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節目內容     欄目介紹     主創人員     打造法則         



王太川


  
王太川:高校走出的企業家


  編導:喬 紅

  主持人: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商界名家》。勞動創造財富,勞模令人敬仰,在全國人民歡慶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商界名家》推出三期全國勞模企業家節目,歡迎您的收看。

  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的這位勞模企業家是西安交通大學開元集團的董事長王太川先生,歡迎王先生。

  1994年,當王太川借錢在西安市高新技術開發區買下這些辦公樓和廠房的時候,認識的人都説他是個傻子,因為他把活錢變成死錢。8年之後,西安交通大學的幾十家校辦企業還在校周邊爭搶生存空間的時候,而王太川的交大開元已經發展成了擁有20多億資産,涉足高科技、教育、地産等多個領域的企業集團,他當年買下的房産也已經增殖了一倍。

  主持人:在八十年代的中後期,國內的高校陸續出了一批高科技企業,像北大方正、清華紫光,現在都非常地有名氣了。他們在資本市場上,應該説也是儘量地去搶佔先機,包括上市,買殼等等等等,去融資。王先生,您所在的西安交大的開元集團是哪一年成立的?

  王:1989年4月份成立的。

  主持人:創業之初遇到了哪些困難,其中最大的,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比如説這是一個從學校脫胎換骨出來的一個企業。

  王:應該説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們從教學崗位和科研崗位,幾個人,因為當時我的技術開發公司成立的時候只有十萬塊錢,學校給了十萬塊錢,讓我們去發展。我們最大的問題…

  主持人:你覺得夠嗎?

  王:不夠,還不夠我們發工資,不夠租房子,當時只有一個六十平方米的教室,幾個人,我們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生存問題,怎麼生存,這些人從學校開始,走到企業以後,學校的工資就不再發了,我們每年還要包自己的工資,還得有創收、盈利,這可能是最大的困難,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我感到當時觀念上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剛開始做技術開發公司,工作的時候,比學校的,用現在一些話講的,就是有些同志會説你們為什麼去幹這事,好像我們是為了掙錢,或者我們是不務正業。

  主持人:第一個困難你是怎麼克服的?你從哪兒去找錢?

  王:我們沒有辦法,只能通過技術服務、技術培訓,作為創收的一個來源,同時,我們也在尋求銀行,當然在尋求銀行的過程當中,遇到的困難比較多。當時,應該説我也走過了很多的艱難的路。我一次一次地跑過西安的四大專業銀行,後來我們從一個交通銀行,可能説我給交通銀行送我們的科研成果的可行性報告,送過將近十次。我們也拜訪過它將近十次,最後才感動了交通銀行,第一次給我們完成了貸款五十萬。

  在貸款過程當中,還有擔保問題,還有信用問題,我們畢竟是第一次。他們説你貸了款,用什麼還?我跟人家講,我還不好意思講説我拿技術賣了,來還,我説我要把技術經過孵化以後,我再轉讓出去,採取這種,人家就得論證你這個技術,他還不太熟悉我們這個技術是什麼樣的,我們經過各方面做工作,非常艱辛,冒著炎熱,頂著雨,經常去,感動了這個銀行,銀行最後給了我們第一筆錢,實際上是一個信任的貸款。

  主持人:這是你借的第一筆錢?

  王:借的。

  主持人:你真正賺的第一筆錢是什麼時候賺的?

  王:應該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交大,你就得靠著交大的特殊的地方,就是科技成果和人才,我第一筆錢要賺的就是人才培訓和技術轉讓。所以我感受最深的一項技術就是硅膠蓄電池。因為我經常出差,在去山西的路上,我給山西做一個技術服務的項目剛才當中,山西煤礦很多,跟礦工交談,在車上跟礦工交換意見,礦工説經常出現在礦井底下背的礦燈是鉛酸的蓄電池,我們正好學校有一個利用太陽能技術的一個硅膠蓄電池的技術。硅膠蓄電池的特點,就是比鉛酸蓄電池耐的時間長,再一個沒有酸,沒有味,可以反復地充電,就這麼一個特點。我們後來想了想,經過那次在車上,就留下了這個煤礦的地址,後來跟煤礦的科技部進行聯絡,我們跟電力局也聯絡,兩家共同做出了,把硅膠蓄電池的技術用到礦燈上。這個産品,一下子受到礦工的歡迎,另外也受到電力(部門)的歡迎,我們很快在全國的煤礦等等企業,推廣了四十多家。這四十多家,我這個技術從學校拿來多少錢呢?三萬多塊錢,我轉出去,每家可能要五萬,最多要八萬,這樣的話,就是公司一筆比較大的資金的積累。

  主持人: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一個老師在談到錢這方面問題的時候,稍稍會顯得有一些不好意思,或者是謹慎。你覺得你在跟那些煤礦企業,談技術轉讓的價格的時候,有這樣的心理嗎?

