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害大米、毒狗肉、毒鹹魚、毒腐竹、瘦肉精、黑豬油、黑醬油、黑心棉被、黑心床墊、黑心棉衣,這些就是被廣東省九屆人大代表王澤華統稱為“五黑五毒”的假冒偽劣食品和日用生活用品。去年,這些醜惡的東西先後在廣東市場上被媒體曝光,引起社會強烈反應。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1—10月份,廣東共發生重大食物中毒32起,981人中毒,其中25人死亡;而黑心棉被、棉衣、床墊等許多已經滲透到百姓日常生活之中的假冒偽劣用品也讓人痛恨不已。
針對這種情況,29日下午,王澤華在九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向廣東省政府有關部門提出詢問:為什麼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總是在媒體曝光之後才匆匆查處?將來政府有什麼措施保證市民不會再遇到這些又“黑”又“毒”的東西?
廣東省工商局、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省衞生廳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詢問時首先介紹了廣東去年在“打假”方面的情況。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賴天生介紹説,去年全省工商、衞生、質量監督部門共查處案件8.7萬多件,打掉窩點10600多個,收繳假冒偽劣貨物價值13億多元,銷毀這類貨物價值2億多元,刑事拘留278人,判刑42人。省工商局經濟檢查處處長辛光輝介紹,工商部門去年查處制假案件22000多起,查處貨物價值3.58億元。
在向代表們介紹了去年“打假”方面的成績後,他們也不否認政府在“打假”方面確實存在一些機制上、法律上的弊端。從機制上説,政府各部門之間職能交叉,工作缺乏協調,為制假售假留下了空間。另外,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也使有關部門取證難,造成“打假”力度不夠。
同時,他們也承認在“打假”過程中確實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傾向。少數地方領導特別是一些村、鎮級領導認識不到位,對制假售假包庇護短,對“打假”造成了困難。
接受詢問的省政府各部門表示,他們在今年已經針對存在的缺陷採取彌補措施,如質量技術監督局將對重點商品實施重點監管,對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進行重點監管,政府各部門之間也要加強合作,還要同外省相關部門加強合作;同時,廣東省人大正在制定查處無照經營等問題的相關法規,專門解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惡劣現象。 (新華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