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飛行
------《2003飛越新三峽》採訪手記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01日 10:24
七年前,我曾經走過這片土地,那時候,一切平靜,江水沉默地從三斗坪的江心島流淌而過。七年之後,我又站在這熟悉的江水前,山河巨變,一切恍若隔世。三峽,長江最奇峻、壯麗的腰身,已被宏偉的三峽大壩攔腰斬斷,它曾經的白浪滔天,波濤澎湃都已化為了水田相接、煙波浩淼的一片平靜。在此之前,還沒有人借助熱氣球從三峽大壩上空飛越,每個隊員都充滿了期待。
好事多磨,原定的飛行日,能見度太低,無法看清高空風向,而且雲層很低,在雲層裏飛行可能會看不清大壩下的電線。在等待了一個上午天氣仍無好轉跡象之後,飛行總指揮將飛行日期推遲。第二天,終於盼來了陽光,清晨,地面微風,兩隻比賽熱氣球和一隻負責拍攝的工作球迅速升空,須臾之間,三個彩色的精靈已經躍動在藍天之中。出發點在大壩下游,此次飛行任務是較量哪支隊伍穿越大壩的飛行點能夠離大壩中心最近,因為風力原因,開始一段時間熱氣球的移動相當緩慢,並沒有如大家預想的那樣向大壩中心靠去,甚至大聯盟隊的球還偏向了另外的方向,大家所期待迅速飛越大壩的場景並沒有出現,在我們看來,空氣似乎凝固了一般,熱氣球在空中懸停著,可實際上,高度不同風力風向差別很大,兩支熱氣球正在尋找合適的高度修正自己的航向。
這是一場艱苦的較量,三峽大壩因為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工程特點,形成了跟三峽其他地區完全不同的氣象特性,大壩橫空出世,高峽出平湖,四週群山圍繞,湖面溫度相對岸邊低,溫差效應使其中空氣中形成了湖陸風,在高度較低處,風向由水面吹向陸地,較高處,由陸地吹向水面。同時還有其他因素綜合影響風向。隊員在熱氣球上根據GPS定出即時坐標以及和目標點的位置關係,根據風向計算自己應該選擇的飛行高度。拿太陽鳥隊來説,在摸清風向之後,他們在與大壩成300度夾角時,借助230-280米高度的西南風移動然後估算合適的位置升到350-370米空中,那裏有北風,憑藉這股風力把他們再次吹向大壩,這實際上需要在腦中構想一幅空間幾何圖形。熱氣球的魅力不只在於它鮮艷的外觀,噴射的火焰,或是高速飛翔在峽谷之中,這樣的定位飛行是真正考驗飛行技術的方式,它體現了熱氣球運動是一種綜合性的運動,結合了氣象、領航、空氣動力學、數學幾何、物理、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識,在與這些熱氣球好手接觸之前,我與很多人一樣對熱氣球的認識只是局限在它的外表上,在三峽大壩的成功飛越中,我才真正體會到那種飛行的智慧,他們所享受的飛翔樂趣,很多也來自於準確判斷、成功駕馭吧。
從空中俯瞰大壩,一壩斬斷江水,上游水平如鏡,下游浪花滔天,泄洪閘中的水柱激起幾十米高的水霧,折射出一道彩虹直插水面。按隊員李勇軍的話説,“一邊是仙境,一邊是險境”,在兩隊看來,飛越這2公里寬的大壩,是這一路以來最艱苦、對飛行技術要求最高的任務,而兩隊漂亮的飛行,創紀錄的以前所未有的角度接近了這項宏偉工程。美景給了他們最好的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