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der=0 border=0
border=0 border=0

央視國際 > 生活 > 健康之路


  本期內容


    觀眾朋友們,您們好!這裡是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心肌缺血治療方面的問題。
    主持人:心臟在正常情況下如何工作?
    呂樹錚:如圖,冠狀動脈,心臟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營養心臟的血管是冠狀動脈,如果供應營養的血管發生狹窄、堵塞,心臟就會出現異常現象。
    主持人:無痛心肌缺血是怎麼回事?
    呂樹錚:如圖,正常血管發生粥樣硬化後會堵塞血管,導致血管變得狹窄,引起供血發生障礙,如果這時運動量不大,血液還可以供全身使用,如果運動量較大就會引起供血不足,如果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就會形成血栓,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如果血栓繼續增大,就會堵塞管腔發生心肌梗塞,影響心臟的功能,嚴重的還會引發猝死。
    主持人:患無痛心肌缺血後對心臟有哪些影響?
    陳韻岱:心臟是人體的泵,它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全身的各個臟器,如圖,當出現心肌缺血時會引起心絞痛的現象,典型的症狀為運動中或後出現胸骨後壓迫感,嚴重的還會有刀割樣疼痛,但大部分病人都沒有症狀,出現心絞痛是人體保護機制的反應,而無痛心肌缺血的危害則更大,其不容易診斷及治療。
    呂樹錚:如果管腔狹窄度不大且缺血程度也不大,病人的症狀就不明顯,但如果持續運動時間長、運動量大、疼痛反應敏感的人,就容易發現心肌缺血的現象。另外像患糖尿病者及老年人,由於神經系統有退變,因此對疼痛不太敏感,所以不容易發現心肌缺血的現象。
    主持人:患心肌缺血的病人中有多少人沒有疼痛感?
    陳韻岱:有75%的心肌缺血病人沒有疼痛感。
    主持人:哪類病人容易患無痛心梗?
    陳韻岱: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腦力勞動者、患心梗後疼痛感覺都比較差。
    主持人:如何發現無痛心肌缺血呢?
    呂樹錚:無痛心肌缺血的檢查和發現都比較困難,高危人群應提高自我保護機制,像4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男性)、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肥胖者、血脂高者等,應每半年檢查一次,包括動態心電圖、平板心電圖試驗、複合的心肌核素掃描,如果發現有缺血現象,還應做冠狀動脈造影,以確定堵塞部位,並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陳韻岱:如圖,日常生活,辦公室/心率:115次/分,駕車/心率:130次/分,步行/心率:135次/分,打電話/心率:100次/分,靜息狀態/心率:78次/分,打網球/心率:160次/分。如圖,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可以明確地發現病變位置。
    主持人:如何治療心痛心肌缺血呢?
    呂樹錚:可以進行藥物治療和血運重建工作,藥物治療分為:硝酸鹽類:消心痛(持續時間4-6小時)、硝酸甘油、長效心痛治(持續時間8小時左右)、魯南新康;鈣拮抗劑:心痛定、合心爽、絡活喜(持續時間長、副作用小);β-受體阻滯劑:氨酰心安、倍他樂克、康克;抗血栓製劑:腸溶阿斯匹林;降脂藥:舒降之、力平脂。血運重建工作包括:經皮冠狀動脈成型術和開胸搭橋術。
    主持人:如何知道治療後的效果呢?
    陳韻岱:治療後可以進行運動平板試驗、動態心電監測等。
    主持人:北京張先生 體檢時發現有不正常的心電圖,ST-T改變,醫生説是心肌缺血,我沒有感覺,請問是冠心病嗎?
    呂樹錚:應該先明確心電圖ST-T改變的原因,不一定就是冠心病引起的,像高血壓、心肌病、心肌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都容易引起。像一過性的心電圖異常,如平常心電圖正常,只在運動中心電圖出現異常,持續時間不超過十多分鐘,且停止運動後可以恢復,就可能與冠心病有關係。
    主持人:山東梁女士 有時有胸悶的感覺,和活動關係不大,動態心電圖顯示有一過性ST-T段壓低,醫生讓做運動平板檢查,有必要嗎?
    陳韻岱:運動試驗可以明確地發現異常現象。
    主持人:北京張女士 孩子跑步和跳繩時心臟痛,請問是不是心肌缺血的表現?
    呂樹錚:引起心臟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心臟的疼痛神經是隨着脊柱的,所以定位不清楚,如果定位清楚就可能是脊柱肋間神經肌肉的疼痛,與心臟無關,一般年輕孩子發生心絞痛的機會很低。
