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幕後故事——科技使藝術更精緻化

  當代的動畫片能夠引人入勝,除了有精緻的構圖、美妙的音樂和感人的內容外,還需要巧妙的銜接和特技的運用。在數字技術成為電視視覺效果製作手段的今天,應該説科技使藝術更精緻化了。

  當觀眾聽到“電腦動畫”這個名詞時,他們可能無法為它下一個明確的定義,許多人或許會認為那只不過是一群電腦工程師坐在電腦前,鍵入他們想像的卡通人物,在進行一些基本的設定之後,他們就可以外出去喝杯咖啡,聊聊天,回來之後,至少10分鐘的動畫片便會呈現在電腦屏幕中了。

  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恐龍》的動畫師們在影片人物設計的初期,是從鉛筆素描開始的。他們要先捕捉到恐龍的神韻,在畫面上呈現出他們的個性。然後需要製作粘土實物模型,是為了便於動畫師對恐龍各個不同的角度的觀察。

  在這部影片中恐龍的角色都同屬禽龍科,所以人物的設計大體上都不能相差太遠,為了使觀眾能夠分辨出各主要角色,動畫設計師在恐龍的身上做出了適應的調整,有時眼眶會深一點,有時在頭上會加一個小肉瘤等。

  為使恐龍能夠表達不同的感情,動畫師根據馬的面部肌肉,通過電腦將其套用在恐龍的頭骨上來,設計出恐龍的喜、怒、哀、樂各種表情。那麼如何讓這個又大又笨的恐龍活起來呢?

  動畫設計師麥克爾説:要使用計算機讓貝琳活起來,其實對骨架的處理並不難,難的是用計算機植肉、植皮,給它注入生命。貝琳應該重70噸,然而目前存在的最大的動物大象,也只不過是貝琳的1/8。我們租用了一頭大象,使用了半天,仔細觀察他的起立、臥下、走、跑和小象玩耍等動作。再把他放大十倍就是現在的貝琳。為了更快更好的把恐龍製作出來,主創人員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學習計算機的硬體、軟體的應用,在實際的製作過程中,不僅使角色的動作準確無誤,而且牢牢把握了角色的真實感和尺度。比如什麼時候它要有情感象人一樣,什麼時候象動物,使觀眾能接受。工作人員的精心製作使得恐龍細到皮膚的皺紋,指甲裏的泥土都清晰可見。

  為讓影片更加逼真,工作人員們還特別發明了恐龍攝影機,製作了兩座20多米高的塔,兩塔間距300米,自動攝影機裝在中間的光纜上由攝影師在幾米之外搖控拍攝,模擬40尺身高的巨龍的主觀視野。

  另外,片中另一成功點是狐猴皮毛的繪製,你看到最有趣的是表現風吹毛皮的感覺,從畫面上我們能清楚地看到每根毛髮的動感。

  8月11日《異域傳真》播出,歡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