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簡介
王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係,後考上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畢業。後留所工作,一直從事古植物的演化及其發展的研究工作。
內容簡介
我今天講的內容是《植物是如何登陸的》。們從現在的植被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就是説現在海洋中有很多生物,類型也比較多,但是在現在陸地上植物的類型也是比較多的。那麼植物佔領不同的生態域,有的在高山上,有的在河流裏面,這個植物是非常繁盛的,但是在地球的歷史中,這個植物是如何佔領陸地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説它重要呢?這主要是要考慮到只有植物登陸以後,它在陸地上生存下來,佔領陸地這麼廣大的空間,那麼才能為動物登陸提供一些條件。植物怎樣從水生的藻類發展到最後佔領整個陸地的不同生態域,並且形成森林這麼一個過程。我們回顧地球的演化歷史,地球已經發展到今天,有45億到46億年。在距今六億年左右,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以海洋生物為主,在水中生活着大量的藻類,植物在陸地上生存,它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具有維管組織,這樣植物才能直立,在地球上生存。 二、防止和調節水分蒸發以及光合作用的條件。三、繁衍後代的能力。
有了這三個條件以後,植物登陸也就有了一個基礎。然後植物逐漸離開水體,登上陸地。也就是説植物登陸的過程是一個從水生;到半水生到佔領近水的這麼一個陸地環境;到佔領可以遠離水;到最後佔領不同的生態環境,最後完成登陸的這個過程。
我們可以看出來植物佔領陸地,它是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艱巨的過程。那麼通過不斷地演化和發展,形成了我們今天比較豐富的植被。我們今天的人類是非常幸福的,我們可以使用地球上的這些植被資源,但是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這些植被資源是非常寶貴的。我想的話,我們要保護植被,保護植被的目的就是為了我們人類的自身生存,為了維持一個良好的陸地生活環境。
《植物是如何登陸的》(全文)
我今天講的內容是《植物是如何登陸的》,我們從現在的植被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就是説現在海洋中有很多生物,類型也比較多,但是在現在陸地上植物的類型也是比較多的。那麼植物佔領不同的生態域,有的在高山上,有的在河流裏面,這個植物是非常繁盛的。但是在地球的歷史中,這個植物是如何佔領陸地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説它重要呢?這主要是要考慮到只有植物登陸以後,它在陸地上生存下來,佔領陸地這麼廣大的空間,那麼才能為動物登陸提供一些條件。這些條件包括提供它的食物,以及它的生活空間。那麼當然了,在後來的演化中動物經過不斷地發展,形成了像恐龍、鳥類以及直至到我們今天的人類。
今天我要講的就是植物是如何登陸,它是怎樣一個登陸過程?那麼具體地説就是植物怎樣從水生的藻類發展到最後佔領整個陸地的不同生態域,並且形成森林這麼一個過程。我們回顧地球的演化歷史,地球已經發展到今天,有45億到46億年。在距今六億年左右,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以海洋生物為主,在水中生活着大量的藻類,要講植物是如何登陸的,這麼一個主題的話,我們首先要講一講植物在陸地上生存,它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它才能在陸地上生存下去,根據我們的研究,植物的生存基本上要具有三個基本條件。
