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核科技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一種通過輻照滅菌保鮮的安全食品,已開始走上國人的餐桌。
這種被稱為“輻照食品”的安全食品,通過採用電子光束、伽馬射線或X射線進行輻照處理,不帶輻射,具有安全、衛生、可靠及保鮮等優點。
長期以來,人們談“核”色變,對核技術利用的安全性缺乏全面正確的認識,輻照處理過的食品更是缺乏廣泛的大眾消費基礎。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輻照食品的衛生安全性才得到國際權威機構的確認;20世紀80年代,各國開始建立有關輻照食品的規程、法規和標準;近10年,輻照食品發展加快,開始進入商業化和國際貿易。目前,全球已有100多種輻照食品在40多個國家獲批准,每年的加工量近20萬噸。
我國輻照食品研究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目前已批准了6大類輻照食品衛生標準,品種主要限于大蒜、調味料、方便麵調料包、脫水蔬菜等。由於我國消費者對輻照食品的認同感較低,市場上的輻照食品並沒有輻照標示。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糧食食品産量5億多噸,輻照食品僅佔總量的萬分之幾。
有關專家預言,隨著國民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輻照食品在我國市場發展前景誘人。以輻照肉品為例,目前全國豬肉消費市場每年大約在4000億元至5000億元左右,若按30%(美國輻照肉品佔有率)的市場佔有率計算,僅此一項,每年輻照肉品的消費就超過120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記者田建軍 戴勁松)(新華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