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麟 法國耐克森公司中國區總裁
戴麟:儒商的標準是,賺錢是一個做正確決定和符合道德決定的必然後果,而不是一個很純粹的目標。我很難評價我自己,但我希望是這樣。
嘉賓風範
自我介紹:
我四十多年前在比利時出生,比利時的北部,然後在比利時讀完小學、中學以後,我到荷蘭去上大學讀漢學。主要是以古代漢語、古代文學為主。然後畢業之後,在大學裏還工作了一、兩年之後,聽説中國的開放政策開始呈現出碩果。
現代的中國就開始吸引我了,我就加盟了比利時的楊森制藥公司。到西安去加盟西安楊森公司,自從當時合資經營合同剛剛簽署以後,一直到一九九零年擔當了幾種職位,其中包括總經理,主要負責了廠房的建設,一直到投産的頭一兩年。然後在一九九零年我就反思了一下,我覺得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學還是蠻有趣,所以我就決定回到國內去讀博士。作了三年研究,把一本關於魏晉南北朝歷史和文學這麼一本小題目的書寫完了。在一九九四年又開始感到忐忑不安,中國發展得那麼快,因此我在一九九四年加入了阿爾卡特集團,以通信設備為主的法國阿爾卡特集團,不過不是加入它的通信設備部門,而是加入它的電纜部門。在一九九四年我又回到中國來了,在昆山我們電纜部的第一個合資公司裏面當了總經理,然後從一九九七年到現在,到阿爾卡特集團的上海總部來了。擔當了電纜業務的中國發展總監,後來又擔任電纜業務的中國區總裁到現在。
背中國古詩: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你知道這是誰的詩嗎?)。
播出文稿
戴麟:比利時儒商
記者印象
戴麟的儒風是來自骨子裏的,第一次見他就令我印象深刻。
儒商的定義有很多種,或者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戴麟對儒商的定義很新穎,也是我第一次聽到外國人對儒商給出定義,讓我品味了許久,越品越有味道。
似乎戴麟是個集東西方文化優點于一身的人,因此,他的商業謀略與眾不同,但這種謀略又是顯得那麼簡單、那麼實用,在這種邏輯的非線性中,産生了美,我願意把這種美叫做豁達。
觀眾有言
給我的感覺,魏晉南北朝那一段的文學也好,人物也好,恰恰離儒的精神最遠。戴麟先生恰好也是研究這一段的漢學博士,然而他卻願意把自己打扮成儒商的樣子。不過,我們仍然感謝戴麟先生,一個外國人,還是個商人,知道我們中國文化那麼多事,已經很讓我們欣慰啦,也請戴麟先生代我們向比利時人民問好。
製片人語
戴麟挺迷人的。
這個節目營造了一個不錯的話語場。主持人楊平跟戴麟這個中西合璧的商人、文化人,在這個“場”裏聊商海、聊文化,輕鬆流暢。聽老戴娓娓敘説他的成功之道,給人一種“無為而至”的感覺。
這個節目在前期策劃準備和後期編輯的取捨上,編導都下了功夫。
——主編 施偉
看過《戴麟:比利時“儒商”》感到無論從片子的節奏,還是內容發展層次都很舒暢,很舒展,感到片中的戴麟這位職業經理人可謂“儒風濃濃”。他對中國歷史、文學的理解,以及他的博士論文“魏晉南北朝歷史文學的通解”都站在了一定高度。但他是一名商人,他沒忘了對商業圈的通達的視野,與同事,與部下,與他的上級諸方的融合都可圈可點,還有他的冷峻的幽默......編導在編輯時對內容的取捨上的匠心可見一斑......如果説不足,只是主持人在開場時沒有介紹場上觀眾嘉賓,我認為,嘉賓是一定要介紹的,應把嘉賓當作節目的“構成”。
—— 製片人 王少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