  王:開始還是有這樣的心理。所以説為什麼我轉讓的價格是逐步地提升的。我第一家就很便宜,到第二家、第三家,一宣傳,都希望有這樣的技術。

  主持人:最高的一家賣了多少錢?

  王:最高的一家有十萬塊錢,最低的是三萬塊錢,到最後可又降價了,到最後這個科技成果發展三年以後又在調價。

  主持人:當你賣十萬塊錢,跟人簽定合同的時候,你覺得做老師好,還是做企業家好?

  王:我感覺做企業還是很不錯的。

  專題片:出生農家的王太川是陜西扶風縣第一個進入西安交大的學生。父親當年用家鄉的“太川”水庫給他起名,是希望他將來能夠胸襟開闊,容納百川。

  主持人:和交大挨得這麼近,您又是教師出身,吸引人才是不是你一個比較得天獨厚的優勢?

  王:應該説是一個比較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我第一批吸引的人才就是搞通訊的專業人才,還有搞硅膠蓄電池的人才。這些人才,到了公司來以後,為今後的産業發展,起到了很重大的推動作用,當然在這些人才吸引過程當中,當時我感覺高校辦企業的時候,一部分人員到了公司以後,他並沒有斷掉他要回去當教師的(念頭)。

  主持人:還留了一手。

  王:他還留了一手。我把他形容成是腳踩兩隻船,一個在海裏,真正沒下海。

  主持人:想賺錢的時候找你,想自由的時候回學校。

  王:對,是這樣的。所以説我一直堅持讓他們要把學校斷掉,要到這個公司工作,必須斷掉那一塊。

  主持人:你好像在吸引人才方面,總是站在一個優勢一方,你有沒有在面對人才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在求人家的?

  王:有,確實是我看準一個成果,首先就想辦法把這個人才挖到我們公司來,這是我們當時提出的一些做法。

  主持人:根據我們的了解英國愛丁堡大學微電子研究中心的主任王國裕博士,就是王先生請回來的。我們看一段短片。

  開元集團微電子研究中心主任 王國裕:當時條件他就説,工作條件比如説可以和國外相比擬,也可以有五萬美元的年薪,還有其它的。這個條件當時在國內來説是很高的了,現在很多單位都可以做到,在當時還是很少的,特別是在西部地區。在很多人看來,比如説在交大的一些教授看來,就是天價了,天文數字了。

  主持人:當時你一年的工資大概是多少?

  王:五萬人民幣。

  主持人:你就敢拿五萬美元請一個國外的博士回來?

  王:這也是我求高技術人才到我公司來的一個重大的舉措。我一直有個想法,我們的民族工業不能發展,最重要的問題是在關鍵技術上,特別還有微電子技術上,我們感覺到我們是落後了,我們要承認這個現實。我們國家是落後的。我們特別在應用微電子方面落後,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想靠你自己要再配套去做,還是不行,你沒有這個精力。我的想法要直接從國際上引進這方面的人才,來發展我們的核心技術。

  主持人:你當時怎麼説服你的同事?

  王:首先是我自己&&,我不拿高薪。我首先讓這個真正的研發人員,這一個人讓他去拿高薪,採取這種方式。你説當初要做很大的解釋工作,也做了大量的解釋工作,我在多次的學校的董事會上,也進行了辯解,不能説不辯解,我自己就承擔責任了,這樣做。我想可能也是一種…

  主持人:你自己心理平衡嗎?

