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興才老人是四川省綿竹市有名的年畫藝人,他的作品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收藏,本人也被當地政府命名為“年畫藝術大師”。他家祖孫三代都是做年畫的,每年春節前都是他們最忙的時候,而今年,陳大爺除了忙碌之外還遇上了一件煩心事兒。
和往年一樣,八十二歲的陳興才老人越到春節越忙,綿竹人過年有貼“門神”的習俗,周圍十里八鄉的人都喜歡陳大爺做的年畫,年前他得趕做出一大批來。綿竹年畫是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一,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陳大爺是目前製作綿竹年畫年齡最大的民間藝人。
陳家做年畫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陳興才也和老輩人一樣,打算把這門手藝一代代地傳下去。可最近,一直跟着他學做年畫的大孫子?陳剛,突然提出忙過了春節,就不再跟他學了。因為,他想學博物館的畫法。
陳剛所説的博物館指的是綿竹市年畫博物館,這是當地政府為了保護古老的年畫藝術於1995年建立的。館裏集中着一批美術院校畢業的專業人員,在收藏、整理傳統年畫的同時,他們還研究、創作新式年畫,這些新創作的年畫被稱為“創新年畫”,陳剛的二叔陳雲祿就在這裡工作。
陳雲祿認為,創新年畫隨心所欲,想畫啥就可以畫啥。傳統的綿竹年畫以神話傳説和歷史人物為主,色彩單純、粗獷質樸,而創新年畫則選材廣泛,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皆可入畫,而且在用色上大膽、濃烈,涉及範圍很廣,即使是傳統題材,在用色方面也講究更加大膽、艷麗,陳雲祿的兒子陳強就跟他學做創新年畫。
陳興才老人一輩子只帶了兩個徒弟,一個是二兒子陳雲祿,另一個就是大孫子陳剛,兒子跟博物館的年輕人搞創新去了,老人把全部的希望寄託在孫子身上。可沒想到孫子也中途變卦了,這讓老人很不高興,早知道這樣,當初孫子何必要千里迢迢地從廣州回來跟他學年畫呢?
在陳興才老人的眼裏,製作年畫無論從內容到形式,一招一式都應該嚴格遵循傳統,這樣做出來的年畫才能稱得上原滋原味的綿竹年畫。對於陳興才的執着,兒孫們都有些不以為然,畢竟時代在一天天發展,老的東西也應該有所創新。
近兩年,當地政府為了發揚光大傳統文化,每年春節前後都要舉辦年畫節,這兩天陳雲祿一直忙於年畫節的準備工作。雖然對於創新年畫的創作,陳興才還抱有不同的看法,但他還是忍不住跑到兒子這邊來看他到底畫了些什麼。
終於,陳興才還是答應陳剛,一過完年,就讓他去跟二叔學創新年畫。陳大爺後來説,不管是傳統年畫還是創新年畫,創作的目的都是為春節增添喜慶氣氛,只要能受群眾喜愛,年輕人願意做什麼他都很高興,因為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為發揚光大民族文化做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