    主持人:安徽劉女士 有輕度糖尿病,ST-T段有改變,請問是不是得了心肌缺血?
    陳韻岱: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應該進行運動心電圖試驗、複合的心肌掃描、冠狀動脈造影的檢查。
    主持人:北京崔女士 患糖尿病多年,年初突然暈倒,以前沒有胸悶,診斷為急性下臂心梗,現在在服藥,請問需注意什麼?會再次心梗嗎?
    呂樹錚:她屬於高危人群,她曾經暈倒過,也就是猝死過,後來又復蘇了,其再猝死率很高,當二次心梗發生後,死亡率也非常高,因此單純服藥很不安全,建議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最好進行血運重建工作,以避免再次猝死的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心梗後應注意服用抗血栓的藥物,如阿斯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如迪克利得等。
    主持人:廣東尹先生 近2個月經常胸悶,長出氣或跑跑步會好些,做運動實驗和心肌灌注顯像都正常,請問還用做冠脈造影嗎?
    陳韻岱:他運動後胸悶的症狀會好轉,建議先不要進行冠脈造影檢查,懷疑這可能與心臟植物神經紊亂(神經壓力大)有關係。
    主持人:河北張先生 做超聲心動圖顯示三尖瓣、肺動脈瓣輕度關閉不全,主動脈瓣少量反流,兩心室舒張功能減少,請問這種情況會不會造成心肌缺血?
    呂樹錚:這屬於瓣膜病,不一定與心肌缺血有關係,如果瓣膜病引起心衰、血壓下降(收縮壓在60毫米汞柱以下)會引起心肌缺血,但瓣膜病可以引起心電圖ST-T的改變。
    主持人:如何預防心肌缺血的發生?
    呂樹錚:應該預防冠心病、粥樣硬化的發生,還應多了解冠心病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像西方國家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因此救治及成功率都比我國高。
    陳韻岱:世界衞生組織"維多利亞宣言":合理膳食(熱量攝入不要過高,每天主食不要超過半斤、每天應喝一袋牛奶、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油炸食物及動物內臟)、適量運動(心臟病患者可以慢跑、游泳、打太極拳,活動心率應為最大量的60%,一般正常人的活動心率量應為170減年齡,有心肌缺血的病人應先進行運動平板試驗,活動心率應為最大心率量的60%)、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完美主義者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壓等)。
    呂樹錚:半兩糧食相當於1斤蔬菜、半斤水果、2兩肉。海裏帶鱗魚對身體有好處。神經緊張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主持人:哈爾濱張女士 做心電圖顯示有心肌缺血、冠心病,長期用藥對身體會有毒副作用嗎?
    呂樹錚:治療冠心病的藥物都經過了幾十年的觀察,一般對人體沒有明顯的毒副作用,像硝酸鹽類、β-受體阻滯劑長期使用後不能突然停藥,以免發生冠狀動脈痙攣或心肌梗塞,阿斯匹林長期服藥可能會引發胃潰瘍,但也可以針對進行治療,降脂藥可能對肝臟有影響,建議應先進行飲食控制。
    主持人:黑龍江陳女士 患心肌缺血,ST-T段下移9年,心跳慢,一直吃心痛定和消心痛,現在想換中藥,請問能一下就停了西藥嗎?
    陳韻岱:應該先檢查是否患了冠心病,如果沒有心肌缺血可以逐漸停服西藥,再換服中藥,建議換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呂樹錚:我認為冠心病患者應將中藥作為輔助治療,不要將中藥做為主要的治療藥物。
    主持人:河北楊先生 有時心律快,脈搏有間歇,請問這種情況與心肌缺血有關係嗎?
    呂樹錚:心律失常不一定都與冠心病有關,只有3%的心律失常者有冠心病,一般心律失常多見於植物神經紊亂、瓣膜病、心肌炎等,如果早搏可能也與冠心病沒有關係。
    主持人:吉林李女士 母親有心肌缺血,最近又引發哮喘,吃藥不管用,是不是病情更嚴重了?
    陳韻岱:如果她主要的症狀為哮喘,就應用抗哮喘的藥物,哮喘也會加重心肌缺血現象,患哮喘的病人應慎重服用β-受體阻滯劑,以免加重哮喘症狀。
    主持人:黑龍江李先生 請問無痛性心肌缺血的病人在發生心梗時是一點症狀都沒有嗎?
    呂樹錚:不是一點感覺都沒有,可能會出現渾身難受、血壓低、心律失常、胸悶等現象。
    主持人:專家門診:呂樹錚:周三、五上午;陳韻岱:周三上午、周五下午。


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