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名記王志:犀利質疑並不排斥感情投入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30日 09:23
王志,湖南省衡陽市人,湖南師大中文系畢業,3年後在該校文藝美學專業研究生畢業,1989年分配到湖南電視臺,期間曾下放郴州地區電視臺鍛鍊1年半,並被借調到深圳有線電視臺。白岩松到湖南拍攝節目時,王志幫助聯絡工作,隨後來到北京,1994年2月進中央電視臺,在《東方之子》節目中任記者和主持人,2年後進入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在《新聞調查》欄目中任記者和主持人,2002年赴英國留學,2003年1月在《面對面》欄目中任製片人、主持人和記者。
在央視評論部“五大小生”中,王志排在最末,但在近段時間,他成為大眾關注的明星。王志説:“大家的感覺讓我忐忑不安,我不是什麼明星,將來也永遠不是。我是一個普通記者,我的職業要求我必須這樣做。”
王志是中央電視臺派出的首批赴廣州疫區一線採訪的記者,也是第一個帶給大家來自“非典”病房鏡頭的電視記者。王志最近的出鏡率特別高,近期就非典疫情分別採訪了李立明、鐘南山、張積慧、姜素椿、王岐山等抗非典戰場的風雲人物,引起觀眾的極大關注。
上週末,我與王志約好,最好能夠“面對面”採訪,他同意了。可是晚上聯絡時,他已奉命飛深圳預備下期節目了。我們的採訪只好擱淺。幾天后的淩晨3點,王志主動給我打來電話,表示雖然已經困得不行,但他必須踐約。我們的採訪就是在這種情形下進行的。
職業責任讓我無怨無悔
4月15日,王志涉險進入廣州ICU病房。他事後坦言:“要説完全不怕也是瞎説。但我是做這個工作的,這就是我的職業責任。”鐘南山院士曾勸王志到普通病房拍一下就可以了,但王志堅持要進入隔離區。鐘南山就要求給王志他們最好的防護。可是後來王志在跟醫護人員劉小青談話的時候,連口罩都沒有戴。王志跟康復病人接觸,也沒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王志是這樣解釋的:“我覺得要對醫護人員和康復病人表現應有的尊重。我們拍片一會兒就走了,可人家醫生、護士天天在那兒。”
不過,王志回北京後,還是謹慎地回避同事,到央視網絡在線答問時,也戴著大口罩。王志説:“這時候戴口罩主要是防止傳給別人,我畢竟進過隔離區。鐘南山對我説‘如果你懷疑自己被感染,你就必須戴。’我特別注意到,一個病人在接受我們記者採訪時,先摘掉呼吸機,隨即戴上口罩。假如人人都自覺這樣做,都對他人負責,控制疫情就更有望了。”
犀利質疑並不排斥感情投入
央視曾罕見地開過一個王志作品研討會。專家們指出,熒屏上王志那標誌性質疑的目光和探詢的身姿,都體現著獨特的風格個性。於是,王志的採訪風格被同行們稱作“質疑”風格。他對此表示同意:“我認為質疑是揭示真相的捷徑。”在近期播出的幾期抗非典的《面對面》節目中,王志犀利的質疑態度以及帶著細節提問、探究對方心靈的精神,依舊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更出人意料的是,王志更多地給予採訪者以情感的關懷,流露出許多動情和煽情之處。
王志告訴我:“面對不同的採訪對象,你的方式應該是不一樣的,但目的都是為了達到溝通。在王岐山代市長面前,如果我流淚,那就莫名其妙了;而面對張積慧,你不可能採取質疑的態度。面對感動,你無法抗拒。我也知道主持人哭不好,但這是真誠的眼淚。比如《生死試驗》這期節目採訪姜素椿。他已經74歲了,是302醫院的專家,也是年齡最大的非典康復者。在感染非典後,他就在自己身上做試驗,注射康復病人的血清。面對這麼善良而富有獻身精神的老人,你能不感動嗎?人的一大特點就是將心比心。在這樣的時刻,我無法那麼理性。我是一個旁觀者、報道者,不是一個戰士;那些在一線的醫生護士才是真正的戰士。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就沒有感情投入。”
媒體報道應與政府理性互動
社會輿論對媒體曾有這樣的質疑:為什麼在非典爆發的第一時間,國內媒體表現出集體的失語狀態?而王志等一批新聞記者迅速做出深入而真實的疫情報道,特別是對醫護人員所起的重要作用和獻身精神,就是他們最早開始關注的。這一行為在客觀上打破了以往媒體面對突發災難性事件不求快、只求穩的傳統慣例;在媒體與政府的關繫上,也體現了保持理性互動的特點。
對此,王志深有體會地説:“王岐山代市長是一個低調的人,而到北京上任才10天,就欣然接受我們的採訪,還特別強調這時候要邊做邊説。這説明,政府需要媒體介入,以保持信息的透明度。我感覺在當時情況下,市民也需要了解市長的想法。王岐山是一個強勢人物,因此,對他的採訪就要不斷刺激他。只有在回答一系列尖銳問題時,大家才能看到一位自信、堅定的市長。王岐山對此非常理解,他原來説好只談15分鐘,回答三個問題;結果談了50分鐘,答了30個問題。這裡面有個細節,我想為難王岐山一下---剛進演播室,我在猶豫要不要跟代市長握手,特地問了一句:‘握不握手?’王岐山説:‘有什麼不敢?’主動跟我握了手。”
王志説:“我從沒感覺到對非典的報道有任何限制。現在允許你做了,也有一個反應快慢和深淺的問題。當然也有矛盾,如果媒體不報,大家都不知道這個消息,疏于防範;但報道過頭了,大家又覺得形勢太嚴峻。所以還是應該嚴格地按照客觀、公正的原則來做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