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相關文章

中青報向中國記協報送賀延光為全國抗擊非典優秀新聞記者的申報材料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08日 09:43

  賀延光,男,1951年生人,是中國青年報攝影部主任、高級記者,曾採訪過老山戰事、華東水災、全國黨代會和人代會、廣西排雷、九江決口、大雁煤礦爆炸和新疆巴楚地震等重大事件,1986年被評為全國十佳新聞攝影記者之一,三次獲全國好新聞獎,一次獲中國新聞獎特別獎,曾被評為團中央系統優秀黨員和中直系統先進工作者。

  2003年4月下旬,當北京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時,賀延光主動申請到一線報道非典疫情,雖被一些單位謝絕,但他仍不放棄努力,最終得到了地壇醫院的同意。他在為報社起草的公函中寫道:你們(指醫務人員)是衝鋒陷陣的戰士,我們應該是緊跟你們的戰地記者。當時院方與報社達成的意向是採訪三天,每天不得超過兩小時。賀延光進入非典病房時,他的小兒子剛滿6個月,82歲的父親因病已開具了301醫院的住院單。

  賀延光于4月29日進駐至5月16日離開,前後在地壇醫院工作了18天,其中在病區工作了15天,20余次進入病房,並經常一次就超過4個小時,共拍攝了3000余張照片,翔實和生動地記錄了一線醫護人員抗擊SARS的主要過程。

  5月1日,他的大照片“幾位醫生不顧近距離操作易受感染的危險,緊張地為一名非典重症患者進行有創氣管手術,努力幫助病人恢復肺呼吸功能”,刊登在中青報頭版頭條位置,不僅讓讀者形象地感受了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忘我精神,也讓同仁們感受到了作者“近距離”採訪的職業狀態。

  5月3日,他的一版大照片《隔離房放飛愛情鳥》,拍攝了非常時期白衣護士的一場非常婚禮,畫面中人們在燭光裏閃動著的淚水,也感染著所有的讀者。

  5月6日,他在“北京地壇醫院的SARS病房”專題畫刊中的主題照片《面對生命》,講述了“一名非典危重患者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一位醫生久久地站在他的遺體前”的場景,它展示的生命與死亡、責任與無奈的矛盾,濃縮了抗擊SARS這場戰鬥的艱辛,讓所有讀到它的人為之震撼。據不完全統計,此作被國內二十余家報刊轉載,有的篇幅之大佔了半個版,有的還進行了專門的評論。

  5月12日,他的《天使的眼睛》特寫照片,刊登在中青報“國際護士節專刊”頭版,佔了大半個版面,那身著防護服只露著一雙美麗眼睛的護士形象,在一束鮮花映照中格外醒目,令人們生發敬意,也令所有一線醫務工作者倍受鼓舞。

  5月14日,他的《彌留著之際的丁秀蘭》與王堯的文字報道《秀蘭醫生鬆開了我們挽留的手》在頭版頭條位置刊出,將新聞記者在災難中對人的命運的關注表達的十分到位,照片不僅受到兄弟報紙的專文評述,還獲得死者家屬的特別肯定。賀延光説:“這是最令我感到欣慰的。”4月30日至5月14日,中國青年報僅頭版就採用了賀延光的13幅照片,5月6日和5月28日,他還在本報的畫刊上發表了“SARS病房”之一、之二兩個攝影專題,計19幅照片,在讀者中引起很大反響,一位中國音樂學院的教師看了他的照片非常激動,專門寫了一首歌《活下去--並且要記住》。攝影界不少同行評價,他的圖片在抗擊非典一線攝影報道中,是最具“衝擊力”的作品。

  賀延光和本報另一深入病區的文字記者王堯一起,在兩家著名網站與廣大網友進行了廣泛交流,中青報用一個整版刊登了他們與網友的對話,産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應。他們合作寫的9000余字的《生命備忘錄》整版發表在“冰點”上,以自己的深入採訪,以兩個家庭的非典遭遇,把這場SARS災難活生生地告之於世,使讀者更加認識了中央採取的一系列果斷決策的正確性和及時性,在讀者中反映強烈,有的報紙、網站還予以了全文轉載。

  此外,賀延光和王堯以自己的行動贏得了醫院幹部、醫護人員的高度評價,他們和許多病人及家屬也建立了真摯的朋友關係。當離開醫院時,有的患者將家裏電話留下,希望能與他們保持經常聯絡,還有一些醫務人員專門跑到隔離駐地為他們送行,那兩身簽滿了醫生護士姓名的防護服,不僅是紀念品,也是真誠的信任和鼓勵。

  賀延光在非典病房的採訪和經歷,也受到了新聞媒體的特別關注,中央電視臺、中國記者、新聞戰線、中華新聞報、中國攝影報等許多單位都有對他的專訪和報道。

  面對報社領導和同仁的讚譽,賀延光顯得非常平靜,他説:“這實在算不了什麼,記者的職業要求我必須這麼做。即便非典過後,我們還要面對其他的新聞,就跟醫生還要面對其他的疾病一樣。”

(編輯:趙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