  王:我心裏是平衡的,我感到很愉快,我感覺到有一個責任感、使命感。

  主持人:我們的記者在開元集團採訪的時候發現,開元中層以上的領導,大部分都有車,我們再來看另外一段短片。

  開元集團公關部部長 胡小苓:葉總的車、馬總的車,這都是。這車應該説有一半是屬於我們的,産權有百分之五十是我們的,還有一半是屬於公司的。我們公司在一九九八年下半年的時候,就出臺了一個公司中層以上幹部配車的政策。你像我們中層以上的幹部,你只要在公司工作,是中層領導就可以配車,就有資格配車,其中車款你出一半,公司出一半,當然不同的級別有不同的配法,像我們這樣的中層幹部就是八萬,總裁助理是一檔,副總裁又是一檔,總裁又是一檔。

  記者:最高能配到多少?

  胡:最高能配到十六萬。那麼在你連續在公司工作五年之後,這個車的産權就全部歸你所有了,到五年之後,你就可以地來處理你這個車了。

  主持人:這樣的一個購車政策執行到現在,您算過沒有,您一共花了多少錢給你的同事們?

  王:應該説大概不到一千萬人民幣,大概是這麼個數。

  主持人:你説起來到是挺輕鬆的。

  王:但是我感到值得,八十輛車。我在管理過程當中,我感覺到過去我在學校裏有些人感覺到我們是在浪費,過去我招聘人是發手機,手機改造和車輛改造是同步進行的,過去我是設公車,讓大家每天派車,我感覺到這種不利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也不利於解決公車管理的問題。

  主持人:您覺得發手機,不如發一個車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是吧?

  王:實際上我主要是為了高校的科技産業,要穩定這批隊伍,特別是讓他感覺到,他會做事的時候,還在這個企業能夠共同地謀求事業的發展,我認為這個非常重要。所以我採取了各種措施來穩定我們的管理層隊伍,特別是高層的隊伍。所以我們的管理層隊伍相對來説,我感覺這十二年來是一支比較穩定的隊伍。

  主持人:我們今天請到的另外一位嘉賓是北京清華大學北方思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金勤獻先生。

  主持人:金先生您給您的員工都發什麼東西?

  金:我們是這樣的,車是自己買的。

  主持人:手機呢?

  金:手機也是自己買的。不好意思説,三年公司整個資産漲了十倍以上,我自己開的普通桑塔納,因為我三年前就買的這個車,很順手,還開著它。

  主持人:那你不怕像王先生這樣的政策,會吸引你公司的人嗎?

  金:這個不太一樣,其實公司也是,剛才王先生説的,主要有三個因素吸引人,第一個就是這個事業有幹頭,第二個當然有比較好的待遇,大家都要一個體面的生活,第三就是關係比較好,大家處得比較和諧。這裡面我們是在股權這塊,很多主要的骨幹員工是有股權在裏頭的。

  主持人:您現在覺得一個靠著西安交大發展起來的公司,它經營的難處在哪?

  王:校辦企業有它的優勢,就是説它能夠依靠大學的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人才優勢實際上是科技的人才優勢,並不是管理人才的優勢,或者是營銷、或者是生産的優勢,所以我感覺到發展最大的困難,如果要搞高校的企業要上規模,要産業化,最主要的還需要一批管理人才和營銷人才,這是最大的困難。這是第一項。第二個就是資金的困難。另外還缺乏機制,開元是我堅持始終不一的來實現管理的創新和機制創新。機制創新對於我們這個企業今後的發展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可能這種高校的校辦企業一個最大的困難,可能還是機制。

  專題片:在開元集團,員工們並不稱呼他王總而是王老師,作為西安交大的一名不拿工資的教授,王太川有一種無法割捨的教師情節。

  主持人:王先生在演播室裏跟我們談話的時候,顯得非常謙虛,但實際上我們的記者還了解到,王先生其實在工作中是一個態度比較強硬的人,我們來看另外一段短片。

  西安市一九九六年開發建設的這個別墅小區,王太川參與投資一個多億,兩年後給開元創造了數千萬元的效益,而在當初作決策的時候,公司裏沒有一個給王太川投贊成票。

  開元集團東興置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趙崗:普通住宅小區當時的售價也才有一千多塊錢,由於別墅小區的容積率特別低,那麼要取得利潤,它的售價就必須達到四千五千塊錢以上;當時銀行辦理按揭的政策還沒有出臺,有的用戶看到了前景,但是他手裏有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買,還有一個就是説,我們拿到這個項目的時候,是把圖紙拿到手,就是説,這個項目就沒有讓我們自己去做市場調研、市場分析和規劃,一直對這件事情感覺風險很大,説法不一。

  主持人:當時好像公司上上下下除了您之外,沒有第二個人能看好這個項目的。您為什麼還這麼堅決地要上這個項目?

