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書是中華民族古老傳統藝術,它需要很強的現場交流,才能表現出它的藝術魅力。但是現在很難在北京找到一家專門的京味書場,評書愛好者李明要把原滋原味的評書找回來,重現老北京濃濃的風情和文化底蘊,他請到了著名的評書藝術家田佔義老先生,他們因為評書走到了一起,演繹了一段人生美好的故事。
田佔義是我國著名的評書演員,他講了幾十年的書,錄製了很多廣播電視節目,雖然很少有機會和觀眾面對面的表演,但他每天都要在家裏説上一段。雖然田老深受聽眾的喜愛,可在他的心裏一直有一個遺憾:茶館越來越少了,很難跟觀眾直接交流,除了到電視臺錄製節目,要不連説書時用的三大件如今很少能派上用場。
這天田老意外的接到了一個電話,是李明打來的,他是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經理,自小就愛聽評書,可以説評書伴隨了他的成長。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到現場聽了一次評書,加上他兒時對評書的情結,使李明一直在琢磨辦一家單純的京味書場。
對李明邀請自己去書場講書的建議,田老很感興趣,他們約好了見面的時間,但不巧這一天北京下起了大雪,年輕人會不會準時依約而至呢?不想,時間剛到,電話鈴就響了李明正在樓下等着呢!雖然只是一個小細節,但李明的遵時守信,給田老留下了好的印像,於是兩個人因為評書走到了一起。
田老渴望能和觀眾面對面地交流,使評書説得更好,而李明也希望能完成小時候的夢想,可是書場能不能把觀眾重新吸引回來,還是一個未知數。由於很長時間沒有人在書場裏説書了,所以觀眾是斷了檔。不過,來的人就一定是真正聽書的,再通過先好題材的方式,把大家重新粘回到書場來李明和田老都還是有信心的。
不過,書場在籌建中卻遇到了困難。由於佈局,書場更象個飯堂而不是茶舍,不過,他們調整了而已,書場終於在2003年1月23日正式開業了。
開臺的第一天,有聽眾二百人、第二天聽眾十幾人,第三天聽眾四人。兩人決心把書場辦下去,他們希望有更多的新人加入,也希望有更多的觀眾重回書場。
經過他們兩人的努力,書場現在已度過適應期,聽書的人越來越多了,春節期間我們的記者跟李明聯絡,他説現在每天有三四十人聽書,有上歲數的人和也有一些大學生、專家等,李明説這比他預計的要好,李明每天都要聽田老的書,田老也很有熱情。他們還計劃走進大學校園,巡迴免費為大學生表演評書,田老還希望為國外的留學生講,讓他們能更多地領悟漢語的魅力。現在,李明是用其他項目拉動評書,他希望有一天評書能夠靠自己的力量來養活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