那麼首先我講第一個,那麼大家也看到的,植物無論是小草,或者是很大的樹,它一般都是由地面向上生長的,那麼這樣就要有一個支持這個植物並且從地下運輸水分和養分的這麼一個組織,那麼這個組織我們就稱之為維管組織。只有具備了這個維管組織,植物才能直立上去在地球上生存。這種維管組織在植物的登陸中它佔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那麼在不同的時期,它的疏導能力是比較弱的。隨着它的發展,這種維管組織它的疏導能力是不斷增加的,當然,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陸地上的植物沒有這麼一個支持和疏導的組織,那麼就像我們海帶一樣,一旦離開了水它就癱成一攤泥,這個陸地上的動物也就不能直立起來,因此説這個條件對於陸地上的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個條件就是説防止和調節水分蒸發以及光合作用的這麼一個條件,那麼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隨便拿一塊葉片可以在放大鏡下仔細看,在葉子的表面有一層薄的膜,在膜上面有一些小白點,那麼這些小白點,就代表了植物的一種小氣孔。那麼這個薄的膜就代表了植物的角質層,那麼這個有什麼作用呢?這個主要是防止植物的它的水分的蒸發,那麼氣孔主要是調劑也是一個植物的呼吸的這麼一個結構。那麼只有具備了這麼一個結構,那麼植物才能在陸地上,就是説它能夠防止水分的蒸發,並且調劑自己的水分同時呼吸二氧化碳,同時通過植物體內部的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提供自身的能量。那麼如果這個植物它沒有這個角質層,也沒有這種氣孔的話,那麼一旦這個植物暴露在空氣中,在烈日陽光的照射下,可想而知這個植物很快就枯萎了,那麼它也不可能在陸地上長期的生存下來。
植物在陸地上生存下來的第三個必備的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也就是繁衍後代的這麼一個能力。當然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一個生物它沒有繁衍後代的能力的話,它要生存下來,也只能是曇花一現。那麼也就是説自己一個人,下面就沒有了,長期生存下去也是不可能的,那麼植物在陸地上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要具有這種能力,具有這種能力。也就是説,它繁衍後代要脫離開水體。那麼脫離開水體植物上來説,它要具備一種什麼樣的結構呢?從早期來説它要具備一種叫做三縫孢的這麼一個繁殖後代的能力,通過這種三縫孢的萌發,那麼形成一個植物體,那麼當然這個三縫孢是保存在孢子囊裏面的,這種孢子囊有的時候可以在植物的頂上着生,同時有的時候這個孢子囊可以相互聚合形成孢子囊穗。當然在後來的發展中,植物繁衍後代就變成種子了。那麼到我們現在的被子植物以及大家吃的這種米飯這些種子它都是繁衍後代的一些東西。因此説這個繁衍後代的器官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對於植物登陸的早期,這種植物繁衍後代主要是靠三縫孢來完成的,只是在植物後期進一步繁盛發展的時候才出現了種子。
上面我講了有關於植物登陸所要必須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只有具備了這三個條件,那麼植物才能在陸地上生存下去。在這裡,我要首先講植物登陸的這麼一個過程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回顧一下地球的發展的歷史:地球演化到今已經有45到46億年這麼一個歷史時期,當然在距今六億年的時候,在海洋中,出現了大量的藻類。當然隨着今後的演化,形成了寒武紀生物的大爆發。那麼在海洋中形成了很多的動物,那麼同時也有些脊椎動物的出現,但是在地球的表面上除了海洋以外,當時已經出現陸地,那麼生物它必須要佔領陸地,就是隨着生物的演化和變化,生物除了它並不滿足於只在海洋這麼一個環境中生存下去,因此説它要向廣大的陸地上推進。那麼就這樣,從這個時候,就是從大約距今5.2億年的時候,植物就開始了一個艱難的佔領陸地的這麼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主要是根據化石的研究,根據化石的研究,這麼一個過程,簡單的可以劃分為三個基本階段。
