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相關文章

記者電話求購輕鬆“成功”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08日 11:20

  □外地糧庫庫存量極大急於脫手

  □“問題糧”銷售環節環環相扣

  □非法倒賣利潤率高達50%

  “問題糧”一直供不應求

  “問題糧”能在市場一直存在,是由於它有常年供貨的源頭,通過這個源頭向全國各地輻射。記者對這個源頭進行追蹤,發現糧販大量倒賣陳化糧背後的問題:在巨大的暴利誘惑下,有只無形的黑手在驅動,使這個一直不見陽光的地下市場供銷一條龍,環環相扣。

  “問題糧”在大連乃至全國媒體上一直少見報端,這個不見陽光的市場卻隨著民工紛紛擁進城市,城市城建速度的加快越發興旺起來。

  經過連續幾天的暗訪,記者發現“問題糧”暴露出來的現象觸目驚心,它的銷售市場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場面。

  由於個別糧販趨利忘義,與工地等相勾結,它流進的場所相當複雜,互已不僅僅局限于大量民工聚集的工地。“賣糧的知道,買糧的也知道,只有吃糧的不知道”,“問題糧”就這樣多年來在市場的銷路一直看好,而又無人捅破這張紙。

  中央儲備糧大連直屬庫輪換處處長易濤對此認為:全國各地都有國家儲備糧庫,很多地方都存有陳化糧,大的産糧區可能更多,對此的銷售現在是採取完全市場化的方式--拍賣陳化糧,既可使財政減少損失,又便於跟蹤它的去向。

  向糧庫求購“問題糧”輕鬆成功

  那麼這種陳化糧究竟來自何方?進價多少?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做成這樣的黑幕交易?記者根據連續調查得到的若干線索,按預先的採訪調查計劃,開始了有針對性的“採購”。

  為了得到第一手的進貨價,記者以大連一個普通糧販的身份,在連續幾天裏,不斷以電話向黑龍江省幾家糧庫聯絡,並且目的性非常明確,要價格最低的大米,要買陳化糧。

  3月4日9時,記者終於與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某糧庫取得聯絡,該糧庫的銷售科一工作人員稱,他們前幾日剛在省城(哈爾濱)拍賣了一批陳化糧,其中乾玉米的價格在0.45元~0.46元之間,潮玉米0.36元~0.37元。小麥0.35元~0.45元。這裡面也有陳化稻穀,價格很低,當時就儲藏在齊齊哈爾兩個大糧庫。

  記者隨後撥通了此人所指的齊齊哈爾某糧庫的電話,首先試探地詢問,是否有稻穀出售。該庫的倉儲主任王某對記者的身份頗懷疑,語氣也頗不耐煩,在記者的週旋下,他進行了一番盤問後才放下心來。他見記者求購心切,遂把價格一一道來,王某稱:新水稻帶包裝,裝上火車是0.5元/斤。因為在農村收上來時是0.48元,加上包裝為0.49元/斤,再加上運費,最後的價格至少在0.5元/斤。

  當記者表示,買這種糧要銷到工地,給民工吃,詢問糧庫有無更便宜的陳水稻時,他吐露了實話:“陳水稻有存了6~7年的,0.38元/斤,現在有兩三千噸吧,鐵路運費需要另計。”據其介紹,0.38元/斤的陳化米加上運費為0.41元/斤。但記者幾經試探,王始終不肯正面承認他們所賣的是陳化糧。

  記者經過簡單計算,如果根據市面售價0.60元/斤左右計算,倒賣陳化大米的利潤率接近50%,這已經毫無疑問是驚人的暴利了!

  記者表示價格偏貴,不能接受,能否再降些價格。王某馬上表示:“這幾天這樣的糧可好賣了,以前庫裏有1萬噸,現在賣出去了8000噸,只剩下2000噸!”王某稱近段時間求購者很多,多為瀋陽等地,不買也不要緊,過幾天都會銷售一空。但是接著他也表示,“這幾天買這糧的人很多,你必須提前打招呼,我同其他糧庫聯絡,説不定這幾天這種糧就賣光了。”從他交談中記者能看得出,王極力想做成這筆生意。

(編輯:趙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