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公交大變樣

遼寧撫順查處煤氣摻假現象

上海:本月起新購車輛“交通信息費”取消

北京消協向社會公佈“黃金周”投訴情況

質量抽查:食用鹽産品六成合格

焦點調查:腐竹摻加吊白塊 廠商合賺黑心錢

中國民航反恐怖 擬組建2000人航班保衛隊

我國將於年底正式進行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

國家質監局:嚴防炭疽病菌隨入境快件進口

福建規範因私出入境仲介活動

北京將實行綠色安全食品市場準入制

調查顯示全世界4.5億人不快樂

安全防護網屢遭損毀 鐵路大提速隱患堪憂

中國肥胖人群10年內可能超過兩億

“315”論壇提出我國要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

國家計委要求堅決禁止藥品招標亂收費

北京等17個城市將進行清潔能源行動

上海開始播報定時定量數值天氣預報

首都舉行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諮詢活動

我國首次允許大學生保留學籍去參軍

調查顯示逾半數中國市民對當前收入感到滿意

雙節黃金週期間京城交通運送乘客過億人次

全國假日市場調查:部分地區旅遊秩序仍需規範

唐山查出近8噸染色小米

10則涉嫌違法衛視廣告遭封殺

警惕“假日綜合症”

假冒偽劣手機電池氾濫成災

廣州鐵路航空運輸8日恢復正常

我國發現遺傳性帕金森病致病基因

機場安檢:指甲剪刀與倣真玩具手槍也不得攜帶登機


超市只有20%的商品是真正的平價



  超市作為一種零售業態,大有風靡之勢,不僅各大商業區紛紛上馬超市,居民區內的小型超市也如雨後春筍,取代了居民早已習慣的零售店和小賣店。在消費者心目中,超市規模較大,進貨便宜,售價自然低廉,所以節假日到超市一次性大規模購進日用品已成時尚。但是,超市價格真的和消費者想象中一樣便宜嗎?

  方女士最近在某大型超市買了一個電飯鍋,花了158元,幾天后,在自家附近的一個中等規模的商場見到了一樣的電飯鍋,標價是144元。方女士為自己捨近求遠又花了更多的錢買了一個電飯鍋感到不平衡:“我一直以為大超市的商品價格比商場便宜,現在看來不能一概而論。”

  記者實地考察了幾家超市,發現許多商品在各超市售價都不同,也就是説每家都有一部分商品不是“地板價”,有些商品的售價甚至高於小賣店或其他商場。總體説來,香腸等食品、洗髮水等洗滌用品一般價格平穩而且低廉,其他商品的價格就浮動很大。電飯鍋、電話這些小電器的售價甚至略高於其他商場的價格。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其實這是行業裏不成文的秘密,有些商品的銷量不大,進貨渠道、價格都和大商場差不多,如果一定低價銷售,超市不賠本才怪。只有走貨快、進貨多的商品才能形成規模效應,有低價銷售的可能。而且消費者對經常購買的日用品價格很敏感,他們看到這部分商品價格便宜,自然形成其他商品價格也便宜的印象,有幾個消費者有那份閒心和精力去考察很少購買的商品的價格呢?説穿了,這也是經營者對銷售心理學的一種把握。記者問究竟超市中有多少商品有條件平價出售呢?這位業內人士不願回答,只含混地説超市至少能保證20%的商品以低於商場價出售。每個超市中的商品種類至少在幾千種以上,也就是説只有幾百種商品是真正的平價。就是這部分商品,超市也經常根據季節和市場變換而調整價格,不斷打出“某某商品酬賓熱賣”的招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遼沈晚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