第一個基本階段這個階段是從距今5.2億年開始,這個時期也是植物已經可以在陸地上生存了。那麼主要的化石證據是來自於一種比較細小的微體化石,那麼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些植物,就是可以在陸地上生存的兩棲植物,那麼稱之為似苔蘚植物。這個時間是延續了一個很長的時間,大約延續了一億年,在距今大約4.2億年左右的時間,那麼植物進入了第二個階段,這個叫早期植物化石階段。那麼這個時候的植物,已經具備了在陸地上生存的這個能力。但是植物比較簡單,它並不能佔領所有的陸地的生態域,它只能在水邊生活。在距今大約4億年左右的時候,植物進入一個大發展的階段,那麼這個階段也就是植物最終完成登陸的一個階段,那麼這個階段植物的類型也很多了。那麼植物的生存可以完全脫離水體,同時佔領地球的不同生態域,並且在最後,在地球上形成了森林。
下面我就具體的講一下這三個階段植物的一個變化的一個過程,首先就是第一個階段,那麼這個階段它主要的是,我們剛才所講的,就是説地球上生活的一種,這種似苔蘚植物。這種植物它相對來説,我們到現在為止我們還不太清楚這個植物它究竟是什麼樣子,那麼它的大小是什麼?那麼根據我們研究者的推測,這個時候的植物是非常小的,只有針這麼大小,那麼因此説在化石中是比較難以識別的,而推斷它是這種似苔蘚植物的主要的證據是來自一種微體化石,我們簡稱為隱孢子。那麼這種化石它主要是保存在岩石中,對植物體的某一個部分,那麼把這個岩石取回來,在實驗室中通過化學的處理,把這種植物體的部分從岩石中提取出來,然後進行觀察,但這個植物體化石是很小,它是在0.2個毫米以下,我們肉眼是看不到的,那麼只有通過顯微鏡,甚至用電子顯微鏡來進行觀察。那麼通常主要的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一種四分體,一種類型是一個兩分體,那麼這些四分體和兩分體它是早期陸生植物的這種指示性化石。那麼它們的出現,就代表了陸地上可能生存有植物,那麼這種植物跟苔蘚植物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晚二陶紀這類植物的範圍是非常廣的,可以從赤道到寒冷的地區。那麼在我們國家新疆也發現了,因為從古地理的研究來説,我們國家的新疆,就是當時所處的古地理位置應該在赤道的附近,因此説這個植物是的確時間很長的,那麼這類植物它的生存的一種環境,是一種潮濕的,但是離開水體也不能太遠的一種植物。
當然,似苔蘚植物言下之意就是跟苔蘚植物非常相似,那麼現在我們都知道的,苔蘚植物是一種就是説兩棲性的植物,它的生活並不能離開水體,它不能完全離開水體,它是一種又可以水生又可以陸生的。那麼我剛才也講了這種似苔蘚植物我們沒有化石證據,而真正的我們這種苔蘚植物的化石證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那麼從目前世界上的資料上分析,最早的苔蘚植物的化石發現在晚泥盆世,那麼這種苔蘚植物也不是靠我們肉眼所看到的標本,能看到的,它也是通過化學分析從岩石中分析出來的。那麼通過研究,從它的細胞的形態以及細胞的分佈,以及它的整個形態特徵上來説,認為它是一種苔蘚植物。那麼這樣就有個問題了,苔蘚植物的化石,發現在晚泥盆世,大約在距今3.5到3.6億年這麼一個時間範圍之內,而最早的似苔蘚植物的微體化石證據是來自於5.2億年。那麼這中間差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這中間只有微體化石的證據,並沒有大化石的證據,因此説全世界包括中國的古植物學者都在為這個問題的最終解決,在不斷地努力,希望能夠儘早能夠及時在植物佔領陸地這個最早期這個階段,它的植物的、它的形態特徵,它的植物學特徵,為最終這個問題的解決做出不懈的努力。
