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在連續12年治理“臟、亂、差”之後,近日正式宣佈啟動與國際接軌的“綠色環保”戰略計劃。
天津是我國北方工商重鎮和北方最大的對外開放港口城市,過去重生産、輕環保,以“臟、亂、差”聞名全國。經過近12年治理,天津環境面貌大為改觀。去年以來,國家開始實施“京津生態圈重點建設”,近鄰北京加緊籌辦“綠色奧運”,入世後又面對全球性的“綠色經濟”趨勢,市民要求儘快提高環保檔次,為我國北方開闢一條國際商貿的“綠色通道”,為天津城市現代化建立一個“綠色起飛平臺”。為順應民心,市委和市政府最近提出了這一戰略計劃。
天津“綠色環保”的主要內容有:改善大氣、水環境質量,實現“藍天、碧水工程”。中心市區全部使用清潔能源,嚴格控制煙、氣、塵污染,全年空氣指數二級以上天數要佔80%。全市飲用水質量、水環境功能區、近岸海域功能區水環境質量全部達標。市區8條景觀河,水清河凈,兩岸常綠。
城郊林網化、城市森林化、中心市區立體綠化。全市15個區、3個縣要新建120條綠色大街、900個綠色居住區、1800個綠色機關學校醫院。市中心區實現以高大樹木為主的全部綠化。
加強整體性生態工程建設。全市建成9個市級生態村鎮、15個模範生態區。沿外環線建成500米寬、70公里長的環型綠化帶,沿中環線建成環型月季花帶。對全市特有的濱海濕地、古貝殼堤、古地層遺跡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行生態優化,既有文化內涵,又有花香樹綠,提高其生態品位。
深化污染防治工作、對工農業和城市污水全面治理,削減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現有污染企業限期完成治理,實行“排污許可證制”。
為實現這一戰略計劃,天津成立了以市長為首的領導小組,各級黨政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定時考核,罰劣獎優。聘請市人大、市政協代表擔任“綠色監督員”,聘請一批專家、學者擔任“綠色使者”;在學校、家庭、社區開展“綠色細胞工程”,吸收社會參與,共同建設,使天津在三年內變成“生態城市”。(新華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