機動車輛等。三是創造老年人能安心活動的道路交通環境。通過擴寬人行道、將交通標誌大型化、設置通俗易懂的道路標誌等到方式來整治道路交通環境。近幾年,其老人交通事故發生率呈逐年下降趨勢。 《晚霞報》 第1版 2003.3.13

  11、養老院親情缺乏何其多

  記者在對天津市部分養老院採訪中發現,一些兒女孩子把老人送進養老院後就很少再來探望,似乎把養老院當做了卸“包袱”的地方,完全忽視了老人的情感需求。據介紹,眼下大多數養老院中入住的老人並非都是些為了排解居家養老的孤獨和寂寞,通過社會養老途徑選擇一種更為理想的處所,而是老人不能處理或缺少生活上的安全感,更多的是患病、臥床、癡呆的老人。他們已患病多年,因為治病和生活照料,牽扯了兒女們太多精力,因兒女們競爭壓力大,老人不得已住進養老院。 《天津老年時報》 第1版 2002.3.14

  新 視 點

  12、白髮人當“業餘法官”

  天津市河東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最近對該區百餘個社區居委會調查發現常年工作在民間調解戰線的“業餘法官”中,80%以上都是年過60歲的老年人。他們在為市民調解家庭糾紛、鄰里不和中發揮着顯著作用,從去年3月至今,共調解民事糾紛300余件。據調查,該區先後吸納60歲以上的老年人1000多人。這些老年調解員為了使工作具有一定的説服力,還自學法律知識。不少居委會定期請專業法律工作都到社區為白髮人“業餘法官”講課,掌握平息家庭糾紛及調解鄰里不和的技巧和處置能力。在民間糾紛調解中,由於他們情況掌握透徹,威望高,有一定的法律知識,他們到居民家庭中調解糾紛很受歡迎。 《天津老年時報》 第1版 2002.3.12

  神州大地

  13、我國植樹習俗

  定居植樹:雲南傣族的群眾每當遷移到一個新地方居住,都要帶上樹苗,栽種在自己新居的周圍,讓它生根、七花、結果。

  辭鄉種樹:在安徽省的一些地方,一直保持着“辭鄉種樹留情”的傳統。哪家的子女考上了大學,當了兵,或者誰家遷移他地,都要在自家或本家族最親的人房前種一棵石榴或柵桃。這種樹,一般在3年後開花結果,當樹開花結果的季節,就會勾起家人的思念。當地人稱之為“念情樹”。

  增歲植樹:湖南省湘西的苗族,不論誰家生了小孩,都必須要種一棵樹。以後每增加一歲,就要再種一棵樹。等到結婚時,男女雙方就把這些樹木當作家業。

  椰樹陪嫁:在海南省文昌縣,女兒出嫁所辦的嫁粧之一就是椰樹。到了婆家後,要將椰樹栽在選定的地點。數年之後,叢叢椰樹連成一片,成為蔚為半觀的“愛情林”,象徵夫妻“愛情常青,百年好合。”

  添孩植樹:在江西省婺源縣的一些地方,不管是誰家,也不論生下來的是男孩還是女孩,生後的3天之內,必須要選定一個地方種幾棵樹。20年後,小孩子長大成人了,樹木也成了棟樑之材。 《安徽老年報》 第4版 2003.3.10

  信息平臺

  14、外國人紛紛學漢語

  法國《問題》周刊1月24日一期文章題:全球有3000多萬外國人學習或講漢語。全世界學習或講漢語的外國人有3000多萬!這些人分別生活在世界上的85個國家裏。在這些國家裏,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學習這一語言。在最近10年中,有40萬外國大學生前往中國學習。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語言,也是世界上僅次於英語和西班牙語的第三大語言。 《安徽老年報》 第4版 2003.3.10

  營養博士

  15、不該拋棄的食物精品

  魚眼:特別是金槍魚科的鮪魚眼,含有相當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天然物質能力增強大腦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魚磷:魚鱗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多種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尤以鈣、磷含量高,是特殊的保健品。

  橘絡:橘瓣外表的白色經絡中含有一種名為“路丁”的維生素,能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彈性和密度,對於平時有出血傾向的人,特別是有血管硬化傾向的老人,食橘絡更有裨益。

  骨頭:骨頭營養勝過肉。豬骨頭蛋白質高出奶粉23%,是豬肉的兩倍,高出牛肉61%,是雞蛋的1倍多;至於磷、鈣含量更是其他食物所不比擬的。尤其是,它的營養萬分比植物性食品更易為人體所吸收。

  辣椒葉:辣椒葉含有豐富的鈣質、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和其他營養物質,其味甘甜鮮嫩,口感很好。既可單獨作菜,亦可與肉類同炒,還可煮湯,。常食辣椒葉能起到驅寒暖胃、補肝明目、促進胃液分泌、減肥美容的作用。 《晚霞報》 第3版 2003.3.12

  環 球

  16、撒丁島:百歲壽星男性多

  意大利的撒丁島堪稱“長壽島”。據對島上317個村莊所作的調查,現共有百歲以上壽星222人,平均每10萬人中有13.5人係百歲以上老人,此比例約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0倍之多。與世界其他地區往往女壽星大大多於男壽星不 同,該島男女百歲老人的比例相反2:1,但研究都有至今未能成功地找到其中的關鍵原因。研究者們驚奇地發現,島上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大多仍在辛勤地勞作,從外表和精神狀態看,和其他地區的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也差不多。 《安徽老年報》 第4版 2003.3.15

  17、地球的幾次變化

  奇變一:出現生命 第一次奇變是在19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塞爾維亞尼什哲學院教授帕夫萊博士在一塊19億年前形成的岩石中發現了植物含有白要質素和纖維素,表明地球已有生命。

  奇變二:出現昆蟲 第二次奇變是在48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1厘米長的小昆蟲,它是由日本生物學家在本州島山脈中最古老的有機化石殘片中發現的。

  奇變三:出現恐龍 第三次奇變是在2.2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恐龍。美國古生物學家在亞利桑那沙漠發現這個恐龍化石。

  奇變四:出現猿人 第四次奇變是在4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猿人。埃塞俄比亞的阿什河岸有一具距今400萬年的古屍,經鑒定是一具猿人屍體。

  奇變五:出現石器工具 考古學家亦在埃塞 俄比亞東北區海港地區發一批原始石器工具。

  奇變六:出現直立人 第六次奇變是在160萬年前,直立人的出現。這是在肯尼亞北部圖爾卡納湖兩岸發現的。經鑒定,這具骨骼化石是一個12歲的男孩子,身高與現代人一樣。

  奇變七:出現原始村落 第七次奇變是在1.5萬年前,出現了原始村落。在俄羅斯波加爾斯克地區發現了極其珍貴的原始村落遺址。

  奇變八:出現象形文字 第八次奇變是在7000年之前,出現了象形文字。在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區的墓壁上殘留着繪畫,墓內有陶器,上面刻有象形文字。 《安徽老年報》 第4版 2003.3.10

  時代變遷

  18、問候語的變化

  郵政時代:見信如見面,此致敬禮!

  電話時代:喂,你好!你找誰呀?

  呼機時代:速回電話!生日快樂!

  手機時代:你是哪位?你打錯了!

  網絡時代:你是MM,還是GG?

  後網絡時代:有人嗎?你是人嗎?       《晚霞文摘》 第6版 2003.3.7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