在這之後,植物佔領陸地的過程,進入了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植物發生了一個質的飛躍,那麼就是説這個時候它的植物已經完全可以在陸地上生存下來。它不需要依賴水,當然這個時候的植物離開水體並不是很遠的,也不能完全離開水體。那麼導致植物這個質的飛躍,你像過去這種似苔蘚植物,生存了一億年,那麼在4.3億年,或者4.2億年的時候,出現了可以陸地上生存的這麼個植物,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次質的飛躍呢?根據地質學的研究,在距今4.4億年的時候,地球上形成了一次很大的冰期,就是4.4億年左右,在地球的古南極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冰蓋。那麼這個冰蓋形成的範圍也很廣,像我們國家的華南地區也遭到了它的波及,那麼它所造成的一個,就是由於冰蓋的形成,使海洋的海平面下降了,有人認為五十米,有人認為一百米,那麼這種海平面的下降,可想而知,海洋的面積的減少,那麼陸地面積必然就增大。那麼當時海洋中生活的生物,那麼在這種海洋面積減少的情況下,那麼它勢必就要往另外一個空間發展,那麼這樣也促使了這種海洋的像藻類植物,開始往陸地上前進。但是由於當時冰蓋的形成,氣候又比較冷,而植物對氣候是比較敏感的。
因此説,在冰期之前並沒有出現陸地上可以真正生存的植物,當然,在這個冰期以後,冰期逐步地開始消融。冰期消融以後,海平面自然就要上升,陸地面積也要減少,那麼這個階段儘管氣候回暖了,但是它還並不能適應陸地植物的生存。但是隨着這次冰期的消融,而地殼運動是在不斷地變化,這個南極冰川消融以後,當時經歷了一個過程,就是説地球地殼不斷地升降,比較快的這麼一個過程。就是陸地它不斷地擴張,海洋也不斷地收縮這麼一個交替過程,一會兒,我們講的這個一會兒是地質歷史上的一會兒,有一定的時間範圍。那麼這個一會兒,這塊地方它的海平面下降了,它變成了陸地,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海平面又上升了,它又變成了海洋。因此這種海陸的變化,那麼也導致了這種水生的植物開始逐步地,它要適應這種變化的環境,爬上了陸地。因此結果就導致在距今大約4.3億年前,出現了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陸生的維管植物。非常幸運,這個最早的陸生維管植物,到目前為止它是最早的記錄,那麼主要它是只發現在我們國家的貴州鳳岡。那麼這個植物是非常有趣的,它的植物的中間有很好的這種維管組織。它由不同的管狀細胞所組成,那麼這個維管組織就很好地支持了這個植物,那麼也就認為它是陸生植物的一個重要的理由,因為它有這個維管組織,因此這個植物可以直立,在陸地上生長。而在海洋中,它不需要這個結構,它要水體來支持植物。從這個植物的形態來説,它的整個枝就呈一種羽毛狀的排列,就是羽狀排列,那麼這個跟藻類又很像。那麼這個植物通過我們的研究,認為這種植物它具有陸地的生態能力,就是説它是一種陸地上生長的植物,但是它又沒有從形態上跟藻類是十分相像的,因此説它是一種從藻類到陸生植物中間的一種類型,它是陸生植物的一個演化的旁支。而這類植物它生存時間很短,它是陸地植物的一個先驅者,但是它並沒有延續下去,而是它並不代表陸生植物的原始的類型,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這個植物很快就消亡了。那麼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以在陸地上生存的形態比較簡單的一些植物。
