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南京賽區火爆 江蘇歌唱家緊急“救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5月07日 13:11 來源:

  《夢想中國》南京賽區昨日開場,4月30日報名截止時,組委會粗略估計報名選手已近萬人,央視《夢想中國》原定的評委人數遠遠不夠。組委會及時搬來救兵,請到了江蘇籍的大腕們前來“救場”,這三位大腕分別是著名歌唱家潘麗君、王勝國、宋穎。三位歌唱家以專家身份擔任海選賽區的評委,都還是第一次。

  央視導演:評選標準都一樣

  昨日海選現場設了7個海選棚9個評委,很多選手擔心地向記者表示,評委的喜好不同,不知道會不會影響評選結果,甚至出現不公平的結果。抱著這種想法,有些選手在這個評委處被淘汰,就跑到另一個評委處“碰運氣”。本次《夢想中國》總導演呂逸濤和執行總導演湯浩,二人把守著初賽最後一關,他們昨日鄭重表示,選手們這樣做是徒勞的,因為評委雖然有9個,但海選標準都一樣。

  呂逸濤和湯浩告訴記者,這次《夢想中國》海選主要是對選手進行綜合實力的測評,選手們比的不只是唱功,舞臺表現也很重要。入圍的選手既要唱得好,形體修飾也很重要,因為《夢想中國》最終是在電視上亮相,選手本人的個性魅力特質佔分也不少。另外,《夢想中國》不是搞模倣秀,歌手們對歌曲內涵要有自己獨特的詮釋,不是唱得越像誰越好。當然,具備一定的演唱技巧是入圍的基本條件。這“四項基本原則”足以保證評委們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優秀的選手。

  潘麗君:海選也別太馬虎

  特邀評委潘麗君是南京藝術學院演藝學院聲樂歌劇系主任,夢想中國的參賽選手中,有不少是南京藝術學院的學生。可是,潘老師卻告訴記者,聽説有學生來參賽了,可一直沒看到自己教的學生。有意思的是,採訪中,記者碰到不少潘老師的學生,問他們為何不排自己老師的隊,一個男生笑著説,“不敢呀,要是唱得不好,怕她笑我。”

  其實學生這種擔心完全多餘,潘老師説,“我主張學生什麼都唱,並不是唱美聲就不能唱通俗。孩子們就應該要多做嘗試,之前有學生告訴我他們參賽了,我只是告訴他們,既然去參加,就要做得好一些,拿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覺得學生們不要因為是海選就隨隨便便唱一下,這是對音樂和自己的不尊重。”參加了一天的評選,潘老師這些話是有感而發的。“我們看選手的表現是全方位的,並不只是唱首歌唱完就算了。可有些選手,尤其是男選手很不重視這個,很多男孩拎著個塑料袋就唱起來了,有個男孩還背了兩個包唱歌,有的選手歌詞都記不全,拿著歌詞就唱了。其實選手們排了半天隊,等了很久也很辛苦,難得的一次機會就應該好好準備,不要模倣一首流行歌曲就算了,在形體修飾,服裝、颱風上都應該有所考慮才對,要給自己設計設計,像有的選手用手機和打火機做出拿話筒的樣子,看似簡單,但至少還顯得有個形式。”

  最“仁慈”的評委:王勝國

  近萬選手參賽,對評委來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場的9位評委從開始比賽到結束,一整天時間飯沒顧得上吃,廁所也沒時間上。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的王勝國老師感慨地説,“我做過很多場歌唱比賽評委,第一次做海選的評委,這裡還是有不少好苗子。”

  既然是海選,選手的水平參差不齊就很難避免。記者在現場發現,王老師的隊伍似乎特別“長”,“這個老師看上去比較好説話。”一位男選手説。其實,看上去面善的王勝國老師在藝術上一點也不“好説話”。王老師笑著告訴記者,“很多選手是從外地過來,排了很長時間的隊,早上又那麼冷很不容易,我會鼓勵他們,可是不會因此放低標準,在專業上不可能放鬆,好苗子我不會放過一個,有一些選手形象、樂感、節奏把握都不錯,有的邊唱邊跳,整體感覺很好。”《夢想中國》是大眾娛樂,現場唱流行歌曲的選手特別多,看著前面的人不斷被淘汰,不少選手擔心地悄悄問記者:“這個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流行歌曲呀?”對此,王老師表示,通俗呀,美聲呀、民歌呀都只是聲音概念的問題,“我也教學生通俗唱法,現在他考上了北京的大學。我也擔任過美聲、通俗、民歌各類歌唱比賽的評委,其實音樂的表現都是一樣的,評選起來並沒有他們想像得那麼大的差別。”

  在王勝國老師看來,夢想中國的海選是一種很好的平臺,給了年輕人很多機會。“現在的年輕人都特別自信,這是上舞臺的首要條件。”可是,王老師也強調,自信很重要,可是也不能過分自信,“有些選手形象和唱功都明顯不行,很明顯沒有受過訓練,我讓他們回去好好練練。可有些選手堅持覺得自己唱得不錯,有個選手一直在我旁邊磨了10分鐘。”

  説話最多的評委:宋穎

  和“面善”的王勝國老師相反,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女中音歌唱家、評委宋穎老師的一身軍裝“嚇退”了不少選手。一位男選手好不容易排到了,可一看評委宋老師,反倒打起了退堂鼓,還連忙問記者,“她穿著軍裝,會不會很嚴哪?”引得在場人一陣發笑。

  其實,從宋穎老師的評委桌前走一遭,不管過沒過關,選手們都會有收穫。因為宋老師是全場説話最多的評委,對每個選手的表現,她都會認真地點評,告訴他們問題在哪,哪些地方還不夠好,有哪些優點,哪些欠缺。有些選手即使過了關,她還特意提醒他們,下次復賽時要注意在什麼方面要加強,要好好準備。對那些“不虛心”的選手,宋老師建議他們,把自己的表演錄下來,聽聽、看看,和別人做做比較。“沒辦法,這可能是帶學生多了,帶出職業習慣了。再説這個比賽本來就是重在參與,有些孩子都是第一次參與,所以我都是以鼓勵為主,有的選手還沒有摸著唱歌的門路,但可能先天條件還不錯,我會建議他找老師指導指導。跟他們説話得留一點餘地,如果説得太嚴重,那他們可能永遠不敢再唱歌了。”

  宋穎老師告訴記者,讓她眼前一亮的還有四位崑曲研究所的選手,“她們都人到中年,唱的是崑曲,雖然聲部不太齊,但唱得還不錯,雖然這次比賽不要戲曲類節目,但她們這種表現形式也比較特別,文化層次也很獨特,我覺得可以給《夢想中國》增加些色彩。”(馬彧/揚子晚報)

責編:趙文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