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的春節又要來臨,人人都想過得輕鬆、愉悅。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陳福國説,預防春節壓力綜合症,方能心如意願。
如今人們在歡度佳節之際還需考慮到假日的生活質量,而歡度春節也會給人們帶來一些特殊的心理壓力。陳福國説,有學者稱之為“春節壓力綜合症”。
經濟負擔——打算花多少錢過節,對於一般人來説可能不會放在心上,但對於某些人,如回鄉探親、回國探親、打算辦大事的人卻是一個大問題。路費花多少,帶回家多少,孝敬父母多少,辦事情用多少,自己實際上有多少?多者有多者的消費,少者有少者的用途,一旦實際的開支超過預算就會産生很大的心理壓力。緊縮消費為難,借錢消費更不體面,這給快活的春節增添了一份焦慮的色彩。
親情關係——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對於離異家庭的夫妻和子女過春節會增加一些煩惱。子女想看看前父母,這不是一個過分的要求。繼父母想看看不歸自己撫養的子女也不是一個出格的願望。但是向身邊的父母、向現在的配偶要提出這些想法卻是一件十分難以啟齒的事情。有時這些合理的要求可能會引發出家庭成員的忌恨和口角,給平靜的生活勾起痛苦的回憶。
朋友交往——春節期間老同學、老朋友們聚會原本是很開心的事。但生活中的很多新內容卻會成為朋友交往的阻力。自己或配偶下崗失業所引起的自卑,子女沒考上大學所引起的愧疚,退休離崗、職務遠離所引起的失落等,都會在朋友交往中顯得遜色。因此,特別害怕在老同學、老朋友們面前丟臉。
身心狀態——“心有餘而力不足”在春節期間的體會顯得更加具體。不少身患慢性病的病人因健康狀況欠佳,不樂意親朋好友來家做客。從電視報紙上看到人們高高興興地以各種方式過節,想想自己整天與藥物相伴,為健康擔憂,心境很不好。
應酬操勞—— 有些人在春節期間的應酬很多,攻關的計劃也不少,其中大部分都有功利的背景。在操辦這些事情中總希望隱匿的目的能夠如願以償。但是事情常常不盡人意,於是春節便成了充滿心理壓力的“攻關節”。
娛樂過度——娛樂總有一個度。不少人在春節中卻忽略了這個度,沒有節制地吃喝玩樂,甚至通宵,幾天下來筋疲力盡。
在因素眾多的壓力下,有不少人對過春節産生了焦慮、恐懼、抑鬱等不良的情緒,對往後的正常生活會帶來持續性的負面影響。
陳教授認為,人們需要認識和有效地應對這種壓力。首先要對壓力有一定的敏感度。應對可從社會、認知、情緒、自我特質等4個方面進行調整——加強人際溝通、善待別人;保持己見、創意思考;宣泄感情、控制平衡、接納喜悅;自我關切、平穩內控、參與活動。(新華社/萬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