那麼這就是説,形態比較簡單的這些植物的話,一般來説,國際上大家公認的,主要有一大類植物叫頂囊蕨植物。這種植物從結構上來説是非常簡單,大家也看到的,就是一個枝條,它簡單地分叉幾次,然後頂上就剩一個圓球,孢子囊。裏面有三縫孢,同時這個植物它沒有葉子。那麼它的枝條的表面,它就有這種角質層,就有這種氣孔,另外這種枝條的裏面有支持這個植物的維管組織。因此説,這種非常簡單,個體也十分小的這種植物,它是一種早期陸生植物的一個代表分子。那麼這個代表分子,它當時有一定的分佈範圍,它主要分佈於北半球。那麼在這個時候,南半球,同樣也存在着一類到目前為止發現的一類重要的植物,這種植物叫做巴蘭德木。那麼這個植物它的形態結構相對比較複雜,跟我們所説的這個頂囊蕨,它屬於不同的類型,那麼這個植物它跟我們現在蕨類裏面的,像那種石松,就是過去很小的石松十分像。上面有些很小的葉子,呈螺旋一樣地排列,那麼這個植物它當時主要分佈在地球的南半球,它是南半球植物的主要代表分子。因此説當時在距今大約4.2億年前的時候,在地球的表面上植物已經有了一定的分區。那麼造成植物這種南半球和北半球分區,主要的原因是跟它的氣候有一定的關係。
當然,我們要説的另外一個問題,儘管地球上當時主要是有南半球和北半球,這兩大類,就是以植物為主以外,另外在它的赤道附近,分佈了一些特殊的、形態結構比較發育一些植物類型。比如在加拿大北極圈,距今大約4.2億年左右的時候,它的陸生植物是非常發育的。那麼加拿大北極圈大家都知道現在是冰天雪地,那麼這些化石主要是採集於一些埋在雪下的岩石之中。而當時在這個時候,就是説在距今4.2億年的時候,根據古地理的研究,當時加拿大這個地區它屬於地球的赤道附近。因此也可以看到,通過這個也可以看出地球的板塊是在不斷地變化的,那麼加拿大這個北極圈,這些陸生植物它的形態已經比較複雜了,出現了不同的類型。有些類型它的植物可以多次分叉的,頂上這有一個孢子囊的,這算一個圓的,這就稱為孢子囊,那麼跟頂囊蕨是十分相似的,但有所不同。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我們國家新疆的,在我們國家新疆的準噶爾盆地西北緣,在距今大約4.15億年左右的時候,也産有一些就是早期的陸生植物。那麼這些陸生植物的類型是非常豐富的,它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已知保存最好的植物群。那麼它的類型是非常多的,那麼當時根據古地理研究,我們國家新疆的準噶爾,現在大家知道是氣候比較乾燥的,自然條件比較惡劣,但是當時它的氣候條件是在古赤道的附近,因此説也可以看出來一些變化。那麼這個植物群裏面的類型是非常多的,那麼有一種植物的類型,就是説它的植物它的莖桿,它分叉多次,在它的頂端是組成一些孢子囊的,那麼這些植物的類型,這種植物的類型它代表了一種我們現代植物的最原始的類型。通過這種植物的類型呢,發育形成了我們現代的植被。當然在這個植物群裏面,它的類型也是非常多的,那麼這裡我要重點向大家介紹的有一種植物,它上面有個孢子囊,孢子囊下面也是分叉的一個莖桿,但是在這個孢子囊上面長了很多刺,那麼在這個植物的莖桿上也有很多刺。這個植物長刺,看起來這個結構是非常簡單的,你比如現在玫瑰花這些東西,帶刺的玫瑰,這都有刺,那麼這個刺當時出現,它有什麼用呢?那麼從植物本身來説,這個刺增加了植物的表面的面積,那麼可能增加光合作用,可以形成自己的能量。但是這種刺的增加,同時也使植物受光面積增加,那麼對於它的本身的防止水分的蒸發,也不是很有利的,那麼同時,要考慮到這種刺的出現,也是一個另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植物它有自我保護能力。就相當於你要在現代植物裏面,你説要摘某個東西,如果表面有刺的話,你得想想用別的辦法去摘它。當然這是不合法的,那麼就説這種刺,當時出現的這種刺,它的目的,我想主要的目的是植物的一個自身保護功能。那麼當時在陸地上會有什麼東西吃它呢?那麼根據這樣,我們就認為當時地球上除了植物以外,已經出現了動物。當然這個方面我們通過研究也有化石證據,産自於英國志留紀時代裏面的一種多足類的一些動物化石,它屬於節肢動物的,跟昆蟲比較相似的。那麼這種動物當時已經在陸地上可以生存下來了,那麼因此説新疆的這種植物表面帶有刺,我想是跟最早期的昆蟲是有關係的,植物已經有了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那麼也這也是一種植物跟動物在陸地協同演化的一個開始。
