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作為一種零售業態,大有風靡之勢,不僅各大商業區紛紛上馬超市,居民區內的小型超市也如雨後春筍,取代了居民早已習慣的零售店和小賣店。在消費者心目中,超市規模較大,進貨便宜,售價自然低廉,所以節假日到超市一次性大規模購進日用品已成時尚。但是,超市價格真的和消費者想象中一樣便宜嗎?
方女士最近在某大型超市買了一個電飯鍋,花了158元,幾天后,在自家附近的一個中等規模的商場見到了一樣的電飯鍋,標價是144元。方女士為自己捨近求遠又花了更多的錢買了一個電飯鍋感到不平衡:“我一直以為大超市的商品價格比商場便宜,現在看來不能一概而論。”
記者實地考察了幾家超市,發現許多商品在各超市售價都不同,也就是説每家都有一部分商品不是“地板價”,有些商品的售價甚至高於小賣店或其他商場。總體説來,香腸等食品、洗髮水等洗滌用品一般價格平穩而且低廉,其他商品的價格就浮動很大。電飯鍋、電話這些小電器的售價甚至略高於其他商場的價格。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其實這是行業裏不成文的秘密,有些商品的銷量不大,進貨渠道、價格都和大商場差不多,如果一定低價銷售,超市不賠本才怪。只有走貨快、進貨多的商品才能形成規模效應,有低價銷售的可能。而且消費者對經常購買的日用品價格很敏感,他們看到這部分商品價格便宜,自然形成其他商品價格也便宜的印象,有幾個消費者有那份閒心和精力去考察很少購買的商品的價格呢?説穿了,這也是經營者對銷售心理學的一種把握。記者問究竟超市中有多少商品有條件平價出售呢?這位業內人士不願回答,只含混地説超市至少能保證20%的商品以低於商場價出售。每個超市中的商品種類至少在幾千種以上,也就是説只有幾百種商品是真正的平價。就是這部分商品,超市也經常根據季節和市場變換而調整價格,不斷打出“某某商品酬賓熱賣”的招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遼沈晚報)
|
|