  王:我認為我的判斷不會失誤,為什麼説呢?我認為這個土地在增值,因為我已經分析了開發區從一九九二年發展,到一九九五年我拿地的時候,這個土地增長的速度,我推算了,當我九五、九六年拿到地,九八年我出售的時候,所以説我認為房子建成,土地升值,房子升值。另外,人的收入在提高,應該能夠滿足。是一種超前的決策和超前的消費的觀念的進入,可能促使我就決策了這個項目。

  主持人:王先生在做這樣的決策的時候,顯得非常地堅定,可以力排眾議。但是實際上也曾經因為您的堅定,出現過一些失誤,我們來看兩張照片。這個是西安易俗大劇院開業的時候的一個熱鬧的場面,易俗大劇院暨開元文化娛樂城開業典禮,非常地熱鬧。我們再來看一下今天的易俗大劇院是怎麼個樣子。我們再來看一段短片。

  易俗大劇院是西安市這條熱鬧大街上的一塊冷清之地,王太川當年的一千多萬投資,還有半數正隨著這些變化而消逝。

  主持人:看來您這次的決策是失誤了,您當時考慮到沒有可能今天會面臨這樣的一種局面?

  王:當時沒預料到,一九九四年的時候成立這個集團公司,一九九五年我在搞多元化的發展。不知道哪一個今後會更進一步提升我們開元,所以説我也想涉足,在選擇産業方面,我還想涉足文化事業。這個失敗的教訓告訴我們什麼呢?就是説高校的科技人員,不光高校,還有研究所,你一定要做你非常熟悉,做過的,經歷對企業來説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過去對文化演出很生疏,你叫我去組織秦腔演出,組織京劇演出,做電影,我就不會做。由於這個項目以後,我們是不是要挖煤井、挖煤窯,什麼打油井,在陜西這兩個資源都很好,但是我們堅決地不去介入。這就是一個經驗教訓。

  主持人:開元集團現在已經是一個涉足高科技、教育和房地産多個領域的多元化的公司,這是你們追求利潤的結果嗎?

  王:談到這個問題,我們感覺到我們也是經歷了一段的探索,應該説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這些從學校出來搞企業的人,開始也是很有信心的,但是也是盲目的,可能是盲目地樂觀,其實我的好多同志,我們開始也是不知道做什麼好,剛才説並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把成果轉化做好,每個人都能把産業做好,這也是不斷地探索出來的。

  觀眾:我想請問就您個人來説,您認為您能夠稱得上是一名真正的企業家嗎?

  王:我從來沒把自己當做一個企業家,我有一種使命感,總感覺我還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還是一個研究工作者,所以我所做的各種事情,我總是拿這個東西來要求我。當然,我對企業的運作上,我按照市場去運作,我按照一個企業家去運作。但是在我的人為的行為上,我出出進進一直住的是交大的房子,我蓋了一百萬平方的房子,我沒自己去住一個房子,所以我感到我沒自己當做一個企業家,我當做交大的一個教師。

  觀眾:因為我想一個企業的管理,包括資金、技術、人才,還有很關鍵的市場運作,你現在打算將來怎麼將你的市場運作搞得更規範,更好。

  王:我想這個問題我已經從科技和教育、地産上,已經在拓展市場,逐步地在拓展,因為開元實際上完成了第一次創業,第一次創業實際是一個資本、資金積累的過程,第二次創業實際上從去年就開始,進行一個資本運作的過程。這個資本運作實際上是把我們的科技資本和經營資本,還有産業資本怎麼緊密地結合起來,實際上我們重組兩個上市公司,就是來進行這種運作。我想,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非常穩步地推動這個市場,按照穩步的辦法來進行市場推動。

  主持人:仍然帶著教師形象的王先生,今天給我們談了很多有關依託高校成長起來的,這些高科技企業的發展道路,以及您個人的一些心路歷程。我們非常希望王先生能夠帶領開元集團早日迎來自己的盛世之時。

  謝謝王先生今天能夠到我們的演播室,最近三天我們給您介紹了三位不同的勞模企業家,在這裡我們再一次向全國的勞模企業家們,再一次向全國的勞動者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再見。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