到這個時候為止,那麼植物它基本上可以在陸地上生存下去了,進入下面一個階段,就是説植物如何佔領陸地的不同的生態環境,並且最終形成很茂盛的植被,也就是形成我們現在的森林,那麼這個時期我們稱為植物的發展時期。那麼這個時期延續的時間大約有七千萬年左右,那麼這個主要的是從泥盆紀開始,在這個裏面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就是早泥盆紀、中泥盆紀和晚泥盆紀,那麼這三個階段所顯示的植物,無論從大小,以及形態以及它的分佈的範圍,都有明顯的變化。
那麼首先我要講的是,第一個就是早泥盆。這個時候它的陸地上的植物,已經在地球上廣泛的分佈了。那麼這個時候的植物,它相對來説個體都比較小,都是沿着地面分佈的,那麼這個時候它也出現了很多類型,跟前面是不一樣的。那麼這些類型比如像現在一些植物的祖先類型,像裸蕨類、石松類、瑞尼蕨類,以及工蕨類,這些大部分類型,現在我們在地球上已經看不到了。它是現代植物的一些祖先類型,它當時已經絕滅了,但是這些類型通過今後的發展,形成了我們現在的蕨類植物,以及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這樣一步一步地發展過來的。那麼這些植物之間有很大的差異,當然也可以看出來當時的一些植物,它主要的表面都是光滑的,就是説它主要是由一些這種小枝組成的,但是在我們國家雲南的“坡松衝組”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葉,以後的發展就是形成了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葉片,那麼這種大型葉的形成對於植物進一步佔領不同的生態域,並且最後森林的形成,是非常有意義的。那麼這個植物當時在早泥盆世,這個植物它所顯示的在世界各地上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在英國它的早泥盆世的陸生植物,它顯示的我們當時的植物,它基本上沿着離水不遠的這麼一個距離進行分佈。而在遠處的比如像山上以及斜坡上,植物就非常少。當時的植物個體也比較矮,當然英國的這個早泥盆世的特定的植物群,在世界上是非常有名的。因為它的化石主要産在燧石之中,那麼經過了礦化作用,那麼這個主要是與當時生態環境中有些火山,這些火山形成了一種熱液流,對植物進行替換作用,最後使得植物的結構保存得非常好是有關係的。但是也可以看出來當時的植物它離水是不遠的,儘管在陸地上生存,但是它不能離水非常遠,我們國家雲南的早泥盆世的植物也是非常發育的,那麼這個時候的植物,也可以看出來,它儘管它分佈的類型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有些植物它還沒有完全離開水。它有一部分可以露在水上,就是説可以冒出水面,那麼這一點,也可以説它在陸地上也可以生存。但是有些部分它還在水下,有些植物它就可以在陸地上生存了。那麼這些陸地上生存的這些植物從個體上來説都很小,就跟我們現在小草一樣,當然小草不屬於這一類。就是説也在地面分佈,同時它不可能離開水體,那麼真正的早泥盆世,植物它是佔領了陸地,但是佔領了陸地的這種生態域是有限的。它當時並不能離開水體,因此説物必須要向前繼續發展,佔領更大的生態域,那麼進入了第二個階段,那麼也就是我們地質上講的中泥盆世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陸生植物它就開始逐步地遠離水體,那麼這個時候植物它有很大的特徵,就是現在我們蕨類植物的主要的原始類型,在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了。那麼同時在這個時候某些植物的個體已經很大了,像有一種在我們國家湖南發現的這一類植物,它的個體已經很大了。它的高度可以達到一到兩米,當然在紐約,他們在中泥盆世也發現了一類植物,跟我們國家的有些不同,但是它的高度也能達到一到兩米。那麼在這種一到兩米的這麼一個植被高度上,同時也生存了不同高度的一些植物。因此説有些植物它的高度只在一到兩米之間,那麼形成了一個中間層次的植物,同時在當時的地面也有一部分低矮的植物,因此説在這個時候中泥盆世這些植物,從空間上來説,已經有一種層次上分別。
