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名家檔案】張士卿,1946年出生,甘肅中醫學院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理事,南京中醫藥大學兒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擅治:小兒熱病和精神神經疾病。
【解説】在絲綢古道上的重鎮蘭州,有一位知名的兒科專家,他就是張士卿,説他知名,不僅因為他是西北中醫兒科的學術&&人,而且是甘肅中醫學院的院長,但他的朋友們則開玩笑説他白活了一輩子,因為張士卿不抽煙、不喝酒,從不參加各種娛樂性的聚會,但張士卿卻認為他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張士卿每天除去工作外,最大的樂趣就是看書,特別是愛看那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中醫古籍。
【甘肅中醫學院院長 中醫兒科學教授 張士卿】
古典醫著它最大的特點是,不僅是有醫理,同時也有文理有哲理,所以讀起來比較有韻味,所以我喜歡看些古典醫著。
【解説】1970年張士卿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十年後他又考入了中國中醫研究院首屆中醫研究生班,成為全國著名兒科專家小兒王,王伯岳的弟子。張士卿學的是中醫,他同時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者和研究者,中國的四大國粹:醫術、武術、書法,京劇他都喜愛,當問起他為何偏愛中醫兒科時,他説因為兒科更能檢驗一個大夫的功底。
【甘肅中醫學院院長 中醫兒科學教授 張士卿】
用中醫的話就是説,"小兒寒熱不知自調,飲食不知自節",也就是説小孩子不能夠表述自己的痛苦所在,需要家長代述,或者需要醫生利用他的診斷技術來了解,所以中醫非常重視小兒望診,重視小兒的"望苗竅",以望而知之為之神。
【主持人】在1998年,張士卿遇到了一個出生僅8天就又吐又瀉的嬰兒,醫生們想盡各種辦法進行治療,效果都不好,嬰兒已處在半休克狀態,眼睛都睜不開了,孩子的父母直接找到了張士卿大夫,求這位兒科專家救救他們的孩子,張士卿診斷之後,果斷的開了一服藥,藥熬出來嬰兒服了兩小勺,幾個小時後,嬰兒就喝下半瓶奶,不哭又不鬧,甜甜的睡着了。
【甘肅中醫學院院長 中醫兒科學教授 張士卿】
小孩犯的疾病是發病迅速,他這個變化也比較迅速,比較大,轉變也快,就是説疾病由一臟傳到另一臟,惡化的情況和好轉的情況變化都是比較快的,如果你掌握好了,那麼他的變化也是很快,痊癒起來也是很快,所以中醫講,小兒還有一個特點是臟器輕靈,隨撥隨應。
【解説】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中醫兒科界有兩位泰斗級的人物,一個是北京的王伯岳,一個是南京的江育仁,他們二位在當時全國流行小兒乙腦時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被人稱頌為南江北王,張士卿就是王伯岳的弟子,而江育仁的弟子史正剛如今也來到了甘肅,為了促進中醫兒科的進一步發展,張士卿作為史正剛的博士生導師,他們一起研究面臨的許多兒科課題。
【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史正剛】
因為張院長是北方王伯岳王老的弟子,他應該是北方的傳人,所以我回來又投到張院長門下,作為院長的徒弟,這樣我覺得我們一起來研究中醫兒科的相關問題,就是真正做到了南北相結合的這種做法。
【甘肅中醫學院院長 中醫兒科學教授 張士卿】
實際上這兩派從本質上沒有明顯的區別,可以互相之間結合,也就是可以根據氣候特點不一樣,根據小孩體質情況不一樣,就完全可以在臨床上,靈活辨證,因人因地因時這樣進行調理,學術思想這兩家就從南派北派,儘管有所區別,但從實質上來講都強調,小孩不能過補,不能蠻補,但也不能峻攻,用藥應該輕靈活潑,平和中正為好。
【解説】張士卿生活的地方地處絲綢古道,自然免不了西北文化的浸潤,加上他大量通讀中國文、史、醫、哲的各類著作,他便時常進行反思,反思自己作為一個中醫的為醫之道,他説醫生雖然是一個科學工作者,但要做一個好中醫,還要有藝術家的頭腦,藝術家的思維。
【甘肅中醫學院院長 中醫兒科學教授 張士卿】
中醫和現代醫學不一樣,不完全是自然科學,有文化屬性的一方面,也就是説中醫學本身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受到周易、道家學説,以及儒家學説,甚至佛學思想的影響比較明顯,可以説它吸取了這些各家的精華和營養,使之成為中華文化的結晶,成為人類文化的一個瑰寶。
【解説】一般情況下,人們習慣於用當代科學的理論去審視和驗證傳統中醫的做法,張士卿卻遵循中醫自身的發展規律,在臨床上不斷積累自己的經驗,在兒科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繼承和發展中醫治療的方法。我們祝願張士卿院長利用他豐富的學識,藝術家的靈感,給更多的兒童帶來平安,帶來健康。
編導:孫海 攝像:楊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