那麼同時在中泥盆世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它離開水,那麼在這個景觀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植物它已經可以生存在不同的生態範圍內,有些已經離開了水了,那麼同時也可以看出來這個地方,就是像這些地區已經形成了一種就是比較原始的森林,那麼當然不像現在森林一樣,這些森林底下也有些低矮的這些植物,而這些植物並不像現在那樣比較茂盛,但是它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過程,那麼這些是非常清楚的,當時,也可以看出來當時的一個植物,我們可以跟現在的一個植被進行比較的話,好像這些植物表面並沒有很發育的葉子,那麼因此當時的植物它並沒有形成我們現在這種葉子,它主要的是靠枝條的,就是這種枝的多次分叉這樣一個過程,那麼因此説這個植物已經真正的佔領陸地的生態系統,似乎還差了一點。
那麼隨着地質的演化,植物進入了晚泥盆世這個演化階段,那麼這個演化階段它的陸生植物佔領了不同的生態的環境,那麼現在蕨類植物的不同的類型,也在這個時候出現了。那麼這個裏面比如像現在蕨類裏面,它的石松類,個體都比較小。而這個時候它有一種石松類個體是很大的,它的高度可以達到十米左右。那麼這些植物,它在某個地區一起生長形成了比較茂盛的森林,但是同時它不但有高達十米以上的,同時在地面的植被類型也不斷地豐富、不斷地發育。在這裡我要講的,當時我們在這之前所講的這些植物,都是以蕨類植物為主,但是這個時候在地球的植物演化中出現了一個重要的類群,就是裸子植物,也可以稱為全裸子植物。那麼有一種全裸子植物稱之為古羊齒,它的個體是非常大的,它的高度可以達到十幾米,它的直徑可以在一兩米。那麼在美國,可以在一個公園,美國的一個森林公園裏面,保存了很好的古羊齒,那麼它形成了陸地上最原始的,就是説當時形成了陸地上的森林。當然另外一個重要的就是裸子植物種子的發現,也是很重要的。像這類植物,它出現了種子,那麼種子就預示着裸子植物的開始,因此當時晚泥盆世是一個植物界演化,從蕨類植物向裸子植物過渡的一個關鍵時期。而這個時候地球上所生存的,主要是以蕨類植物為主。
那麼到這個時候為止,植物基本上完成了它登陸的一個過程,那麼這個時候它的植物就可以佔領不同的生態域。那麼隨着今後的演化形成更繁盛的植物群,那麼總的來説植物佔領陸地的這麼一個歷程,是從一個水生、到半水生、到佔領近水的這麼一個陸地環境、到佔領可以遠離水、到最後佔領不同的生態環境,就是説包括山區這麼一個生態的環境,這麼一個過程。那麼這個演化的過程,應該就是從距今5.2億年到距今3.5億年這麼一個過程,那麼這樣就是植物完成了一個真正的它佔領陸地這麼一個旅程。
當然,隨着在這今後的發展過程中,植物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地球上的蕨類植物進一步繁盛,同時裸子植物也進一步加入,在距今3億年之前形成了我們地球歷史上最繁盛的植被。就是比我們現在的植被還要繁盛,那麼給我們人類所帶來的財富,當時由於植被的豐富形成了很厚的煤,像我們國家華北的煤,這樣給我們人類今天能夠使用的一種能源,就是煤。
最後要説的,就是説植物佔領陸地它是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艱巨的過程,那麼通過這個不斷地演化,形成了我們今天比較豐富的這麼一個植被。我們今天人類是非常幸福的,我們可以使用地球上的這些植被資源,但是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這些植被資源是非常寶貴的。我想的話,我們要保護植被,保護植被的目的就是為了我們人類的自身生存,為了維持一個良好的陸地生活環境,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